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務四 麵塑(3 / 3)

(4)展取揉搓好的圓球麵團一塊,放於左手心,捏扁;右手食指放於麵團上,從右到左將麵團推成片狀。

(5)撥取麵團一塊,放於左手心展成片狀,用塑刀尖部在麵片上畫圈,使麵片成為亂球狀。

(6)挑用塑刀插入麵團或半成品中,進行塑形,使麵團鼓起來。

(7)壓用塑刀邊緣按壓作品的某個部位,形成褶皺。

(8)排取三種不同顏色的條狀麵團,並列成型擺放在左手手掌心,用右手按成片狀。

(9)圍將展好的麵團圍成圓形或弧形。

(10)擺將製作好的麵團造型拚成所需要的形狀。

(11)覆將展成片狀的麵,蓋在墊底的麵團上。

(12)拉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捏住麵團。用力向兩邊拉開。根據要求拉出不同形狀。

(13)推在半成品的麵塑作品上麵放一塊麵團,用右手按住麵團向前推動。

(14)捏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在半成品上進行塑形。

(15)搓將搓成條狀的麵團從左向右滾動,成為所需的形狀。

(16)串將相同的造型用一根條形麵串連起來。

七、麵塑基本造型方式

(1)竹扡式是一種傳統的較簡單的方式。將麵團粘在竹扡上,塑出各種造型。此手法多用於街頭賣藝。

(2)堆塑式采用泥塑手法,由上而下製作。

(3)零拚整塑采用分組製作,整體組裝的方式。一般多用於魚類,花鳥類作品的製作。

八、麵塑作品的特點

(1)成型快,作品需一次完成創作麵塑作品不像其他工藝品需要較長時間、多種工序才能完成。因為,麵團有一風幹就不易成型的特點,所以要求製作麵塑作品時快速,一次成型。

(2)形象逼真,色彩鮮豔優秀的麵塑作品以其獨有的特點吸引了廣大中外賓客。人物的神態、麵部表情十分豐富,令人拍案叫絕。在色彩的選擇上,可以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合理選用。

(3)製作精細,可大可小麵塑作品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需要或大或小。小的可以在核桃殼裏製作,大的可做一兩米以上的巨型作品;時而精巧細膩,時而粗獷豪放,人們的創造力能在麵塑領域裏任意馳騁。

(4)和諧悅目,內涵豐富麵塑以它獨有的藝術感染力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可以說是雅俗共賞。由於很多麵塑作品的題材取自曆史典故。所以,要求麵塑製作者應具有一定的繪畫、解剖及文史等方麵的知識。

(5)麵塑的表現形式有吊線式、浮雕式、整雕式、微雕式、仿效式等。

麵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用於收藏的麵塑,另一類是可以食用的麵塑。用於收藏的麵塑通常用精麵粉、糯米粉、鹽、防腐劑及香油等製成;而用於食用的麵塑則用澄粉、生粉等製成。

九、麵塑製作實例

【原料】麵粉、糯米粉、精鹽、防腐劑、色素等。

【工具】直刀、多規格刻線刀。

【操作步驟】

1.準備原料。

2.將麵粉、糯米粉、精鹽、防腐劑放在盆中和勻。

3.徐徐倒入開水並用筷子攪拌,然後將麵團反複揉搓,直至達到“三光”效果,即麵光、手光、盆光。用手將麵團壓成薄片,上籠蒸約45分鍾取出。

4.迅速將麵片與香油揉和均勻,再放入塑料袋中,用毛巾裹好,放置24小時至麵團上勁後,即可用色素進行調色。

5.按照設計圖進行捏製底坯(可以用原色麵)。

6.在底坯上根據設計圖的形狀和色彩製作出各個部件。

7.將製作好的各部件根據設計圖進行組裝,接口部分可以用水塗抹稍晾來粘合(僅限於麵團有黏性時,如果時間較長,已經幹燥,那就需要502膠或白乳膠對部件進行粘接了),將組裝成型的作品進行整體調整和精細點綴,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麵塑作品就做成了。

【作品欣賞】

1.修行。

2.老漢。

3.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