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外形完全相同的蠶能吐出不同的絲,一種是純白的,一種是金黃色的,後者質量較高,容易染色。
"現在是該蠶兒們吐絲的時候了,"一天早晨太後說。於是關於蠶絲的問題她又給大家上了一課。當太後講解每件事的時候,這些養蠶的姑娘繼續忙著她們的工作,她們中有的人專門從事這工作已好多年了。"每隻盒子裝四條蠶,就是說要給它們準備房間,"太後說。"每條蠶占據一個角。你可以觀察它們吐絲。"
人們看了,非常有趣。它們終於停止進食了。看起來它們吃得太多了,因為它們變成了又胖又難看的白家夥。它們每四條裝進一個小盒,蓋上盒蓋,放五天。然後把盒蓋打開,可以看到每條蠶在自己的角裏做了一個繭子,是可愛的白絲或金絲的。兩類繭子要分開,不要混淆。
有時候會發現有的蠶不做繭子,那就簡單地把它弄死丟掉。蠶兒把自己包在繭子裏,還繼續工作。最後把繭子從盒子的四角取下來,這裏就要進行最殘忍的一幕了。把繭子扔進沸水裏麵,泡一段時間,找到絲頭就抽絲,一直抽到完,繭子裏的死蠶蛹已成一個硬殼就扔掉。這樣操作完全是手工的。這是需要一定的訓練的。從這意義上講,抽絲也是一種技工幹的活。身邊人人頗有興趣地問慈禧:
"太後,怎麼取得新鮮的卵呢?"
"我們留了一些繭子,"她說。"你看,在繭子裏麵進行著奇怪的變化呢。蠶蛹變成了蠶蛾,到適當的時候,蠶蛾便咬破繭子鑽出來了。或者也可以把繭子剪開幫助蠶蛾早些出來。"
在一間屋裏,這種魔術似的變化正在進行。仔細地看著盒子角上的繭子,看到上麵有小洞。蠶兒吐絲把自己包起來,蠶蛾又咬破繭子鑽出來。這時應該把繭子移到盤裏了。蛾子一個個地伸出它們多觸角的頭爬出來。它們是很奇怪的蛾子,不會飛,樣子很難看。
雄蛾子和雌蛾子都爬出來了,它們對周圍的世界一點也不感興趣,盤子就是它們的世界,它們都不用研究它。它們在盤裏交配後,雄的就死了,雌的則留下來完成它產卵的任務。某一天,許多雌蛾子都在盤裏產卵了。第二天盤裏有許多卵。產卵後死了的雌蛾子迅速被清除出去。
"這樣你看到了生命的循環,"慈禧說。"它們活著,在幾周之內幹完它們畢生的工作,然後死去。對它們來說,幾周的時間就相當於我們從出生、成長、衰老到死亡這麼長的時間。"
女官們還在議論著把帶著活蠶蛹的繭子投人沸水這種殘酷行為。
"為什麼不把繭子剪開把蠶蛹拿出來?"
"那樣不行,"她回答,"那樣會把絲剪斷。沸水能把絲散開而露出絲頭。"
在觀察蠶兒工作的那幾天,慈禧做了一件令人忘不了的事。她一邊給人解釋,一邊拿一條蠶放到她的粉撲兒上,然後一起看這小家夥工作。在短到使你不能相信的時間裏,它就用金黃色的絲鋪滿了粉撲兒。關於蠶還有一些迷信的說法,它們在盒子裏的五天必須保持安靜,不能受到幹擾。它們不喜歡別人對它們尚未完成的工作品頭論足,如果那樣,它們就會吐出壞絲來表示抗議。因此在說到它們的時候必須非常恭敬。
養蠶的女孩們對蠶就像忠實的信徒對待天神一樣,而蠶就是她們心中的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