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男人身後的偉大女性——牛衣對泣
此則典故出自《漢書·王章傳》,主要表述漢朝名臣王章,因家境貧寒,一度疾貧交加而對前途產生極度失望的情緒,其妻則激勵王章要發奮努力,勇敢麵對困難與挫折。王章經過艱苦奮鬥,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則典故原意指讀書人困苦淒涼的遭遇,後比喻成功人士早期所經曆的種種磨難,或夫妻共度窮困。
王章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耿直之士,以敢於直言而聞名朝野。王章年輕時,家裏十分貧窮,直至在長安求學,這種拮據的生活狀況依然沒有得到改善,隻能和妻子一起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長期的困苦生活讓王章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十分渺茫。據說,王章當時的家境都貧困到連禦寒的被褥都沒有的程度,隻好用亂麻和草編織的像蓑衣一類的東西來代替被褥禦寒。由於這些東西是當時人們用來給牛禦寒用的,所以人們稱它為“牛衣”。牛衣根本不可能達到很好的禦寒效果。王章被凍得渾身發抖,加之極度失望的情緒讓他以為自己快死了,他哭泣著對妻子說:“我得了如此重病,窮的連蓋的被子都沒有。看來上天要絕我,我不如就此死去,我們在此訣別吧!”妻子看到王章在困難麵前的窩囊舉動,十分惱火,怒氣衝衝地斥責他說:“仲卿!那些在京師、朝廷中聲名顯赫的達官貴人,他們的學問有幾個能超過你呢?現在你是遇到了貧病交迫的困難,自己不去努力奮發,振作精神,反而哭泣哀歎,難道不令人鄙視與恥笑嗎!”妻子的話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刺激,王章不禁暗自慚愧。病愈後,他發奮讀書,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先後任諫大夫、左曹中郎將、司隸校尉、京兆尹等職。
王章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朝野,他盡職盡責的行為也得到當時民眾的認可。王章不顧妻女的勸告,堅決向成帝奏劾權奸王鳳,建議用賢良之人代替他,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我們從中能得到兩點啟發:一是,當一個人遇見困難的時候,絕不可被眼前的困難嚇倒,而要堅定信心,加倍奮鬥;二是,王章的行為正代表了我國古代直臣們的高貴品格,在自己的利益與職責之間,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這也是王章名揚千古的重要原因之一。
女人要遠離政治的戒律——牝雞司晨
此則典故源自於《尚書·牧誓》中的“牝雞無晨”、“牝雞司晨,唯家之索”等語。
商紂王是我國曆史上出名的昏君,因貪婪、暴虐而被後人詬病。一次,紂王進攻蘇國,掠得美女妲己,因妲己嬌豔動人,紂王便把她視為掌上明珠。妲己有任何要求,商紂王都會想方設法予以滿足。
一次,妲己看到螞蟻爬上銅火盆被燙死,感到特別好玩。於是要求商紂王鑄造大型銅柱,把犯人放在加熱的銅柱之上進行炮烙。為滿足她的要求,紂王命人做了兩根銅柱,等到把銅柱加熱後,便把犯人綁在銅柱上,讓妲己從中取樂。看到犯人在熱銅柱上痛苦地哀求,妲己十分高興,於是大笑,紂王也因博得美人一笑而格外得意。此後,紂王就濫用此刑罰來博取妲己的歡心。民眾怨聲載道。
由於紂王的荒淫無道,招致國內奴隸反抗,貴族逃亡西周,再加上商對東夷的侵略戰爭消耗了國力,整個國家呈現出衰敗的跡象。
在不斷滿足妲己私欲的過程中,紂王越發荒淫無道,不僅不問政事,還更加殘暴,使本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民眾生活雪上加霜。周武王姬發看到紂王的暴虐,決心要滅掉紂王,救民眾於水火之中。在牧野宣誓討伐紂王的大會上,姬發慷慨激昂地說:
“古人有訓:早晨公雞打鳴已經成為慣例,而母雞一般不輕易打鳴。一旦母雞在早晨打鳴,就預示著這家的經濟生活遇到了極大的問題。而現在商紂王聽信妲己這一妖女的讒言,殘害忠良之士,拋棄了對祖先的忠誠與祭祀。商紂王不僅不遵循祖訓,讓女人遠離政務,反而處處聽信妖女讒言。紂王昏聵無知,隻知道任用、提拔一些奸佞小人,讓他們居於要職,縱容其殘害百姓,在商的土地上為非作歹。現在我姬發,隻有嚴肅地代表老天,對商紂王進行懲罰。”
周武王乘紂王討伐東夷之機,發動了討伐商的戰爭。牧野一戰,紂王的大批軍隊紛紛倒戈,紂王兵敗最終自焚而死,商朝至此滅亡。
由於姬發以及後人都認為導致紂王無道以及商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是妲己,所以“牝雞司晨”的故事被後人無限擴大。“牝雞司晨,唯家之索”的本來意思就是正常的家庭都是公雞早上打鳴,如果母雞早晨也打鳴,那說明母雞沒人喂,餓的亂叫了,也說明這個家敗落了。所以,妲己的故事並不是這個典故的起源,隻不過這個詞由於妲己而廣為流傳罷了。
招賢納才的智慧之舉——千金買骨
此典故出自劉向《戰國策·燕策》。
公元前314年,齊國乘鄰國燕國發生內亂之機,舉兵侵犯,侵占了燕國的許多領土。燕昭王即位以後,立誌消除內亂,重新奪回被齊侵占的土地。為了重振燕國雄風,燕昭王決心廣納天下賢才。招賢令發出,應者寥寥,並沒有多少名士投奔燕國,這令昭王很是失望。於是,燕昭王就向老臣郭隗請教使賢良之士投奔燕國的良方。為了表達對郭隗的敬重,燕昭王拜郭隗為師,為其修建了一座漂亮的宮殿,還為他修築了“黃金台”,作為招納天下賢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