離開湖南師大已十年有餘,十年來也不曾有機會回母校看看,十年沒見葉老師,隻靠書信更多靠電話聯係,電話裏老師的聲音一如十年前清朗悅耳,今年葉老師已七十高齡,老師是否依舊健朗?
1991年9月我來到嶽麓山下的湖南師大讀研,初見葉老師是這年春末複試,雖然麵試交談不多,葉老師隻提了幾個專業方麵的問題,但葉老師那柔美的聲音,親切的笑容,優雅的風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日後的學習中,葉老師的言傳身教給我更多的感染和影響。
葉老師是一位極具親和力的老師,幾十年來一直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也贏得了同事和同行的敬重和讚譽。一位與葉老師共事多年的中文係資料室老師曾對我說,葉老師不僅是一位好老師,也是一個好人。“好老師、好人”不新鮮,但能一如既往做幾十年的“好老師、好人”卻不多。作為好老師,葉老師的課上得好,有一種迷人的魅力,聽過葉老師的課的人都推崇備至。係裏對葉老師的課評價是:一流水平;有位學姐說,你們葉老師的課真是好聽,她的聲音讓人著迷,聽葉老師的課真是如沐春風,是一種藝術享受啊。除了研究生的課,我也聽過葉老師上的本科班的課,偌大的教室鴉雀無聲,隻有葉老師的聲音在教室回響,學生們仿佛都被帶到了另一個世界,忘記了身置何處,不覺時間飛逝。葉老師的聲音非常好聽,普通話字正腔圓,音色柔和純淨,富有音樂美。曾有同學說,葉老師有這麼好的聲音、這麼好的形象風度,不做主持人、播音員真是可惜。另一方麵葉老師的上課內容豐富多彩,葉老師讀書較多,上課資料豐富,對文學史料、作家作品了如指掌,因此係裏有老師稱葉老師為“活字典”。聽她的課,如享受一次精神盛宴,學生不覺忘神,兩節課、三節課飛逝而過。曆年都有一些外班本科生、外係教師、外校研究生慕名前來聽葉老師的課。
葉老師在戰亂年代度過了童年和少年,讀書時葉老師是一位聰明勤奮、熱情開朗的學生,中學和大學時代一直擔任學生幹部,曾因品學兼優獲得很多榮譽,時至今日,當年的同學仍以葉老師為榮。葉老師大學畢業後到中科院文學研究所,師從蔡儀與毛星兩位先生學習文藝理論和中國現代文學,1960年從北京來到長沙,在嶽麓山下執教30餘年。作為外地人,葉老師靠自己的為人正派真誠,工作認真努力,才站穩腳跟,贏得了湖南的接納和歡迎。在中文係,葉老師也是工作最出色、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之一,這些,中文係的曆屆領導和師生都有口皆碑。30多年中,葉老師做過班主任、教研室主任、督導、兼職編輯等,事無巨細,都極其認真負責。
葉老師對學生和藹可親,關愛有加,但在學習的要求上卻極為嚴格,一絲不苟。有一位受葉老師指導論文的本科生說,葉老師指導的論文不容易通過,不經過脫胎換骨的修改是過不了關的,一點點馬虎眼也不能打。葉老師指導的論文,不能湊合,一定要改到挑不出毛病才行。很多學生就是在葉老師的指導下發表了論文。我讀過兩篇葉老師指導的本科生畢業論文,文章從內容到結構都顯得圓熟老到。見我歎服,葉老師說,這是經過三、四次修改的,初稿很亂,不能夠算文章的。葉老師指導學生,不僅僅隻是學習上的指導,她是言傳身教,用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去影響學生。所以學生的受益,就不僅僅是學習上的,而往往是能夠影響一生的。葉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是“嚴師加慈母”,這也是中文係的領導和師生對葉老師的一致評價。
葉老師讓人想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名言,這句話也許早已被某些人遺忘,但葉老師那一代教師真正是把教育作為自己的事業而不僅僅是職業,而且是神聖的事業,因此他們都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葉老師對事業投入的是激情,奉獻的是一生的心血和智慧,不求名利,埋頭實幹,青絲變白發,可葉老師無怨無悔,因為她問心無愧,各方麵都盡了力。教過的學生能夠成為有用之人,葉老師感到欣慰。葉老師培養的學生遍及瀟湘大地,還有一些到了其他省市和海外,成為各種崗位上的重要人才、骨幹,他們有的在政府部門擔任要職,有的已是成功的企業家,有的在報社、電視台工作,更多的則是在各大中院校教書育人。
作為葉老師的研究生,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葉老師“嚴師加慈母”式的教育。跟葉老師在一起,不會讓人感到緊張,我們都喜歡聽葉老師上課、談話,喜歡到葉老師家去。葉老師時常叫我們去她家裏吃飯。葉老師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在那裏,有一種溫暖輕鬆的氛圍,我們幾個學生也像回到了家,吃了飯,也談了學業上的事情。我天性愚鈍,專業基礎也差,從入門到出師都是葉老師手把手帶過來的。二年級時,葉老師給我們開設了“現代作家作品研究專題”課,上課方式是葉老師先讓我們每人選定一個作家,然後閱讀有關資料和作品,把閱讀體會寫成文章,每次上課由一位同學主談一名作家,然後大家進行討論,葉老師進行評點,課程結束後再把作業交上去。我交的作業內容很亂,葉老師看得非常仔細,一周後葉老師拿還給我時,上麵密密麻麻布滿了紅字批注和一個個紅色的圈點,從結構層次到語法措辭葉老師都給予詳盡的指導和糾正。按葉老師的指點修改後,終於像一篇論文了,但葉老師還要求我再改,力求做到最好。這樣,這篇文章又經過兩三次修改,葉老師終於點頭說行,並推薦到學報發表,學報於1994年第3期發表。這是我的第一篇論文,也是我第一次發表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