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元明清篇(1)(1 / 3)

成吉思汗的兒子們

說起元朝的皇帝,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在毛澤東心目中“隻識彎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和定都北京、改國號為元的元世祖忽必烈,於是有不少人就想當然地以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兒子,實際上他們之間是隔著一代人的,這代人當然就是成吉思汗的兒子們。

成吉思汗記錄在案的嫡生兒子共有四個,分別是術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他們和他們的兒子們有的曾經監國執政,有的繼位當了蒙古大汗,有的率兵西征,創建了和蒙古汗國不相上下的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各自有著或精彩,或悲壯,或荒唐的人生經曆。

術赤雖然是成吉思汗的長子,但他的出身一直很有爭議。當年,鐵木真,就是後來的成吉思汗,力量還不夠強大的時候,他的妻子孛兒台被敵人蔑兒乞部俘虜,並被迫做了別人的老婆。數月後,鐵木真借助劄木合、王罕的大軍消滅了蔑兒乞部,孛兒台得以回到成吉思汗身邊,而術赤就是在孛兒台返回途中出生的。因為從孛兒台被俘到她生下術赤,時間不多不少正好九個月,所以術赤究竟是孛兒台在被俘前所懷還是被俘後懷上的,一直眾說紛紜,但深明大義的成吉思汗對術赤和別的兒子一視同仁,從未慢待。

1213年,蒙古軍兵分三路進攻金國,術赤和二弟察合台、三弟窩闊台率右路軍攻打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州縣,連克雲內、東勝、武州、朔州等地。1218年,術赤又獨自領兵討平吉利吉思等部落的反抗。次年,他參加西征,領軍攻下昔格納黑、八兒真(都位於現在的哈薩克斯坦)、氈的(位於錫爾河北岸)等地,接著和察合台等部會師,攻下花剌子模首都玉龍傑赤(今土庫曼斯坦的尼亞烏爾根奇)。後來,術赤因和察合台矛盾激化,便擅自還師,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從欽察草原到花剌子模的廣大地區。

1227年,術赤病逝,他的次子拔都在兄弟們的擁戴之下繼承父親的位置成了大汗。

拔都是蒙古曆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他繼承父位後於1235年率領四大家族的年輕宗王們統兵遠征欽察、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國,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征戰,拔都征服了上述諸國(匈牙利國因為窩闊台大汗去世而未全部征服),最終建立了東起額爾齊斯河,南至裏海,西達斡羅思,北迄伏爾加河上遊,麵積廣大,地大物博的金帳汗國。

察合台是成吉思汗的次子,但他一直自視為父親的長子,把術赤看做“蔑兒乞野種”,這也是他和術赤不和的主要原因。

察合台和術赤一樣在滅金和西征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成吉思汗把畏吾兒(即維吾爾)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間的草原地區(大體上相當於現在的新疆地區)分封給他。這就是曆史上的察合台汗國。

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察合台受命留守蒙古大斡耳朵。雖然察合台和長兄術赤不和,但他和三弟窩闊台相處非常融洽,所以父親成吉思汗逝世後,察合台就遵照遺命擁戴窩闊台登上大汗之位,並親自帶頭執臣屬之禮。窩闊台即位之後,作為哥哥的察合台一直謹守臣下禮節,維護大汗尊嚴,深受窩闊台信任。另外,察合台熟悉法令,執法嚴峻,窩闊台對他極為尊重,每逢汗國大事,必先遣使谘詢商議,征得他的同意後才有所行動。

1241年5月,察合台先窩闊台七個月病逝。後來,元世祖忽必烈見自己的祖父、父親、大伯父、三伯父都有了皇帝的稱號,便懷著同情之心追諡二伯父察合台為元聖宗忠武皇帝。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術赤和察合台之間的矛盾成就了窩闊台的輝煌——成吉思汗既不想傷害長子術赤,也不想傷害內心不承認術赤長子地位的察合台,於是他在遺囑中把大汗之位傳給了三兒子窩闊台。令人奇怪的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繼承人窩闊台卻不能順利登上大汗之位,因為蒙古的庫裏爾台製(部落議事會製度)仍然在起作用,窩闊台必須等待庫裏爾台大會的最後決定。在王位空缺的兩年內,由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監國攝政,因為按照蒙古舊製,父親的財產應由最小的兒子繼承。

成吉思汗逝世兩年後,即公元1229年的秋天,庫裏爾台大會勝利召開,在會上推選新大汗成了最重要的議題。王公大臣們有的主張恪守舊製,立幼子拖雷,有的主張遵守成吉思汗遺命,立三子窩闊台。當時,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已死,二子察合台全力支持三子窩闊台,幼子拖雷勢單力孤,所以在四十天的馬拉鬆會議之後,窩闊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