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1127)
961年(太祖建隆二年)十一月,沙州節度使曹元忠及其子瓜州團練使曹延繼等遣使貢宋。十二月,甘州回鶻可汗景瓊遣使入貢宋朝。
962年(建隆三年)十二月,免蘭州以東旱蝗災區租稅。
964年(乾德二年)六月,秦州蝗蟲為害。
977年(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一月,宋朝下令,此後當流配的犯人,不再發配秦州、靈州、通遠軍及沿邊諸州,防止逃亡塞外。
978年(太平興國三年)二月,嚴禁吏民於秦、階等州與戎人用銅錢易換貨帛。
983年(太平興國八年)二月,宋政府下令嚴禁內屬戎人買賣婦女,違者處死。五月,蘭州以東地區貧民多流入蕃部,宋政府下令招流民複業。
986年(雍熙三年)七月,福津縣有大山自龍峽飛來,堵塞白水江,逆流高10餘丈,損壞民田數百裏。
990年(淳化元年)六月,秦州隴城、清水二縣大雨,房屋毀壞,淹死137人。
994年(淳化五年)二月,崇政使柳開知環州,統一物價,公平交易,懲辦不法者,蕃部安定。
995年(至道元年)八月,嚴禁西北沿邊州民與內屬戎人通婚。
996年(至道二年)十月,環、慶等州地震,城郭廬舍多毀。
1001年(真宗鹹平四年)一月,宋封歸義軍節度使曹延祿為譙郡王。
1002年(鹹平五年)五月,於環、慶、涇、寧、渭等州軍選保毅軍,置營本州,號振武,升為禁軍。
1003年(鹹平六年)十二月,李繼遷襲破西涼府,殺知府丁惟清,改府為州。
1004年(景德元年)六月,李繼遷餘部設計殺六穀首領潘羅支,複取涼州。
1005年(景德二年)五月,宋廷下詔,邊民應募為弓箭手者人給田二頃。環、慶、涇、原州等地也各募置。
1007年(景德四年)七月,渭州地震。
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一月,旱災,慶州麥粟踴貴,詔出官米萬斛,減價糶之。
1014年(大中祥符七年)六月,秦州定西寨水暴漲,溺死多人。
1017年(天禧元年)三月,甘州回鶻可汗夜落紇卒,夜落隔繼領國事,宋封夜落隔懷寧順化可汗王。
1025年(仁宗天聖三年)六月,環、涇、原州屬羌暴動,殺環慶都監趙士隆。
1028年(天聖六年)五月,元昊襲回鶻,攻克甘州,甘州回鶻政權滅亡。
1030年(天聖八年)三月,瓜、沙州回鶻歸附黨項德明。十月,解除涇、寧、渭、儀、環、慶、秦、階、成等州軍鹽禁,聽商賈販賣,官收其稅。
1032年(明道元年、西夏景宗顯道元年)七月,宋廷下令將因互市而家居秦隴間的河西回鶻遣送出境。
1036年(景祐三年、西夏大慶元年)是年,西夏升甘州為鎮夷郡,置宣化府,肅州為蕃和郡,涼州置西涼府。
1041年(慶曆元年)五月,範仲淹知慶州。十月,分陝西路為秦鳳、環慶、鄜延、涇原四路。
1043年(慶曆三年、西夏景宗天授禮法延祚六年)一月,建渭州隴幹城為德順軍。
1054年(至和元年)十二月,宋政府在秦、環、慶、德順軍等地設置榷場市馬。
1055年(至和二年)是年,宋詔陝西轉運司以銀10萬兩在秦州市馬,歲以為常。
1060年(嘉祐五年)八月,改鹽馬法,置陝西估馬司,在原、渭、秦、德順軍等州軍置榷場收市,給以鹽交引。
1063年(嘉祐八年、西夏毅宗拱化元年)四月,西蕃禹臧花麻以西市與蘭州圖籍獻西夏。
1064年(英宗治平元年、西夏拱化二年)七月,西夏兵入秦、鳳、涇、原州。
1066年(治平三年、西夏拱化四年)二月,西夏升西市城為保泰軍。
1069年(神宗熙寧二年、西夏惠宗天賜禮盛國慶元年)九月,西夏因宋禁邊民與夏人私市鹽茶等物,貨用缺乏,出兵攻環、慶二州,大掠而還。
1071年(熙寧四年、西夏天賜禮盛國慶三年)八月,置洮河安撫司,經營河湟。是年,吐蕃青唐部族(居地今甘肅渭源與岷縣)首領俞龍珂受王韶招撫,率部族12萬口歸附,宋賜姓名包順。
1072年(熙寧五年、西夏天賜禮盛國慶四年)五月,以古渭寨為通遠軍,割秦州寧遠、通渭、熟羊、來遠、永寧、威遠等六寨屬通遠軍。八月,王韶率兵修築渭源堡,以武勝城為鎮洮軍,又升鎮洮軍為熙州;十月,置熙河路,轄熙州、河州、洮州、岷州、通遠軍五州軍。
1073年(熙寧六年)是年,王韶收複熙、洮、岷、疊、宕等州,拓地2000裏,招降30餘萬眾。
1075年(熙寧八年)九月,在岷州置鑄錢監,賜名滔山監。
1077年(熙寧十年)十二月,在熙、河、岷州及通遠軍設置榷場,招募商人前來市易。
1081年(元豐四年)二月,置秦州鑄錢監。四月,蘭州修複金城關,架設浮橋。
1082年(元豐五年、西夏大安九年)二月,西夏攻定西城,定西即西夏西市新城,宋神宗改為今名,屬蘭州。
1084年(元豐七年)八月,岷州廣仁禪院建成,立《廣仁禪院碑》記其事。
1087年(哲宗元祐二年、西夏崇宗天儀治平元年)六月,西蕃阿裏骨遣人入漢界,結屬羌為內應起兵。自熙、河五郡,秦、渭、文、龍、階、成等州及鎮戎、德順二軍,響應者甚眾。
1091年(元祐六年)九月,成州刺史劉思道重建學館竣工。初,宋廷詔州縣立學館,沿邊地區因戰亂多有停廢,此乃思道任職後重建。
1092年(元祐七年、西夏天祐民安三年)九月,蘭州地震。十月,環州地震。
1094年(紹聖元年、西夏天祐民安五年)是年,西夏重修涼州護國寺,並立《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
1102年(徽宗崇寧元年)是歲,熙河旱。
1103年(崇寧二年、西夏貞觀三年)二月,西夏在甘州城西南隅建臥佛寺,該寺又稱宏仁寺,明代稱寶覺寺。
1105年(崇寧四年)是年,改熙河蘭會路為熙河湟廓路,不久,改為蘭湟路。
1106年(崇寧五年)八月,詔熙河蘭湟路置蕃學。
1107年(大觀元年)是歲,秦鳳旱。
1110年(大觀四年、西夏貞觀十年)九月,西夏瓜、沙、肅三州饑。
1117年(政和七年)七月,熙河、環慶、涇原地震。
1124年(宣和六年)三月,蘭州、涇原地震。
1125年(宣和七年、西夏元德七年、金天會三年)七月,熙河路地震,地裂數十丈,蘭州尤甚,房屋皆毀。
1126年(欽宗靖康元年、西夏元德八年、金天會四年)十一月,涇原、秦鳳、永興、熙河、環慶五路兵入援京城。
南宋(1127-1279)
1127年(高宗建炎元年、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十月,沙州回鶻活剌散可汗遣使赴金朝入貢。
1128年(建炎二年、金天會六年、西夏正德二年)二月,金軍騎兵進入涇、原境地,宋將吳玠據清溪嶺打敗金軍。
1129年(建炎三年、金天會七年、西夏正德三年)十一月,金將婁室率軍再攻陝西。張浚至秦州布置防務,用朝廷授予的便宜行事權,增印錢引100萬緡以助軍食。此後八年間,累增2054萬緡,又在秦州設置錢引務,用以解決邊防費用。
1130年(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西夏正德四年)十月,宋金在富平激戰,宋軍潰敗。張浚退保秦州。宋將劉錡退屯瓦亭。
1138年(紹興八年、金天眷元年)是年,陝西(包括甘肅東部地區)大饑,流亡四集,金將龐迪時為臨洮尹,開渠溉田,招撫流民,發展生產。
1139年(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十月,宋免階、成、岷、鳳四州民稅之半。是年,四川宣撫使、抗金名將吳玠病卒。
1141年(紹興十一年、金熙宗皇統元年)八月,宋將吳璘在河池閱兵,頒布新戰陣法。十月,金與南宋劃定疆界,金朝西部邊界與西夏劃界,確定了西夏、金、南宋在甘肅轄區。
1142年(紹興十二年、金皇統二年)二月,熙河路饑。三月,金人在秦、鞏、洮等地設榷場,與西夏及諸蕃族進行貿易。八月,宋川陝宣撫副使鄭剛中在階、成二州營田,直抵秦州界,共3000餘頃,歲收18萬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