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一聽大喜,幾位好友,分散各地,相聚實在難得,於是馬上把仆人叫進來,吩咐道:“你快到靈隱寺去向老方丈打個招呼,說我今天有事,改日再去拜訪。”仆人剛轉身要走,蘇東坡又喊住了他:“哦,等一下!今天有幾個客人來,我要向老方丈討樣東西待客,你順便帶回來。”蘇東坡說罷,拿起紙筆要寫,忽又放下,回頭笑著對秦觀說:“老方丈愛猜謎,我幹脆不寫字條,給他猜個謎。”蘇東坡對仆人上下看了看,然後說:“你去拿頂大草帽戴在頭上,再穿雙木屐去,讓老方丈看看你,他就能猜出我要的東西了。”不久,仆人果然帶著他要的一包東西回來了。
請你猜一猜,蘇東坡要的是什麼東西答案茶葉。“茶”字是“人”上有“草”,“人”下有“木”,即“戴草帽”,“穿木履”。
祖孫猜謎
夏季的一天,驕陽在上,炎熱難耐。祖孫二人在地頭鋤地,鋤累了,便在地頭歇息。
為了解除疲勞,老農提議猜個謎。孫子急著要爺爺快點說謎麵。老農小時候讀過幾天私塾,當時的教書先生常和學生一起對對子、猜謎語,有的謎語至今還記憶猶新。他想了想,便想起了教書先生曾給他猜過的一個物謎:
憶當年,頭戴彩色纓帽,身穿羅表數套。別人見了喜悅,自己也覺俊俏。不幸老年到,衣帽被剝,懸空高吊。受盡風吹日曬,弄得皮幹心燥。他日被放下,還不輕饒。打得骨肉分離,最終還不免到那衙門走一遭。
該鋤地了,孫子還沒猜出來。小朋友,你能猜得出來嗎答案玉米。這是根據”玉米“的生長特點來說的。
分配工錢很久以前,有一個讀書人很喜歡旅遊。每到一個地方,他都喜歡和當地的人民交談,體察民情。
他經過一個地方,看到一群民正在那裏挖土修路,其中有一個人累得滿頭大汗,於是讀書人就走過去問那個民工:“你幹這麼重的活,掙的錢一定不少。那麼,你的工錢是怎麼用的呢?“那個民工答道:“我掙的錢分三部分用:第一部分還債,第二部分放債,第三部分才是我和我妻子用的。所以,我每天隻能半饑半飽地過日子。”讀書人心裏覺得奇怪:既然要還債,為什麼還去放債?既然有錢可以放債,為什麼還要借債還債呢他實在想不出來,認為這個修路的民工一定是在哄騙他,便生氣地說:“你這個人也真是的,我好心好意地問你,你卻來捉弄我。”那民工抹了一把汗,苦笑著說:“我哪會捉弄您呢?我的工錢就是這麼用的嘛!“於是他又把這三種用法作了一番解釋。”噢,原來如此!“讀書人聽了恍然大悟。他同情地朝民工點點頭,歎息著走了。
你知道這位民工的工錢是怎麼用的嗎答案民工的工錢第一部分用來養活父母,也就是替自己還債;第二部分扶養自己的孩子,等於是放債給他們;第三部分才供自己和妻子吃飯,所以隻能半饑不飽了。
白鶴變黑鶴
有一次,乾隆皇帝帶著他的一幫文武大臣下江南遊玩。這天黃昏,飛來一隻鶴。乾隆想要試一試群臣的才華,令大家賦《吟鶴》一首。這突然而來的考試,令隨從們一時間不知所措。陪遊的江南詩人馮誠修見狀,不慌不忙脫口吟道:“眺望天空一鶴飛,朱砂為頸雪為衣。”乾隆聽了,故意打岔說:“寡人要吟的乃是黑鶴,非才子能賦也。”明明是白鶴,卻偏偏要吟黑鶴。”白“能變”黑“嗎可馮誠修不慌不忙,續詩兩句,立刻把白鶴變成了黑鶴。
請問,他是怎樣續賦的呢答案”隻因覓食歸來晚,誤落羲之洗硯池。”白鶴真的成了黑鶴,而且全詩渾然一體,妙趣橫生。
唐伯虎為女賣身
才子唐寅少年英俊,才氣逼人。一次,他到虎丘山遊玩,巧遇跟隨華太師夫人到雲岩寺進香的丫環秋香。秋香美貌聰慧,唐寅一眼望去,疑為仙女下凡,十分喜歡,想娶她為妻。於是,唐寅一路尾隨,跟到太師府前,秋香和眾人一起進府去了。
侯門一入深似海,怎麼才能再見秋香,當麵向她表明心跡呢?唐寅毅然裝扮成一個窮困潦倒的讀書人,賣身到華府當書童。華老太師見他相貌不俗,便讓他寫下賣身文書。唐伯虎拿起筆來,一揮而就:“我名唐寅,蘇州人,為了家貧,賣身當書童。秋天起在書房聽眾使喚,香燃掃地,磨墨提水,一切從頭做起。”聰明的唐伯虎將他到華府的目的以四個字的形式暗藏在這份賣身文書中。聰明的讀者你知道這四個字是什麼嗎?不妨找找看。
答案我為秋香。
攔車考孔子
大學者孔夫子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喜歡周遊列國。有一天他來到了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