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醉
醉是用酒、鹽對原料浸漬至發酵成熟的一種加工技法。一般為醉5天以上,即可食用。醉又分為濕醉(生醉、熟醉)和幹醉兩種。此醉不同於直接調味法中的醉。
醉具有酒香濃鬱、味鮮細嫩的特點。
選料範圍:禽畜原料和魚、蟹等水產原料。
調味程序:原料→加酒→密封→食用。
①濕醉:原料洗淨瀝幹(或加工成熟後晾涼),放入容器內,加黃酒、醬油、糖等調製的調料,醃至5~10天,即可食用。
②幹醉:容器內放入小碗一隻,把幹醃的魚幹,切塊後,放在小碗之上,淋入高度的白酒,加蓋密封,以酒氣熏醉而成,能使原料酒香濃鬱,長久保存不變質,一般可保存一年左右。需要時另行加熱成熟食用。
說明:①濕醉的調味一般以黃酒為主,輔以醬油(增鹹)、糖(去酒的苦味、除醬腥味)。②熟醉一般使用在禽畜類原料。③鮮活原料在醉製前要放在清水內,讓其吐盡腹內雜質,再行製作。
3.糟
糟是將原料置於酒、糟和鹽的浸漬液中密閉發酵入味的一種加工技法。使用的原料有生、熟之分,故有熟糟、生糟兩種,此外糟也有紅糟、香糟、酒釀之分。
糟具有酒香濃鬱、酥糯不膩的特點。
選料範圍:雞鵝及其內髒原料和水產原料。
調味程序:原料煮熟晾涼→加入酒糟汁(或裹上酒糟)→數天後即可食用。
①熟糟:原料煮熟晾涼,切塊,放入容器內,加入香糟汁,上放香糟包(也可放入酒釀鹵),壓實密封,數天即可食用。②生糟:原料洗淨,加入紅糟,壓實密封,十天後可取之熟處理後食用。
說明:①香糟汁的配比:香糟500g,黃酒2000g,白糖15g,攪拌後用紗布包住過濾成汁。②酒釀鹵的配比:酒釀1500g(不計汁),白酒1500g,白糖100g,炒製花椒2g,攪拌均勻。
二、熱烹調味技法
1.炸收
炸收是指將用油處理後的半成品入鍋,加入調味用中火或小火加熱,使之入味收汁成菜,晾涼後裝盆的一種加工技法。
炸收具有色澤棕紅、酥鬆醇厚的特點。
選料範圍:魚類、畜肉類、豆製品、禽及禽蛋類原料。
烹調程序:原料經刀工處理→用油熟處理→調味收汁→晾涼→二次調味→裝盆。
原料加工成絲、條、片、丁、塊、段等形,經油炸後瀝盡油,放入複合調味,中火加熱,使之酥爛入味,收汁起鍋,倒入容器晾涼,因晾涼後色無光澤,再加香油或辣椒油拌勻後裝盆。
說明:炸收的口味多為複合形,如鹹甜味、五香味、麻辣味、怪味、魚香味、茄汁味、豉香味、糖醋味、鹹鮮味、咖喱味等。
2.酥
酥是指將經油熟處理原料有順序排列於鍋內,加含醋的調料,用小火燜至酥軟,晾涼後裝盆的一種加工技法。
酥具有骨酥肉爛、香酥適口的特點。
選料範圍:整形或加工成片的魚、海帶、天菜等原料。
烹調程序:原料加工洗淨→用油加熱至酥脆→瀝盡餘油→加醋等調料→小火燜至酥軟收汁→晾涼後食用。
原料加工洗淨,炸製酥脆瀝盡餘油,另鍋內加醬油、糖、酒、香料及醋等調料,小火燜至酥軟收汁成菜,晾涼後裝盆食用。
說明:收汁時為了使成菜濕潤光澤,有時打破常規使用熱菜中的芡粉,但要少而薄,隻起光澤,而看不到芡汁。
3.鹵
鹵是指將大塊或整形原料,放入鹵汁中,中火加熱使之入味成熟,晾涼後裝盆的一種加工技法。
鹵具有色紅香鮮、醇厚滋潤的特點。
選料範圍:禽畜類及其內髒、豆製品、禽蛋等原料。
烹調程序:整形或大塊原料→放入鹵汁→中火加熱→使之成熟入味→晾涼後改刀裝盆。
鍋底先放竹墊和蔥薑,再放整形或大塊原料,加入調料與老鹵,大火加熱至沸,中火使之成熟入味,至原料酥軟起鍋,晾涼後改刀裝盆。
說明:①鹵水一般由醬油、黃酒、糖、蔥薑、香料熬製。②原料起鍋後留下鹵水,第二次鹵製時加入,這習慣上稱為老鹵,能起色增香。③動物內髒建議焯水後鹵製。
4.掛霜
掛霜菜肴既可作為熱菜,也可作為涼菜。故在前麵“特殊混合烹調技法”中已有介紹,不再贅述。
5.凍
凍是指利用膠質原料經加熱使其充分溶化,再經冷卻凝固成菜的一種加工技法。
凍具有外形晶瑩透明、口感柔嫩爽口的特點。
選料範圍:小型的畜肉、魚蝦、水果、禽蛋類原料。
烹調程序:原料放在容器內→倒入充分溶化的膠質→冷卻後凝固成菜→裝盆。
原料加工成絲丁狀放入容器,倒入用豬皮(瓊脂)熬製的膠質液體,冷卻後凝固成菜,直接食用或改刀裝盆食用。
說明:一般畜肉、魚蝦類用豬皮、魚膠製鹹鮮味凍菜,水果類用瓊脂膠製甜味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