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蓬勃(2 / 2)

而一些的,同花椒香葉一般年紀,甚至於還要再上一些的子丫頭們,放羊趕鴨、撩貓逗狗的雖然到處插不上手,起初也隻有到處亂跑瞧熱鬧的份兒。

隻不過也不知道從何時起的,忽的在叔伯們的提醒下,在挑上岸的淤泥裏現了好些個還在活蹦亂跳裹滿了黑泥的魚蝦,還有呆頭呆腦躲在泥裏裝死的河蚌螺螄。

就像給他們打開了個新世界似的,又驚又喜,俱是高興的不得了,直接上手去抓,把動或不動的螺蚌魚蝦都撿拾了出來,裝在魚簍或是簍筐裏,有的要拿回家喂鴨喂鵝,有的卻是興興頭頭的往秦家送,是要給大夥兒添個菜。

秦家為人處世素來講究,開河築堤,周家灣的四鄰八舍男女老少都來幫忙,周遭村落也來了好些個鄉鄰,自是要管飯的。

秦家的慣俗,既是管飯,桌上自是要能見到葷腥。

一兩頓,不是肉就是魚。

隻有了一遭,秦家人都未什麼,幫廚的婦人們暗自咋舌替秦家肉疼,老舅公點一點人頭,還未來得及同秦老爹商量,村裏的老人倒是提秦家籌算起來了。

旁的不,隻這每半扇豬肉,按著市價,可就得六七錢銀子了。

這也未免太不會營生了!

其實莊戶人家,大多還是實誠厚道的。

何況如今因著開河築堤一事兒再看秦家已與之前大不相同,那口風自然也就兩樣了。

都秦家如今雖達了,可這銀子也不是上掉下來的。

青菜豆腐保平安,已是好東西了。再臨著一方水,後生們隻要出些力氣工夫,就能從溪裏弄來魚,這就頂好不過的了。

更何況別桌上還有這些個下了重料有滋有味的葷素菜肴了,光是一能有兩頓幹飯吃,不吃菜都能活吞,哪裏還用豬羊大肉換著花樣來擺宴席。

倒是縮起筷子來了。

又開河築堤本就為的他們周家灣,為著積德回向,這都不是鄉鄰之間的情分,已是本分了,若是秦家還要這樣外道,他們哪裏還有臉麵咽的下這飯菜的。

還有年輕時在崇塘鄉紳家裏做過幫工的老人,還真心誠意地指點秦老爹,是秦家如今已經今非昔比,有些規矩也該立起來了。

按著崇塘舊規,長工短工的飲食安排從來是夏秋一日葷兩日素,春冬一日葷三日素,葷日有的六個人甚至八個人才分一斤肉,一斤魚也得五個人吃……

可秦老爹自秉承的祖訓家規就是作家需得善待幫工佃戶,所以權衡之下,雖然把每半扇的豬肉改成了兩半扇,卻也添了下水豬頭,另外就是重魚重豬油。

燉魚能有油鹽佐料下去,又不思量著廢柴,這些個淳樸的鄉鄰們,倒是比吃燉肉還要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