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種種菜肴裝飾美化形式,並不是孤立使用的,有時可以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形式進行裝飾美化,許多場合下還要根據個人的經驗思維和技巧,加以發揮和創造。
六、熱菜裝盆的美化種類
(一)食用性美化
以能食用的小件熟料、菜肴、點心、水果作為裝飾物美化菜肴的方法,稱為食用性美化。食用性美化的裝飾原料均可作為菜肴食用。
用一種菜肴襯托另一種菜肴是一種傳統的食用性美化方法。兩種菜肴均是主料,同一種類別,不同原料的,叫“雙味”,如“雙味海鮮”、“時蔬雙味”;同一種原料,不同口味的,叫“兩吃”,如“鱖魚兩吃”;同一種烹調方法,不同原料的,叫“兩樣”,如“脆炸兩樣”。
兩種菜肴是一主一輔的,多用植物性原料、魚茸類原料和點心類原料來為動物性主料襯托圍邊、間隔點綴。植物性原料多選蘑菇、西蘭花、玉米筍、筧蘭菜、青菜、生菜、番茄等,魚茸類原料多選用冬瓜合、香菇托、釀長瓜、釀青椒、炸魚球等;點心類原料多選用荷葉夾、薄餅、春餅盞等。經過美化使整個菜肴形態更加飽滿,色澤更加豔麗。
(二)實用性美化
美化菜肴的材料既可起到實用作用,又可起到美化作用的方法,稱之為實用性美化。實用性美化的方法有原殼原裝、瓜果盛裝、葉竹盛裝等。
原殼裝原味菜品是指一些貝殼類和甲殼類的軟體動物原料,經特殊加工、烹製後,以其外殼作為造型盛器的整體而一起上桌的菜肴,如鮑魚、赤貝、海螺、螃蟹等帶殼菜品。原殼原裝的美化作用是既可作為容器,又可使食用者了解原料的品種的外觀,方便食用,並豐滿了菜肴,增加了色澤。
瓜果盛裝的菜品是用冬瓜、南瓜、西瓜、菠蘿、甜橙、椰子等外殼作為容器,來盛裝菜肴。有些在瓜果表麵雕刻上各種花卉、山水、動物圖形,並可配上與宴席內容一致的文字,使花紋圖案變化多端,美不勝收;也能利用瓜果的香味、甜味來增加菜肴的風味。
葉竹盛裝的菜品是用粽葉、荷葉、竹筒等原料來盛裝和美化菜肴。如“粽葉子排”、“竹筒米飯”既使菜肴增加香味,又使菜肴生輝添彩、風韻獨特。
(三)欣賞性美化
采用雕刻製品、瓊脂、蔬菜、麵塑作為裝飾物美化菜肴的方法,稱為欣賞性美化。雖然大多數是可食材料,但這類裝飾物以美化欣賞為主。
(1)雕刻美化。用芋頭、胡蘿卜、白蘿卜等雕刻成動植物品種後,來點綴菜肴進行美化。這類美化方法技術性強、藝術性高。雕刻品擺在盤中,栩栩如生,有力地渲染菜肴的藝術品質,激發顧客的品味雅興。
(2)花卉美化。這是指采用鮮花或用白蘿卜、胡蘿卜等加工成薄片,然後卷曲插製的各類花卉,來點綴菜肴進行美化。這類菜肴經花卉點綴後,既鮮豔又素雅,會使菜肴更加豔麗奪目,誘人食欲。花卉旁邊再點綴些香菜、胡蘿卜絲,會起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3)蔬菜美化。這是指用青瓜、檸檬、番茄、包菜、卷心菜、胡蘿卜、心裏美蘿卜、紅綠櫻桃、青菜葉等製作的佛手、鬆葉、菜絲、花片、漁網等來點綴菜肴進行美化。這類蔬菜點綴品,品種繁多,配色、形態各異,可以在盤中拚配出各種各樣的圖案、花邊,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了菜肴的裝盤藝術效果。
七、熱菜裝盆的美化原則
盡管菜肴裝飾美化重要,但它畢竟是菜肴的一種外在美化手段,決定其藝術感染力的還是菜肴本身。因而菜肴的裝飾美化要遵循以食用為主、美化為輔的原則。切不可單純為了裝飾得好看而顛倒主從關係,使菜肴成為中看不中吃的花架子。
(一)衛生安全原則
菜肴采用裝飾美化方法是製作美食的一種輔助手段,同時又是傳播汙染的途徑之一。一道色彩、形狀、口味、營養完好的菜肴,但不合衛生要求,有內在或外在的汙染,都不能稱為美食。假如重視裝飾美化,而忽視必要的衛生安全,特別是對成菜過於裝飾,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做到適量裝飾,對蔬果飾物一定要進行洗滌消毒處理,盡量少用或不用人工色素,加工點綴物的砧板和刀具要專用,經常消毒,保持清潔。
(二)食用為主原則
菜肴裝飾隻是一小部分的點綴,目的是為了襯托菜肴,萬萬不可裝飾過於繁雜,盡量使用能夠食用的原料,而不是單純做擺設,更不能用花泥刻品、樹葉來點綴。以食用為主的裝飾物其口味與菜肴滋味應盡可能保持一致,甜菜宜用水果相襯,煎炸菜肴宜配爽口原料,不出現串味或翻味的情況。若在一盤鹹鮮味菜肴上點綴幾顆甜櫻桃,便會影響菜肴的質量。所以要在以食用為原則的基礎上,結合菜肴的口味進行美化,甜菜用水果、黃瓜、番茄點綴;辣菜宜用紅辣、京蔥作飾物;羹湯類菜肴用太極圖、漂浮物等本身原料的特性和造型來美化。
(三)經濟快速原則
熱菜進入餐桌後往往被一掃而空,其裝飾物沒有長期保存的必要,加之價格、衛生等因素及工具的限製,盡可能簡潔、省時。不能過分地雕飾和投放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要因為裝飾而左擺右弄,使菜肴受涼變形變色,造成該熱的不熱,該脆的不脆,影響口味。若遇高檔宴請有複雜的象形圍邊裝飾,則可提前製作,薄膜封存,這樣就能縮短裝盤時間,不會影響菜品質量和衛生。此外,裝飾物要選用價廉的原料,成本不能過大。
(四)協調一致原則
美化的關鍵是要與菜肴的色澤、宴席內容、盛裝的器皿相協調,從而使整個菜肴在色、香、味、形諸方麵趨於完整而形成統一的藝術體。
從色澤上考慮,色彩單調的菜肴選用與之有一定對比度的裝飾色,才能顯得色彩鮮豔、相映成趣。色彩豐富的菜肴要盡量減少圍邊,不可使菜肴五彩斑駁過於複雜。
從宴席內容和菜肴內容上考慮,點綴、圍邊物盡可能與內容相符。一道“灌湯蝦球”從外表看不出原料是蝦,如在盤邊放一對用萵筍刻成的大蝦,就不講自明。一席壽宴中的菜肴用壽星、壽桃、壽字片等來圍邊點綴,不僅增加了菜肴的內涵,更增添了壽宴的氣氛。
菜肴的美化還要考慮到菜肴與器皿相協調。仿古宴宜選用古瓷餐具,宮廷宴宜選用華貴的餐具,農家菜宜選用毛瓷、毛缽。又如炸菜選用平盤,燴菜選用深盤,難取食的菜肴,選用每人份裝盤或使用可食的“盞”、“盅”分裝,如小南瓜盅、青椒盅、甜橙盅、木瓜托。
總之,上述原則是相互聯係、統一於菜肴之中的。利用裝飾技藝美化菜肴,要注意綜合多方麵的因素,菜肴分主次,有內涵,重人性,講衛生,使菜肴在色、香、味、形諸方麵,更加趨於完美,給人以物質與精神的雙重享受。
思考題
1.烹調技法涵蓋哪些工藝過程?分別簡述其重要性。
2.熱菜烹調工藝技法按傳熱的介質可分為哪幾類?
3.簡述菜肴裝盆的重要性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