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尖頭刀、圓口刀、刻線刀。
【操作步驟】
1.先在原料上麵正中畫兩條互相垂直,與四周平行的直線。
2.用尖頭刀在原料的表麵沿著一條線往下刻除一塊餘料,尖頭刀的角度是45度。
3.再用尖頭刀沿著另一條線也往下切除一塊餘料(刀的角度也是45度),用同樣方法刻去另外兩塊餘料,一共刻四刀,把原料刻成尖形(刻出亭頂和翹簷)。
4.用尖頭刀按照弧線挖去一塊餘料,用同樣的方法再挖去另外三塊餘料,這樣亭子四個角就自然翹起。
5.用圓口刀在四個亭角內戳去四周的餘料,使亭頂自然露出。
6.用尖頭刀把亭頂修出尖形,再刻去亭角的四麵餘料,再刻四根柱子。
7.用刻線刀刻出翹簷的線紋,使亭子更加逼真。
拱橋
【知識導入】
關於橋的出現,有很多種說法。字典中,橋是指“供鐵路道路等跨越河流、山穀、障礙物或其他交通設施而修建的架空道路。”木橋、竹橋、索橋、拱橋、立交橋都在這個範疇之內。橋的題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樣,一般都是兩個字,有時隻有一個字。
【原料】南瓜或白蘿卜、胡蘿卜、廣東芋頭等。
【工具】尖頭刀、刻線刀。
【操作步驟】
1.將原料刻成梯形,上下要平行,兩側坡度要一致。
2.用刻線刀刻出橋麵和台階的線紋。
3.從底部開始刻台階,各台階要平行,高低要基本相等。將橋麵修低,兩側露出欄杆,用刻線刀刻出橋洞的輪廓,再挖出橋洞。
4.用刻線刀刻出橋身和橋麵上的磚頭紋線。
繡球
【知識導入】
老南瓜的挑選和保存:長柄老南瓜是食品雕刻中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在挑選時,要選擇柄部實心、質地脆硬的。一般可以通過捶打法和重量比較法來辨別。體積大小相仿的南瓜,分量越重質地越硬。老南瓜應該放在陰涼通風處,並且每天灑水,防止南瓜脫水而引起內部空心。也可將南瓜冷藏於冰箱中,但切忌冷凍。雕刻好的作品應該先用清水衝洗,然後用保鮮膜包好,再放入冰箱冷藏。
【原料】長柄老南瓜或胡蘿卜、白蘿卜、青蘿卜、心裏美蘿卜等。
【工具】切刀、主刻刀等。
【操作步驟】
1.製坯,取一塊原料,先將其切成正方體,邊長以4~5厘米為宜,然後橫握法拿刀,沿各邊中點削去正方體的八個角。每削去一個角就會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最後形成一個由八個等邊三角形和六個正方形麵組成的多麵體落刀和出刀位置均在正方體各邊中點。所刻各線在頂角處剛好相接,不能過頭。進刀時,刀身與所在麵要垂直,深度在各頂角處為棱邊的一半,各線中間段略淺。
2.刻邊線,握筆法拿刀,在每個麵內垂直進刀,各刻出略小一點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使得框體結構初步形成。注意邊框的寬度要恰當(按本坯體大小,邊框寬3~4毫米),太細不挺,太粗則笨拙。若不能一次性去廢料,也可以分次去除,但必須注意要堅持旋刻,以保證剩下的坯體盡量圓滑。
3.去正方形麵廢料,將刀尖從正方形麵的中心斜插到頂角的正下方(刀身與所在麵的夾角成30度~45度),沿逆時針方向旋刻一圈,然後將廢料去除。一共六個正方形麵都同樣處理。
4.去三角形麵廢料,將刀緊貼三角形麵下部割斷內部球坯同三角形麵的連接,再從上麵剔除廢料。
5.修整成型,將內部球體繼續修整圓滑,再放入清水中略衝洗即可。
鏈條
【原料】白蘿卜或胡蘿卜、南瓜、青蘿卜、廣東芋頭等。
【工具】尖頭刀、圓口刀。
【操作步驟】
1.取一段原料修成長方形。
2.再修成十字形。
3.將十字形其中的一側分成五份,在等分線上削去一個小三角形餘料,在相對的一側,也分成五等份,同樣也削去一個三角形餘料。
4.用圓口刀在每個等份中間推一刀,再用尖頭刀挖空,成了一個鏈環。另兩側刻法相同,其等分線應畫在鏈環的中心位置。
5.用同樣的方法刻出另外兩側,挖空方孔。
6.將兩側的鏈環都刻完後,用尖頭刀將鏈環逐個隔離,拉開就成了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