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2 / 3)

如果一鍋菜肴要分裝數盤,那麼每盤菜必須裝得均勻,特別是主輔料要按比例合裝均勻,不能有多有少,而且應當一次完成。因為如果前一盤裝得太多,發現後一盤不夠,再重新分配,勢必破壞菜肴的形態,影響美觀。

(五)菜肴主料要突出

菜肴應該裝得飽滿均稱,主料突出。若是炒製菜肴中既有主料又有輔料,則主料應裝得醒目,不可被輔料掩蓋。若是單一原料的菜,也應當注意突出重點。例如,“清炒蝦仁”,雖然這一道菜沒有輔料,均是蝦仁,但要運用盛裝技巧把大的蝦仁裝在上麵,以增加飽滿豐富之感。

(六)盛裝過程要衛生

菜肴經過烹調,已經起到了殺菌消毒的作用。但如果裝盤時不注意清潔衛生,讓細菌灰塵汙染了菜肴,就失去了烹調時殺菌的意義。首先盛裝器皿要嚴格殺菌消毒,消毒後嚴禁手指接觸、抹布擦抹。其次裝盤時,鍋底不可太靠近盤的邊緣,更不可用手勺擊打鍋沿,以防鍋灰掉入盤內。菜肴盛裝後,要用潔淨的筷子調整表麵形態,如果發現盤邊有滴入的芡汁、油星,應及時用準備的專用紙巾擦拭幹淨。

五、熱菜裝盆的美化技法

許多菜肴的色澤、造型等由於受原料、烹製法或盛器等因素的限製,裝盤後並不能達到色、香、味、形的和諧統一,因而需要對其進行美化處理。所謂菜肴裝盆美化,就是通過菜肴的特別盛裝過程,或利用其他物料,通過一定的加工,對菜肴色澤、形態等方麵進行裝飾的一種技法。

菜肴的美化是人們對美的一種追求,是製作菜肴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菜肴通過恰如其分的美化可誘發人的食欲,提高工藝觀賞價值,給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從而使品位與欣賞合為一體。在菜肴製作的過程中,裝飾所占的比例不大,作用卻不可忽視,如同一幅精美的圖片必須要由別致的鏡框去鑲配,才能達到完美的境地。一般菜肴美化可用組合、點綴或改變容器,達到美化藝術效果。不同的菜肴,美化形式往往不同,可分為主菜裝飾法和附加裝飾法兩類。

(一)主菜裝飾法

主菜裝飾法是利用調配料或其他食用性原料裝飾在菜肴主體(或主料)上的一類美化形式。這類裝飾在菜肴加熱前或成熟後製作,這些可食裝飾料,經裝飾後成了菜肴的組成部分。主體裝飾常見的形式有以下七種。

1.覆蓋法

覆蓋法是將色彩豔麗、風味鮮香的原料,有順序地排在菜肴頂端。其為分加熱前覆蓋和加熱後覆蓋兩種。加熱前覆蓋,如將紅色的火腿片、黑色的香菇片、淺黃的冬筍片間隔排在準備蒸製的清蒸全魚上,對比分明;將各種片狀原料,色彩間隔、葷蔬搭配、排列有序覆蓋在砂鍋表麵製成“什錦火鍋”等。加熱後覆蓋,如把魚圓加熱後盛入碗中,再擺放上成熟的火腿片、小菜芯、香菇製成的“清湯魚圓”。

2.撒料法

將細碎的原料或輔料放置於成熟的菜肴表麵上,起增色或調味的作用,與覆蓋式不同的是零亂無序,但形散而意不散。這種裝飾方式一般在菜肴成熟後運用,如撒在“芙蓉雞片”上的火腿末,紅白相映,使雞片色澤顯得更潔白、更漂亮,不僅能引起食欲,而且能增加成品的風味;又如撒在“幹燒鯉魚”上的蔥花,既能增色,又能增香。

3.施畫法

施畫法是將不同顏色的原料製成小件放置於菜肴上,拚成各式各樣的紋樣或圖形。這種手法較為繁複,隻能在菜肴成熟前操作,且要求菜肴表麵較平整,多見於泥茸菜肴。如“鍋貼魚餅”上的各種花卉,“一品豆腐”上的臘梅,使其單調之中見變化,顯得輕鬆活潑。

4.象形法

象形法是用主料塑造成各種象形物,或用主輔料拚成象形圖案,使整個菜肴具有一定的物象特征。如“八寶葫蘆鴨”、“葵花蓮子肉”,使整個菜肴栩栩如生,美觀大方。

5.組裝法

組裝法是采用兩種以上的菜肴優化組合,拚成一隻菜肴。改變單一菜肴的呆板平淡狀況,豐富種類,增加色彩,如“太極雙泥”、“脆炸雙味”。

6.排列法

排列法是將塊形、球形、條形原料,用排入法一塊一塊地擺放在盤中,可直可圓,可緊湊也可拉開距離,使成形整齊有序。

7.間隔法

間隔法是在菜肴裝盆時將主料或主副料間隔排放。如“香芋千層肉”將五花肉和香芋均切成薄片,間隔疊放。又如將各種球形、塊形菜肴的主料之間用青菜間隔。這一方法能增加色彩差異,起到美化作用。

8.襯墊法

與冷菜的墊底一樣,將一物墊於另一物之下,起支撐作用,但與冷菜不同的是,熱菜墊物需有所見,既起到撐形作用,又起著色相對比的作用,使菜肴更為悅目。通常是蔬菜墊葷菜,墊底還具有葷蔬搭配的食用性,如冰糖扒蹄下墊綠色生菜。

(二)附加裝飾法

附加裝飾法是利用菜肴主輔料以外的原料,采用拚、擺、鑲、塑等造型手段,在菜肴旁對其進行點綴或圍邊的一類裝飾方法。采用附加裝飾法能使菜肴的形狀、色調發生明顯變化,如同眾星拱月,可使主菜更加突出、充實、豐富、和諧。附加裝飾花樣繁多,與主體裝飾不同的是,裝飾物不屬於輔料,一般不作食用。常見的形式有點綴和圍邊。

1.點綴法

用少量的物料通過一定的加工,放在菜肴的某側,形成對比與呼應,使菜肴重心突出。此法簡潔、明快、易做。常見的用雕刻製品對菜肴的裝飾多屬於點綴法。根據點綴的形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1)對稱點綴。在菜肴兩側擺放同樣大小、同樣色澤、同樣形狀的點綴物進行點綴。特色在於對稱、協調、穩重。

(2)中心點綴。多見於圓盤盛裝的塊狀菜肴,排列於盤的四周,用花卉、絲鬆或雕刻等點綴物置於菜肴中間部位,如同花壇,如同放射型花卉。

(3)單邊點綴。多為腰盤類菜肴,在菜盤的一角或一側用蔬菜、水果或食品雕刻加以點綴,來彌補盤邊的局部空缺,創造意境,使人賞心悅目。

(4)等分式點綴。用蔬菜水果等原料的固有形態或加工成片、球、小花等狀,用單個或重疊的方式,在菜盆上以三點、四點、五點、八點等形式加以點綴。

2.圍邊法

圍邊法在菜肴裝盆前用,即用蔬菜水果等原料加工成片、球、小花等狀,在盤中圍成平麵幾何圖形或具象圖形。恰如其分的圍邊可使菜品的色、香、味、形、器有機地統一,產生誘人的魅力,刺激食用者產生強烈美感及食欲。常見的方式有幾何形圍邊和具象形圍邊。

(1)幾何形圍邊。利用某些固有形態或經加工成為特定幾何形狀的物料,按一定順序方向,有規律地排列,組合在一起,形成三角形、四方形、菱形、五邊形和圓形等平麵幾何形。可起到間隔餐具與菜肴的色調,增加色差,襯托菜肴的作用。

(2)具象形圍邊。利用固有形態或經加工成為特定幾何形狀的物料,拚成桃形、葉形、蝴蝶形、宮燈形等圖案。中間堆放丁、絲、末等小型原料製作的菜肴。這種以大自然物象為刻畫對象,用簡潔的藝術方法提煉出活潑的藝術形象,能把零碎散亂而沒有秩序的菜肴統一起來,使其整體變得統一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