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鮮血為什麼是紅色的——紅細胞
在所有的脊椎動物及若幹無脊椎動物,其血紅素包含在特定的細胞中來進行其機能活動,這種血球稱為紅細胞,或稱紅血球。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時也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
一般來說,人類的紅細胞呈雙麵凹的圓餅狀。邊緣較厚,而中間較薄,就好像是一個甜甜圈,隻是當中沒有一個洞而已。紅血球的這種形狀可以最大限度的從周圍攝取氧氣。同時它還具有柔韌性,這使得它可以通過毛細血管,釋放氧分子。它的直徑大約是6~8微米。
一般來說,成人體內的紅細胞數大約在2~3×1013次方左右。女性大約為400萬~500萬/立方毫米血液,男性為萬500~600萬/立方毫米血液。女性比男性少的原因,是因為生理出血造成的現象。另外睾丸酮也具有刺激紅細胞生成激素製造紅細胞的功能。
在人及其他哺乳動物中,成熟的紅細胞是無核的。這意味著它們失去了DNA。紅細胞也沒有線粒體,它們通過葡萄糖合成能量。成熟的哺乳類紅細胞是雙凹盤狀,如此可增加其表麵積,使物質更容易通過其細胞膜。
(1)紅細胞的生成
人體每小時要製造5億個紅細胞。新的紅細胞主要在人體的骨髓內生成,特別是紅骨髓。它靠紅細胞生成素與鐵離子產生。在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生成激素的數量並不需要太多就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細胞。當不斷監測血液的腎髒含氧量下降而以化學方式發出警告時,就會製造出較多量的紅細胞生成激素,使骨髓製造紅細胞的數量增加。紅細胞生成素便命令骨髓製造一批新的紅細胞。通過這樣的機製,攜氧量就會增加。
(2)紅細胞對人體的功能
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二氧化碳,電解質,葡萄糖以及氨基酸這些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須的物質以及廢物。此外,還在酸堿平衡中起一定的緩衝作用。這兩項功能都是通過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來實現的。如果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釋放出來,溶解於血漿中,即喪失上述功能。
2.人體衛士——白細胞
人類對病毒和細菌的防禦主要依靠白細胞來實現。白細胞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白細胞好像勇敢的“聯合戰鬥部隊”,它包括了五個“兵種”: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它們在白細胞總數中占有的份額多少不一,嗜中性粒細胞是其中數量最多的,約占50%~70%;嗜酸性粒細胞含量較少,約占2%~3%;嗜堿性粒細胞含量更少,隻占總數的1%以下;淋巴細胞約占20%~30%,僅次於嗜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占3%~8%。嗜中性粒細胞能殺滅細菌。當細菌侵入人體後,可在身體的某個部位造成炎症,嗜中性粒細胞就迅速向炎症部位進軍,親臨戰鬥第一線,先將細菌吸著在細胞膜上;然後細菌附著處的細胞膜向內凹入,將細菌代入粒細胞內,細菌即被包裹起來。醫學上把這個功能叫吞噬。細胞中的中性顆粒對付細菌的“化學武器”,內有多種酶,其中就有溶菌酶。吞入的細菌很快被溶菌酶分解。單核細胞也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有人把中性粒細胞比喻作“步兵”,把大單核細胞比喻作“裝甲部隊”,其殲敵作用更強。淋巴細胞按其防禦功能來講,是一支負責偵察、監視,並能製造現代化武器的“特種部隊”,積極參加人體內的免疫活動,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其中B 淋巴細胞可製成免疫球蛋白,特異性地對付病菌。而T淋巴細胞可製成淋巴因子,對付病毒和腫瘤細胞。兩種淋巴都算得上是現代化武器。艾滋病正是因為T 淋巴細胞嚴重受損,抵抗力幾乎降到零,死亡率極高。此外,淋巴細胞還能識別體內正常細胞和來自體外的異物,並能將後者排斥,所以還起到“公安部隊”的作用。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有解毒作用,並能提高人體抵抗異體蛋白的能力。中性粒細胞與病菌進行殊死的搏鬥,戰死的白細胞與細菌殘骸,便形成膿;同時刺激造血係統產生和調動更多白細胞參戰,所以炎症發生時,驗血發現白細胞總數增多。
若白細胞異常增多,可就危險了,可能就是白血病了,既所謂的:“血癌”。
其特點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無核細胞無限製地增生,並進入外周血液,將正常血細胞的內核被明顯吸附,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經性負感組織增生,還有許多因素如食物的礦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藥物變異、遺傳素質等可能是致病的輔因子。根據白血病細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白血病是造血係統的惡性腫瘤,是最危險的疾病之一。根據調查,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細胞的惡性增生,可進入血循環、並浸潤到全身各組織髒器中,臨床可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原發病患者中,女性多於男性。
其特征表現為白血病細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呈惡性、無限製地增生,浸潤全身各組織和髒器,產生不同症狀;周圍血液血細胞有量和質的變化。每天骨髓能產生上百億個新的血細胞,大多數為紅細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體內產出的白細胞比實際需要得多,且多數的白細胞是不成熟的,為幼稚細胞。存活期比正常情況下長。盡管這種白細胞數量很大,然而卻不能像正常白細胞那樣抗感染。體內這種白細胞的增多,會直接影響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響正常健康血細胞的產量。由於腫瘤細胞惡性增生,抑製紅細胞和血小板止血的產生,甚至沒有足夠的正常白細胞抗感染,很容易受傷、出血、感染。
3.人體內最活躍的細胞——肝細胞
人體內線粒體最多的細胞是肝髒的肝細胞。每一個肝細胞內約有2000個線粒體。正常線粒體壽命為一周,線粒體可以通過分裂增生。線粒體的主要化學成分為蛋白質,約占65%,其他成分為甘油脂、卵磷脂、腦磷脂和膽固醇等。線粒體內含有多種酶(蛋白質),主要作用是為細胞功能活動不斷提供能量,細胞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總能量中,大約有95%來自線粒體。肝細胞是體內生命活動最活躍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