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魯哀公(3)(1 / 3)

吳越爭強,作為春秋末尾二十年的主題,就這樣悲哀地結束了,吳國的失敗在於原本文化、經濟基礎就不強,猝然發展起來後,過多對外用兵,於是自我消耗太甚,竟被不怎麼強大的越國,通過二十年力量積蓄,而毀滅。吳國滅亡時,距離當初吳王夫差在會稽山戰敗勾踐並且釋放勾踐,正好二十年,正是伍子胥說的:“越人十年生聚(生孩子集聚糧食),十年教訓(訓練民眾和士兵),就能毀滅吳國。”

春秋時代也就結束於吳國滅亡這一年,公元前473年。史家把這一年定為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的起點。

魯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472年)

六月,晉國的執政卿智瑤進攻齊國,因為齊國早在三十年前齊景公時就卷了鄭國、衛國、魯國等,叛離晉國了。智瑤是智躒的孫子。智躒是從前獻出三分四軍輪流攻楚的晉元帥智瑩的孫子智盈的兒子。智瑤也稱智伯。

齊平公派高無丕率軍來抵禦晉軍。智伯(智瑤)帶領一小股戰車去偵察齊軍,結果馬驚了,智伯幹脆命向前直驅齊軍,說:“齊國人認得我的旗子,如果咱們往回走,他們會覺得我們是害怕,反倒會衝出來。”於是,直衝到了齊軍壁壘下,然後才返回。齊軍也竟然沒敢出來攻殺他們。

雙方準備開戰前,大夫長武子卿士智伯,要求占卜一下。智伯說:“國君已經為出兵的事通告天子了,並且在祖廟裏用大烏龜占卜過了,是吉的,我們還再卜幹什麼?而且,齊國人奪了我們的英丘,我們奉辭討伐這有罪之國,就足以了,要占卜幹嗎?”

二十六日,雙方在黎丘交戰,齊軍被殺得大敗。智伯親自抓獲了顏庚。

八月,魯國派叔青去越國訪問,這是首次與越國建立聯係。越國剛剛滅了吳國,越王構建派諸鞅來回訪。

魯哀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1年)

四月,晉國將再次伐齊,派人來魯國請求發兵相助,說:“從前藏文仲借了楚國的兵奪取了齊國的穀邑,藏宣叔借晉國兵伐齊,奪取了汶陽。寡君想借到魯國的福氣,願乞靈於藏氏。”意思是,希望魯國方麵以藏氏帶兵出來,覺得有他們就有好運氣。

於是,藏石帶領魯兵,和晉國一起,攻取齊國的廩丘。

晉軍命令修理兵器,準備進一步深入。齊國大夫萊章對齊人分析說:“晉國國君卑落,政事暴虐,去年打敗了我們,今年又奪了個大城,上天給他們的已經夠多的了(意思是,政治不好,本來不指望能對外贏取多少),他們還怎麼能再深入而來。他們說修理兵器神秘的,是說大話呢。就要回去了。”

果然,晉軍班師回去。

齊國人也看出了晉國的政治和國力,都不足以對外逞能了。

邾國君無道,於是越國發兵抓了邾國君,帶回越國,而立了公子何當邾君,但是公子何也無道。

魯哀公的小媳婦很受哀公寵愛,魯哀公要把她扶立為正夫人,對負責宗室禮儀的釁夏說:“你把立夫人的禮儀資料給準備一下,報給我。”釁夏說:“我沒有這東西。”魯哀公生氣了,說:“你就是宗司,立夫人,這樣的國家大禮,你怎麼會沒有呢!”

釁夏說:“從前,周公和武公都是從薛國娶夫人,孝公和惠公從宋國娶夫人,從桓公以後,都從齊國娶,這樣的禮我是有的,如果是把妾立為夫人,我固然沒有這樣的禮的材料。”

魯哀公不高興,最終還是把小媳婦立為夫人了,並且以這小媳婦生的公子荊做太子。國人因此開始厭惡魯哀公。

(魯國人都很講禮啊,因為這個事,就反感國君了。)

閏月,魯哀公去越國訪問,越王勾踐的太子適郢見到魯哀公,很喜歡魯哀公,打算把族女嫁給魯哀公,並且多給魯國土地。大夫趕緊把這消息從越國報給季肥(季康子),季康子生怕魯哀公的私屬土地增加,趕緊通過太宰伯嚭(現在已經在越國了),獻出賄賂,給越王太子。終於令越王太子,終止了這一想法。

魯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70年)

五月,衛出公修成了一個靈台,招待大夫們在上麵飲酒。在宮裏的時候,大夫們不能穿鞋,甚至不能穿襪子。這是禮。可是大夫褚師比卻穿著襪子上來了,一腳登在席子上(地上鋪著席子,大家跪坐在席子上)。衛出公生氣了,褚師比趕緊道歉:“我的腳有病,跟常人不一樣,我怕脫了襪子的話,您看了,非吐了不可。”

這麼一說,衛靈公更生氣了,而且還覺得惡心,就罵說:“非砍了你的腳不可。”

隨後繼續喝酒。褚師比聽了衛出公的砍腳的話,回去的時候,和司寇亥同乘一車,說:“今日差點要死,能得個全屍都算幸運啊。”

剛好,司徒亥曾經被衛出公降過職,此外公孫彌牟曾經被衛出公搶走過私人封邑,文公要則因為一次什麼事惹到衛出公,衛出公把他乘的車子竟就給扔水池裏去了。司徒期的姐姐當了衛出公的小妾,後來失寵了,連帶的司徒期也失寵,被治罪處罰,所以他也恨衛出公。衛出公宮裏邊,有三個匠人也受過他的氣。宮裏還有個拳彌先生,有一次衛出公叫倡優和拳彌盟誓,故意讓他沒臉。

於是,褚師比、司徒亥、公孫彌牟、文公要、司徒期從外麵發作,宮裏的三個匠人和拳彌當內應,一起發動政變,都拿著銳利武器,沒有武器的就拎著個砍柴的大斧子,鼓噪進攻衛出公。衛出公的保鏢鄄子士帶著人要抵禦這些進攻者,拳彌當即拉住他的手,說:“你確實很厲害,但是你戰死了,誰還保護國君啊?如果保護國君跑,咱們還都能幸免。到時候跑出去,你就在國君身邊說了算了,愛怎麼樣都隨著你,豈不比現在戰死了好。而且,出亡它國,保不齊也是可以回來的,從前的國君就有過。何必死戰呢?而且,現在是眾怒難犯。等你們出去,他們鬧出內亂,咱再找機會殺回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