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善辯者篇(3)(2 / 3)

王稽說道:“我怎麼會違背您的意思呢?”

秦相有些懷疑,但還是走了。

範雎說:“秦相是個多疑的人,隻是他思考問題比較緩慢。一會他定會派人來車上搜查,我還是先下車吧。”

果然,過了一會,秦相派了人過來,見車上沒有人才罷休。

王稽回到秦國,向秦王報告完出使的情況後,便向秦王舉薦了張祿。他向秦王稟報了範雎的話:“現在的秦國非常危險,就像是堆起來的鳥蛋。如果秦王能夠任用我,我就可以幫助您保全秦國。”

秦昭王不相信範雎的話,於是範雎隻好暫時在秦國等待機會。

當時,秦國的丞相和華陽君都是宣太後的弟弟,涇陽君和高陵君則是秦昭王的同胞弟弟。範雎上書秦昭王說:“我聽說英明的君主治理國家,往往是賞罰分明,不會冷落有功之人,不會提升沒才能的人。如果認為我說得正確的話,希望您能采納我的建議。美玉在遇到良匠之前被人們所不識,但是最終還是成為了天下有名的玉器。而您所拋棄的人難道就真的不能給國家帶來好處嗎?高明的醫生能夠知道人的生死,英明的君主知道事情的成敗。人們對於對自己有利的便加以利用,對自己有害的便不任用,對有所懷疑的便稍微嚐試一下。關於國家大事,我不能在書信中寫出來。寫得太簡單了,不值得聽。所以我請求大王在您空閑的時候能夠召見我,如果我說得不對,我甘願接受任何懲罰。”

最後範雎終於打動了秦王,得到了拜見秦昭王的機會。

13、江乙為楚王講狐假虎威

戰國時代,楚國最強盛的時候,北方各國都懼怕楚宣王的手下大將昭奚恤,楚宣王曾為此而感到奇怪。他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

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麵這段故事: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麵尋覓食物。當它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麵有隻狐狸正在散步。它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地將狐狸擒過來。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裏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帝極嚴厲地製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裏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淩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

“雖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因為我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那個狐狸竟然說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它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地挺起胸膛,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麵,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得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地在前麵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地在後麵跟著。它們沒走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小動物們發現走在狐狸後麵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狸很得意地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但它並不知道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它們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它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憑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權掌握在他的手裏,那也就是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