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進諫

封建社會,一般皇帝登基後,便準備封賞曾經為其朝政立下汗馬功勞的文武大臣和自己的一些親戚朋友。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可是,他想了想倒有些為難:功臣有數,而沾親帶故的卻多如牛毛,要是每個人都封他個官職,不就成了無功受祿、濫竽充數嗎?要是不封親戚朋友為官,人家背後又會說三道四,講朱元璋當了皇帝便六親不認,再說麵子上也過不去。為此,明太祖舉棋不定,悶悶不樂。

軍師劉伯溫深知明太祖的矛盾心情,又不便直言進諫,於是畫了一個身材魁偉的大丈夫,頭上豎著一束束亂如麻的頭發,每束頭發上都頂著一頂小帽子。畫畢,敬獻給明太祖。

明太祖細細觀賞,想了一夜,終於恍然大悟。

次日一早,明太祖召見劉伯溫,笑道:“愛卿此畫進諫得好,朕采納。”從此,朱元璋隻封有功之臣,不再封親戚朋友為官了。

你知道劉伯溫以畫進諫的奧妙所在嗎答案劉伯溫那幅畫寓意”冠(官)多發(法)亂”。

秀才智破姓氏謎

一天,一位秀才來到宜春渡口乘船過河。

船上有一位老翁、一位壯漢和一位青年,他們在一起談天說地,閑聊起來。

秀才想知道三位同伴的姓氏,便恭恭敬敬地依次請問。

那白發老者一笑,答道:“昔年朋友半離別。”那壯漢也想考考這秀才,於是不直言回答,隻吟了句”連山離天不盈尺”。

那青年是個窮書生,當然也不甘示弱,也文縐縐地吟道:“言而有信友情深,忠心耿耿一身輕。寸金難買光陰重,請君細品語中情。”秀才細細考慮,接連報出了三個同船者的姓氏,博得一片喝彩和讚揚。

你知道老翁、壯漢、青年各姓什麼嗎答案老翁姓胡;壯漢姓屈;書生姓謝。

闊少設謎

清朝末期,生活在老北京的八旗子弟們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

一天,一個姓錢的闊少提議辦一次大型猜謎會,大家都覺得新奇,紛紛表示讚同。

猜謎會就設在錢家大院。這一天,錢家好不熱鬧,許多王公闊少趕來湊熱鬧。

走進院門,隻見院當中桌子上放著一隻玉盤和一尊銀羅漢。一名仆人走過去,將玉盤轉了一下,拿起羅漢走了。

錢少爺對眾人說:“桌上擺的東西和剛才仆人的動作,打千家詩一句,誰猜中了,就可以進屋去吃酒。”這可難住了這些不學無術的公子哥,他們多數隻是想來湊個熱鬧,不想第一關就這麼難,看來今天連門都難進了。

那麼,你知道這是千家詩中的哪一句嗎答案銀漢無聲轉玉盤。

巧設水果謎

很久以前,有一對年輕人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婚後二人更是甜蜜異常,可是這一切卻在丈夫進京趕考中舉之後,發生了變化。他越來越看不上自己的妻子,於是想休了她,隻是一時找不到理由,無法開口。

這年中秋節,夫妻對坐賞月。丈夫信手寫下七個字:“中秋月下寫休書”。

妻子看後,一陣悲傷,急忙轉身進房去了。丈夫正在絞盡腦汁,思索下文時,見妻子端出一個果盤來,上麵放著四種水果。他一下明白了,妻子已知道了他的想法,這四種水果的名稱連在一起,不正是他要寫而沒寫的那句話嗎?他不禁感歎道:“妻的才能智慧皆在我之上也。”從此以後,他便對妻子另眼相看,再也沒有休掉妻子的念頭了。

請你猜猜看,這四種水果是什麼?連起來是句什麼話答案石榴(十六)青棗(清早)荸薺(逼妻)梨(離)。

蘇東坡討物

蘇東坡任杭州太守時,常愛到靈隱寺玩。寺院有一片茶園,廟裏的老方丈就用自製的茶葉待客。兩人邊喝茶邊聊天。老方丈學識淵博,無論是詩詞繪畫,還是下棋猜謎,都很有研究。蘇東坡與他越談越投機,從此,兩人成了好朋友。

這天,蘇東坡與老方丈約好去靈隱寺,剛想出門,忽聽仆人通報,說好朋友秦觀從定海來了。他馬上放下東西,邊說”請”,邊迎出門去。

賓主寒暄了一番後,秦觀告訴蘇東坡,他與黃庭堅等四位朋友相約,今日同來蘇府小聚,他們隨後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