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善辯者篇(3)(3 / 3)

14、曹劌論作戰一鼓作氣

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使齊國在一年的時間裏便強盛起來。齊桓公一直記恨魯國,因為魯國當年曾支持公子糾和自己爭奪王位,他準備攻打魯國以進行報複。

管仲認為,目前齊國剛剛安定下來,不宜動用兵力。但是齊桓公覺得魯國比齊國弱小,便沒有聽管仲的勸告,率軍進攻魯國。

公元前684年,齊國大軍開始攻入魯國境內,魯莊公準備迎戰。這時一個名叫曹劌的人求見魯莊公。當時別人都勸曹劌,國家大事自有那些大臣們去商議決定,你一個百姓瞎參與什麼。曹劌說:“有些大臣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如果魯國戰敗了,受苦的還是我們這些百姓。”於是他便進宮求見魯莊公。

曹劌對魯莊公說:“齊強魯弱,您憑借什麼和齊國作戰?”

魯莊公說:“我從不獨自享用衣食,一定會把它們分給別人。”

曹劌說:“這些都是小恩小惠,而且您的恩惠隻是給予了大臣們,卻沒能達到百姓,百姓是不能因此擁戴您的.”

魯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的東西,我從來沒有虛報過,一向敬重神明。”

曹劌說:“這隻是小信用,還不足以讓神明信任您,這樣是不能得到神的保佑的。”

莊公接著說:“對於大大小小的案件,我雖然談不上一一明察,但也是誠心誠意來秉公處理的。”

曹劌說:“這是您作為國君忠於職守的表現,百姓會因此而為國君效命,魯國便可以憑這個和齊國一爭高下。我雖然沒有大的才能,但是請您作戰的時候帶上我吧!”

於是魯莊公帶著曹劌來到長勺,與齊軍展開對峙。

兩軍對壘,雙方布陣完畢,魯莊公準備下令開始擂鼓,向齊軍發起進攻。曹劌見狀趕忙阻止他:“魯國兵力較弱,我們最好還是堅守陣地,以逸待勞,不要輕舉妄動為好。”

魯莊公聽從了曹劌的建議,暫時按兵不動。齊軍擁有雄厚的兵力,一連兩次擂鼓,發起了全麵進攻。但是魯軍仍然不為所動,嚴守陣地,使得齊軍的兩次進攻都無功而返。這時曹劌認為時機已到,建議魯莊公馬上發起進攻。莊公於是下令擂鼓,魯軍士氣大振,開始對齊軍全線反擊。

此時的齊軍因為前兩次進攻都無奈退回,因此士氣低落,根本招架不住魯軍猛烈進攻,全線潰退。魯莊公見齊軍逃走,便想下令追擊。曹劌阻止魯莊公,他先下車仔細察看齊軍留下的車轍,又遠望齊軍的旗幟,之後才建議魯莊公開始進行追擊。於是魯軍一路追殺,直到將齊軍逐出了魯國邊境。

戰爭結束後,魯莊公向曹劌請教戰鬥取得勝利的原因。曹劌回答說:“魯國在兵力上遠不如齊國,所以我們隻能憑借著高昂的士氣取勝。作戰的時候,齊軍第一次擂鼓時士氣高昂,如果那時作戰,我們必定會吃大虧。等到第二次擂鼓的時候,齊軍的士氣已經受到了一定的打擊,第三次擊鼓,齊軍的士氣已經喪失殆盡。此時我軍擂鼓,卻正是士氣高昂的時候。而且前兩次成功防禦了齊軍的進攻,士兵們信心大增,所以這時候進行反擊,才會容易取得勝利。齊國實力強大,兵力充足,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因此我阻攔您馬上進行攻擊,就是怕中了他們的埋伏。後來據我觀察,齊軍的車轍紊亂,旌旗歪斜,如果是假裝逃跑,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因此才放心請主公開始下令追擊。”

魯莊公十分欣賞曹劌的才能,從此曹劌受到了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