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墓地石碑記載,楊貴妃的屍體埋在馬嵬驛站旁的土坡下。唐玄宗回到長安後想改葬楊玉環,但屍體已化。據說現在的貴妃墓埋藏著貴妃的香囊和鞋襪。
遊人可從西安城西客運站、鹹陽汽車站乘開往興平方向的班車或乘西線一日遊旅遊車前往,門票15元。
遊玩過後,有機會一定要嚐一嚐有名的興平幹饃。幹饃是興平民間的一種古老食品,也是現在興平城裏有名的小吃。形狀比乒乓球略大而扁,吃起來幹酥味美,老少鹹宜,別具風味。
公主墳的詛咒
一支古老的民族,一個詭秘的詛咒,引出了一位美麗的公主和一段感人的故事。
導讀:
一個佇立在糧田中的土包讓這裏的村民為之恐慌;呼嘯而過的火車在它的麵前居然改變了方向;考古學家的洛陽鏟莫名其妙地觸土既斷。村民不敢靠近它,不願談論它,據說它與生死息息相關…… 這個土包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公主墳的詛咒
黑龍江省綏化市的四方台鎮,是東北這片廣袤的平原上一個極為普通的村落。村民們種地捕魚,豢養家畜,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可是,就在這看似平常的外表下麵卻隱藏著一個令村民們諱莫如深的秘密。
村子旁邊,廣闊平坦的地麵上,突兀地隆起一座墳墓樣的土丘,四周的土地早已被開墾成耕地,唯獨這個土丘之上依然林木茂盛,自然生息,未曾動土。一個詭秘的詛咒正是源自這座土丘。
村民們守著這個秘密過了一輩又一輩,他們懼怕那詭秘的詛咒,不敢靠近,不願談論。同時他們又流傳著一種習俗:將紅絲帶綁在四方台的老榆樹上,用以祈求幸福平安。
這方土地究竟是被施以了天使的魔法,還是被囚禁於魔鬼的詛咒?神秘的土包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大家在設法解開這個謎底。
一動土就死人
探訪者一批批來,又一批批走,沒有人能得到確切的答案。因為關於神秘土包當地村民不願透露半個字。
每當有村民遠遠地經過,他們都要驚訝且恐懼地向土包旁的探訪者望上一眼,之後忙不迭地逃開。當探訪者發現他們並想請教一些關於土包的事情時,他們已經跑遠了。
有一回,探訪者好不容易“逮”到了一位村民,剛想打聽,那位老鄉就直擺手:“我不知道,不知道,你們可別問了……”
也有不死心的人,在村裏一等就是幾天,有那上了年紀的村民,看著不忍心就說:“這土包不能動,一動就要死人。具體情況咱也說不準,反正是誰敢動啊,一動土就死人呢!你們可別琢磨它了,趕緊回去吧!”
一些執著的探訪者隻好依據資料親自去探察土包的秘密。他們順著鐵路的方向尋找關於土包的蛛絲馬跡。身後呼嘯而過的火車讓他們有了更為驚人的發現。這條鐵路是以直線自北向南而修的,按照常理應該是穿過土包一直向南,但是在快到土包的時候卻蹊蹺地拐了一個彎。據說這是日本人故意而為之。因為當年修鐵路時,剛一挖這個土包就死了人,於是就改線了。種種的疑團困擾著人們。這一切,究竟是巧合還是刻意?
嬌弱公主偏逢“靖康之難”
功夫不負有心人,探察終於有了進展。
一個孩子手中的銅錢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枚銅錢可不一般,一看就是文物。拿過來仔細辨認,發現銅錢上麵刻有四個字“崇寧通寶”。據說,這枚銅錢是在土包上撿到的。難道土包與這枚銅錢有關?
在辭書中人們查到了“崇寧通寶”的來曆。它是宋徽宗時期流通的貨幣,而徽、欽二帝正是當年被金國擄去祭祖的兩位皇帝。北宋滅國,萬民遭殃,曆史上空前的“靖康之難”被載入史冊。除了徽、欽二帝,後妃宮嬪,王孫貴族,大量的金銀財寶,文化典籍都被押回了金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市南)。由於當時正值寒冬季節,押解的途中死傷無數。而且據相關資料記載,這座土包確實與一位公主有關。這枚崇寧通寶的發現讓人們懷疑,難道這個土包會是被擄去的某位北宋公主的墳墓嗎?
公主墳在民間的巨大影響引起了專家的注意。為了找到切實的證據,專家也加入到探訪隊,試圖揭開公主墳的真相。
一次,黑龍江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來到公主墳進行打探。他們帶來了考古專用的洛陽鏟。洛陽鏟是中國田野考古
研究中被廣泛運用的一種工具。它可以打入地下十 幾米,以快速,靈活,安全著稱。然而在公主墳,隻打了不到四米便斷在了土中。說來也怪,那天考古隊偏偏就隻帶了一把鏟。於是,考古工作隻好不了了之。經過這一次波折,冥冥中的機緣巧合使公主墳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它的秘密何時能揭開呢?
美妮公主驚現肇東古城
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正當探察工作陷入僵局的時候,一處遺址的發現給探察工作帶來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