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桑葉的奇跡(1 / 2)

慈禧是個急性子人,從奉天回來的第二天,慈禧養的蠶還沒有吐絲,她就帶人到那所養蠶的房子裏,並給人們講了關於桑葉的奇跡。

"蠶這個怪物是在兩千多年前被發現的,"慈禧說。"是一個年輕姑娘發現的。她看見一條奇怪的白蟲,感到很有興趣,就把它抓來關在一個盒子裏。然後她去玩其他的玩具,就把這盒子忘了。五天以後,她想起來了,去打開這個盒子,蟲子不見了,但盒底平平地鋪了一層白色的非常好看的東西。她扒開玩弄起來,她的父母看見了,覺得很奇怪。仔細拈弄一番,竟發現這東西上可抽出絲來,便問她是什麼動物吐出這樣的絲。她告訴了他們。於是他們又找到了這種蟲子,或卵,可是不知道用什麼東西來喂它們。最後,他們問她是在那裏發現那蟲子的,她指向一棵桑樹。從此以後,中國到處都種起桑樹來喂這些白蟲--蠶。同時又建起了許多廟,養蠶的人都到廟裏去拜祭這個女孩子的神靈,求她保佑他們工作順利。養蠶的人都供上了女孩的畫像。她成為一位偉大的中國女英雄。她就是嫘祖。"

聽完慈禧連說帶講的一席話,大家也承認嫘祖確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位英雄。

慈禧帶人到四五間大屋中的一間,那裏的蠶開始吐絲了。她給人看蠶的卵。

"這現在隻是一些卵",她告訴別人。"看它們是怎樣散布在那張厚白紙上的。把這些卵稍稍溫暖一下,它們就會孵化。但是如果在桑葉長出來以前蠶就孵出來了,那麼它們就吐不出好絲,因為沒有東西喂它們。有時候桑葉已經長出來了,但因為還在早春,卵不能孵化。於是養蠶的那些女孩就用紙將卵包好揣在懷裏,用自己的體溫來暖和這些卵......"

宮裏這些養蠶的女孩(她們都是滿洲士兵的女兒)的確很愛蠶。她們經常把蠶帶到自己的床上,放在帳子裏,就讓它們結出繭子來做裝飾品。

"看見沒有?這裏的卵正在孵化。大約十四天以後就要給它們喂食了。"慈禧在繼續講著她的養蠶經。

對女官來說,它們隻是一些會爬的東西,樣子很討厭,白得髒兮兮的。它們還不到一寸長。很多條蠶放在同一個盤子裏。它們長得多快呀!你可以真正看到它們漸長,第一天早晨它們是一寸長,第二天早晨就長到一又四分之一寸長。等長到二寸長的時候,它們就要分開了,僅僅幾天工夫就要從一隻盤子分裝到兩隻盤子了。再長大些還要分盤。這些盤於是用竹子編成的,直徑約有二尺,周圍有大約一寸高的邊。底是用細竹絲辮子盤成的。

"大約十四天以後便要給它們喂食了,你仔細觀察!"太後說。

慈禧雖然看到這種怪蟲無數次了,可是每次都好像小孩似的興致勃勃地觀看。隻要朝廷的事不太忙,她就過來看它們生長。

大筐大筐的桑葉被抬進來。每一盤蠶由兩個女孩負責飼養。一個女孩先用溫水把桑葉一張一張仔細洗於淨,另一個女孩就把每張桑葉擦幹。然後把桑葉鋪在盤子裏。這些蠶一刻也不耽誤,馬上爬到桑葉上大吃起來。你可以看到它們的嘴在動,也可以看到被它們啃出來的桑葉上的洞越來越大。每天喂兩次桑葉,早晨一次,黃昏一次。喂食的第一天早晨,要去看盤子,裏麵已經沒有葉子了,隻剩下些脈絡。但是還有幾條貪食的蠶爬在脈絡上吃。

關於蠶吃桑葉,還有一件怪事,你可以聽到它們吃食的聲音。在一個大屋裏,幾千條蠶在工作,無盡止的咬啃,那聲音有些使人毛骨悚然。

每天早晨,由於各種原因,總會有幾條蠶死去。但是誰也不敢在其他蠶麵前提起"死"字。誰也不能說"壞"、"不好"或類似這種意思的字眼,否則將來蠶吐出來的絲會像這些字所形容的一樣。養蠶人很相信形像的影響。例如養蠶的女孩子們都在自己的頭上紮上帶子,使頭發平整光滑。這就是給蠶做了一個榜樣,它們看到了,它們以後吐的絲也就平整光滑。還有,女孩子們在腰裏係上腰帶,這樣,她們的體形就能影響繭子的形狀。在蠶兒們正在工作的時候,那些女孩不但不敢說壞字眼,還要經常誘導它們,哄著它們以期最後它們能吐出最好的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