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與天子比鄰的高力士墓(3)(1 / 2)

在距離公主墳所在地不遠處的肇東縣內,有一處古城,許多年來人們始終不知道這座古城的來曆。從一些殘垣斷壁中人們還能想象這座古城原始的樣子。由於古城四四方方占地八裏,於是,當地人稱其為八裏城。就是在這,流傳著關於公主墳主人身世的傳說。

相傳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子完顏宗弼也就是金兀術,曾帶著他的九妹美妮公主在八裏城駐兵。在一場與宋兵的激戰中,美妮公主戰死沙場,金兀術心痛萬分,於是便在八裏城旁挑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將其妹妹厚葬,也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公主墳。看上去,謎底解開了。可是,總好像還有一些問題沒說清。

從地理位置來看,綏化隸屬黑龍江省東北部,屬於典型的後方城市。金國用很短的時間便滅了北宋,宋兵怎麼會打到綏化呢?

然而,隨著考古專家對八裏城進一步的探察,發現城牆的斷壁都是夯土板製的,而這正是典型的金國土城的建築結構,不僅如此,八裏城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金朝兵器,各種箭頭、長矛、大刀等,這些兵器向人們證實八裏城確實是一處金國用於軍事作戰的城池。那麼,發生在這裏的那場戰役究竟誰是主將?如果金兀術真的曾在八裏城駐兵,難道他的身邊還帶著一位驍勇善戰的妹妹美妮公主嗎?

經過查證人們了解到,在八裏城確實發生過一場大規模的戰役,然而,在這裏打仗的並非金兀術,而是金國的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

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女真族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迅速強大起來。就是在八裏城邊上的出河店,完顏阿骨打率領3700名女真族人險中求勝,攻其不備,戰勝遼國10萬大軍,取得出河店大捷。這場戰役也成為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既然在八裏城打仗的並非金兀術,為何民間盛傳美妮公主是因為戰死,而被金兀術埋在了此處呢?難道其中另有隱情?

是點將台還是儲糧坑

在八裏城遍尋不到答案,專家們又回到了公主墳遺址。

他們發現就在與公主墳相對的位置,有一處像小矮山一樣的台子,遠遠看去,台子並不高,近似梯形。台頂已全部被開墾為耕地。

專家發現,殘存在耕地裏的一些小石塊居然是800年前的建築遺存,難道這個台子上曾經有人居住?除此之外,在台子上還發現了一麵具有金朝典型特點的雙魚銅鏡,一把七星寶劍,出土的文物在告訴人們,這個台子絕非看上去的如此普通。它的下麵有可能隱藏著和公主墳相關的線索。原綏化北林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宛家悅告訴大家,布紋瓦可以說是金代獨有的建築飾件,在這片土地上,這麼多年過去還有布紋瓦的殘片遺存,這就說明八裏城這一帶很可能就是金朝的建築遺址。

據當地的村民說,這個台子是金兀術的點將台。在台子朝北的方向有一處類似於跑馬道的二層台,如果金兀術真的曾在此點過將,那麼關於美妮公主身世的傳說便很有可能是真實的。然而一個在中原與南宋對峙的金國統兵元帥,同一時間,會在此點將作戰嗎?難道他有分身術?關於金兀術率領大軍與南宋作戰的故事,不但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在曆史小說中也有演繹。

在人們所熟知的《說嶽全傳》中就記錄了金兀術在中原與嶽家軍作戰的情節,那段著名的牛皋氣死金兀術為人們所熟知。嶽飛手下大將牛皋在與金兀術的激戰中僥幸將金兀術打下馬來,死死地騎在身下,金兀術羞忿交加,當場氣死。而牛皋也因為過於興奮,大笑而死。當然《說嶽全傳》帶有過多的感情色彩,而金兀術被牛皋氣死也屬於戲說。曆史真相是,當年金兀術帶著金朝的作戰部隊鐵浮屠和拐子馬在與南宋交戰時幾乎所向披靡,可當他在堰城麵對嶽飛時,還是被嶽飛的軍隊破了兵陣。

由此可見,天會三年,金兀術正和嶽飛、韓世忠對陣中原,他不可能在綏化點兵。史料上也沒有關於金兀術在綏化點將的記載。點將台的說法是不成立了。

雖然金兀術點將台的說法被專家否定了,但這個台子確實是一處重要的金代遺址。研究它的來曆恐怕對解開公主墳的謎底會有幫助。據說這個台子是儲糧的地方,它的下麵有很多儲糧坑。這片耕地下,真的儲存過糧食嗎?道聽途說恐怕站不住腳,還得有真憑實據。

當地村民告訴探訪隊員,小時候他在這玩的時候,發現這裏麵有很多的窖。其中大的一般都是3米左右長,6米左右寬。那裏麵稻殼子、穀殼子、高粱殼子、小麥殼子到處都是,和老百姓家的糧窖是一樣的。

探訪隊員想鑽到裏麵去看一看,然而,如今台上麵已經成為大片耕地,無奈隻好作罷。正在人們對儲糧坑的說法將信將疑時,一幅銅刻的春水秋山圖向人們展現了女真人的生活習慣。也在邏輯上證實了儲糧坑一說的可靠性。

女真族是典型的遊牧漁獵民族,居住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們的生活便是山上耕種、打獵,水裏打魚、捕撈。儲糧坑這個地方,地勢幹燥,高出地麵近三十米,麵積非常大,接近兩萬平方米。另外這個地方水路暢通,就在儲糧台的腳下,呼蘭河緩緩流過,運進運出十分方便,非常適合女真人在此長期生活。這正是儲糧坑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