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燒、烤、油炸製品的加工(3 / 3)

掛爐烤法:用一般燒烤鴨鵝的爐,將炭燒至高溫,再將乳豬掛入爐內,燒30min左右,在豬皮開始轉色時取出針刺,並在豬身泄油時將油掃勻。

(六)廣東叉燒肉

1.配方

新鮮豬肉50kg,醬油2kg,白糖3.25kg,精鹽1kg,酒精含量50%的酒1kg,麥芽糖2.5kg。

2.加工工藝

(1)原料整理用豬肉為原料,取其瘦肉。一般采用頸背部肌肉,不帶肥肉。瘦肉切成條塊,長約40cm,寬3~4cm,厚約1.5cm,每條重量250~300g。

(2)醃製把肉條放入容器,加醬油、白糖和鹽,與肉條拌和,醃製約1h,每20min翻動一次,加酒與肉條拌勻,穿進排環(一種特製的燒烤器具),每環穿10條。

(3)燒烤將爐溫升至100℃,再把用排環穿好的肉掛入爐內,關上爐門進行烘烤。注意翻動肉條,頂部微有焦斑,可覆以濕紙.調換肉麵方向,燒25~30min出爐。出爐後,塗以麥芽糖清液(麥芽糖溶液要濃,成糖膠狀),再進爐燒烤約3min,取出即為成品。

(七)烤肉(燒肉)

本品產於上海市一帶,也屬於蘇式產品。原料采用薄皮厚膘之肋條,成品特色是油潤光滑,皮上起有小焦泡,皮脆肉香,鮮美可口。

1.配方

肉50kg,精鹽1250g,醬油1000g,五香粉125g,白糖500g。

2.加工工藝

(1)選料選薄皮厚膘豬的肋條,首先用刀刮去肋條肉的皮上細毛,再將四邊修割整齊,然後放入清水中洗淨。洗淨後的肋條,待水分稍幹後,即放置於調味配料盆內。

(2)醃製與上色將肋條肉放在調料配料盒內浸20min後取出,掛在鐵杆上晾幹。白糖按規定量加清水,放在鍋內熬煎,待其冷卻,上糖色後30min可入爐烤製。

(3)烘烤肋條入爐燒烤時將肉麵向火,皮麵向爐,爐內溫度達200~220℃,待皮烤熟時,即將肋條取出,用鐵釘在皮上戳洞,然後再放入爐中,用猛火烤燒(250℃以上),皮麵向火,肉麵向爐,待皮麵起小泡時即為成品(先後共烤1.5h),出品率為68%~70%。

三、油炸製品的加工

(一)走油肉

1.配方

豬肋條肉500g,豆苗500g,白糖25g,味精3g,醬油40g,精鹽2g,黃酒25g,蔥段25g,薑塊25g,水澱粉20g,麻油10g,花生油1000g(實耗50g)。

2.加工工藝

刮淨豬肉細毛,放入熱水鍋中煮一下,撈出洗淨,再放清水鍋中,加蔥、薑、黃酒燒沸後,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至八成熟、肉皮已酥時撈出,抹上醬油。豆苗擇去老葉梗莖,洗淨待用。

鍋燒熱後倒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用漏勺裝上豬肉,放入油鍋中炸1min後,鍋內爆聲停止,改用小火再炸至肉皮發黃、起小泡時即可撈出,放進冷水中浸冷,使肉皮起皺紋。然後將肉撈起,切成長6.6cm、厚1.3cm的塊,皮朝下排列在碗中,加入醬油、白糖、黃酒、蔥、薑等配料,上籠置旺火上蒸1h左右,蒸至肉質酥爛。炒鍋中放入花生油10g,倒入豆苗,加細鹽、味精炒至熟,出鍋裝在盆內周圍。將蒸過的走油肉取出,放在豆苗中央。鹵汁加入味精,用火收濃,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澆在走油肉上即成。

成品肉紅菜綠,造型美觀,肉質酥而不爛,肥而不膩。

(二)走油蹄膀

1.配方

1.5kg豬蹄膀用料為:食鹽50g,紅醬油40g,白糖20g,黃酒50g,味精5g,豬油100g,蔥50g,薑30g。

2.加工工藝

選用皮嫩豬蹄膀,刮盡皮麵餘毛、汙物,洗淨。先將蹄膀在沙鍋中加水、蔥、薑、黃酒煮沸,撇沫,燜酥。撈出後趁熱在皮麵上塗上醬油,晾幹後用溫油炸至皮麵起泡,撈出浸於溫水中,至皮皺取出。再入鍋加醬油、鹽、糖、味精及豬油,原湯煮沸,改用小火燜製即成。

成品色澤深醬紅色,皮皺肉酥,湯濃味香,鮮美可口。

(三)桂花肉

1.配方

瘦豬肉200g,雞蛋黃1個,雞蛋1隻,幹澱粉3湯匙,蔥花5g,料酒半湯匙,醬油半湯匙,鹽0.5g,熟花生油400g(耗30g),麻油l/3湯匙。

2.加工工藝

瘦豬肉去淨筋膜,切成小薄片,加紹酒、醬油、細鹽、打散的雞蛋和雞蛋黃,再加幹澱粉,連肉片調成淡黃色的厚糊備用。鍋上火,加入熟花生油,用旺火燒五成熱時,將上糊的肉片抓勻逐片投入熱油裏,炸1min左右後撈出,待油溫六成熱時,再把肉片回鍋複炸,炸到外皮香脆撈出瀝幹油,鍋裏油倒幹,放入蔥花,把炸好的肉片回鍋翻幾翻,淋幾滴香麻油盛出裝盤。隨帶花椒鹽或番茄沙司蘸食。

3.成品特點製品色如桂花,皮脆肉嫩,滋味鮮美,芳香誘人。

(四)炸獅子頭

1.配方

原料肉25kg,澱粉6.75kg,精鹽625g,味精75g,花椒粉12.5g,鮮薑250g,大蔥500g,亞硝酸鈉3.5g。

2.加工工藝

把原料肉用精鹽、亞硝酸鈉醃製,冬季可醃製8~12h,春、夏、秋醃製2h即可。把醃製好的原料肉用絞肉機絞碎。把肉、澱粉、調料加適量的水和在一起,做成直徑4cm大的圓球形,放在沸油鍋中炸至八成熟。把從油鍋中撈出的半成品放入蒸鍋中,蒸20min即可。

(五)炸肉丸

1.配方

淨豬肉50kg,澱粉12kg,鹽750g,醬油750g,鮮薑500g,大蔥l000g,豆油4500g。

2.加工工藝

把肉、蔥、薑等作料用絞刀絞細,放上澱粉、調料拌均勻,入油鍋炸,使肉丸子呈深黃色即好。

(六)油炸肉皮

原料為肉皮,肉皮晾幹後,放入冷油鍋內,然後小火慢慢加熱,經常翻動,使之受熱均勻,當油溫升至80℃左右時,翻動肉皮半小時,至肉皮表麵出現小泡泡時,撈出涼透,再入200℃的油溫中炸,邊炸邊將卷曲的肉皮理平,待肉皮呈黃色時撈出,吃時再水發。

(七)宜賓金絲牛肉

宜賓金絲牛肉是四川省享有美譽的清真牛肉製品,至今已有40多年的曆史。它以選料精細、配方獨特、製作精巧而頗受消費者歡迎。

1.配方

50kg新鮮(凍)牛肉,食鹽1.2kg,白砂糖1.2kg。花椒0.15kg,薑0.45kg,混合天然香辛料0.45kg,味精0.75kg,曲酒(60%)0.55kg,冰糖0.45kg,醬油0.25kg,麻油1.25kg。

2.加工工藝

(1)原料肉選擇將牛肉順肌肉纖維進行分割成淨重為1.2kg左右的肉塊。將分割的牛肉逐塊修整,去掉全部皮下和外露脂肪,切掉板筋、腱、筋頭以及外露淋巴結和病變組織,每塊牛肉保持其肌膜完整。修整好的牛肉於35~40℃的水中漂洗約15min,拔淨血汙。

(2)熟製將漂洗幹淨的牛肉放置於煮沸的水中,按比例加入食鹽、薑等作料。加水以淹沒牛肉塊為準。經蒸煮1.5h以上,牛肉熟透後起鍋,晾至室溫即可整形。

(3)整形整形是宜賓金絲牛肉加工中最精細、費時的關鍵環節。製作時必須順著牛肌肉纖維組織方向撕條,基本達到肉絲長度為22mm、直徑1.2mm的合格品。

(4)油炸整形好的肉絲投入油溫為120~140℃的油鍋中油炸。油炸的溫度會直接影響成品的色、香、味、形。在不斷翻鍋過程中,加入混合天然香辛料粉和冰糖,待肉絲炸成紅棕色,且相互之間不粘連起塊時,即可起鍋。

(5)熏製油炸過的肉絲冷卻後,送入熏烤爐中烤70min,出爐冷卻。最後在肉絲中倒入麻油拌勻即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