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領導者心理障礙的自我調適(1)(3 / 3)

其實,現實中的領導者人人都有缺陷,事事都不完美。如果做人做事都追求完美,那無異於自尋煩惱、自討苦吃。如果領導者事事要求完美無缺,那麼,必定是心為形役、苦不堪言。

上帝給了一個人一次機會,讓他沿著一壟麥子走下去,不許回頭,從中挑選一個最大的麥穗。如果能挑到最大的,那麼,上帝就幫助這個人實現一個最大的願望。於是,這個人興衝衝地出發了。他朝前走著,見到一個大麥穗時,總是說,離地頭還有那麼遠,也許後麵還有更大的。於是他每次看到一個大麥穗,總是想,也許後麵還有大的。最後到了地頭,隻好匆匆忙忙地隨便挑了一個,而這個麥穗比開始扔掉的都要小。

這個挑麥穗的人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太過於追求完美。所有的麥穗,在他的眼裏好像都不是太完美。而事實上,他所要的最完美的麥穗早被自己隨手拋棄了。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領導者們,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崮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精益求精固然是良好的工作作風,如果過分追求完美,有時會產生浮躁心理。不僅達不到完美,甚至過猶不及、得不償失。

追求完美是領導者的一種心理特點或者說是一種天性,按理說,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人類正是在這種追求中,不斷完善著自己,創造出了這個五彩繽紛的現代世界。但凡事都要適度,如果因為差缺那麼一點點而耿耿於懷,就大可不必了。

曾國藩在京城當官的時候,有一年時來運轉,自己升職不說,老婆還生了兒子.就連老家的祖父也病體康複。這時候,曾國藩急忙給老家去信,叫家人千萬別去催人還債,故意給自己留一點煩心事。因為他深諳物極必反的道理,事事如意之後,不如意的事情就馬上會來了。

因此,領導者在平時工作中要盡可能做得更好,但如果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也不必過於苛求。隻要盡職盡責了,把工作完成了,工作有了成果就好。

###二、領導者狂躁心理的自我調適

1領導者狂躁心理的剖析

所謂狂躁心理,是一種情感障礙性的不良心理現象,常與抑鬱相伴而生,以情緒高漲衝動、易被激火惹怒為主的行為表現。

一般狂躁心理的特征是精力充沛,興高采烈,忙碌不停。似乎有使不完的勁,有表達不完的喜悅,有做不完的動作。總是不停地講,不停地做,從一個話題轉為另一個話題,從一個行動轉為另一個行動,有始無終。另外,狂躁心理還伴隨著性欲亢進、睡眠減少等現象。如果領導者的狂躁達到一定程度,便會誘發狂躁症。

狂躁症的發病原因很複雜,既有遺傳的原因,又有個人生活、工作環境的原因。一般的情況是如果同卵雙生子中有一個得r狂躁症,那另一個發病的可能性相當大。而一個性格比較內向,沉默寡言,不愛與人交往,喜歡一個人沉思的人在受到意外打擊時,如受到讓人下不了台的批評,突然被驚嚇等更易得狂躁症。狂躁症是狂躁抑鬱症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高漲、思維跳躍以及言語動作增多為典型症狀。

領導者狂躁心理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心境高漲具有狂躁心理的人表現輕鬆、喻快、興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於色,好像人間從無煩惱事。心境高漲往往生動、鮮明,與內心體驗和周圍環境相協調,具有感染力。病人常自稱是“樂天派”、“高興極了”、“生活充滿陽光,絢麗多彩”。情緒反應可能不穩定、易激怒,因細小瑣事或意見遭駁斥,要求未滿足而暴跳如雷,出現破壞性或攻擊性行為,有些病人狂躁期也會出現短暫心情不佳。

(2)思維跳躍具有狂躁心理的人,聯想過程明顯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說話聲大量多,滔滔不絕。因注意力分散,話題常隨境轉移,出現觀念飄忽,音聯意聯等現象。病人常有“腦子開了竅”、“變聰明了”、“舌頭跟思想賽跑”的體驗。

(3)自我評價過高具有狂躁心理的人,在心境高漲背景下,自我感覺良好,感到身體從未如此健康,精力從未如此充沛。才思敏捷,一目十行。往往過高評價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出現誇大觀念。

(4)興趣廣具有狂躁心理的人喜熱鬧、交往多,主動與人親近,與不相識的人也一見如故。與人逗樂,愛管閑事,打抱不平。凡事缺乏深思熟慮,興之所至狂購亂買,每月工資幾天一掃而光。雖終甘多說,多動,甚至聲嘶力竭,卻毫無倦意,精力顯得異常旺盛。

狂躁心理給領導者帶來的主要危害有三點:一是使自己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能力受到損害;二是對自己的社交能力出現嚴重障礙;三是給下屬及家庭成員造成危險或不良後果。因此,作為領導者,出十對工作負責,對個人健康的負責,都應盡早調治狂躁的不良心理。

2.領導者狂躁心理的自我調適

對狂躁心理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