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元編《安西榆林窟》中則收錄了敦煌研究院專家們整理的榆林窟供養人題記。這些都是彙輯敦煌石窟供養人題記的第一手資料。此外,鄭炳林《敦煌碑銘讚輯釋》輯錄的碑、銘、讚中包括了許多反映唐宋時期敦煌各階層民眾寫經、造窟、造像等供養活動的資料;黃征、吳偉編《敦煌願文集》中也包含了反映唐宋時期敦煌各階層民眾有關寫經、轉經、造窟、造像、行像、燃燈、豎傘、齋供等各種佛事供養活動的願文;馬德《敦煌絹畫題記輯錄》輯錄了英、法所藏絹畫中的供養人題記。這些都是研究敦煌僧俗信徒佛教供養活動與信仰觀念的很有價值的文獻資料。
在敦煌供養人文獻資料的研究方麵,中外學者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論著。如中國學者蘇瑩輝的《論莫高、榆林二窟供養人題名之有裨考史》、《千佛洞的供養像與題記》、《榆林窟供養者題名考略——瓜沙史事叢考之四》、《從莫高、榆林二窟供養者像看瓜、沙曹氏的聯姻外族》等係列論著揭示了供養人題記對於曆史研究的價值;萬庚育《珍貴的曆史資料——莫高窟供養人畫像題記》論述了供養人題記的曆史內涵和價值;賀世哲《從供養人題記看莫高窟洞窟的營造年代》則根據供養人題記構建了莫高窟營造史的輪廓,成為供養人題記研究的力作;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一書在繼承前輩學者成果的基礎上,著重利用供養人題記和敦煌遺書中有關造窟供養活動的文獻資料,對莫高窟的營造史進行了總結性的論述;日本學者土肥義和的《九—十世紀の敦煌莫高窟を支えた人タ——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の數量的分析》、《敦煌莫高窟供養人圖像題記について——その配置を中心に》對敦煌供養人的數量、構成、供養人題記在洞窟中的配置作了詳細的考察,這些論著都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敦煌供養人文獻資料特別是供養人題記的曆史價值,是敦煌供養人文獻研究方麵具有重要學術參考價值的成果。
長期以來,中外學者在敦煌石窟供養人圖像研究方麵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
其一,有許多學者從古代服飾史角度研究敦煌供養人圖像。如係統整理、介紹敦煌石窟供養人服飾圖像資料的有潘絜茲編繪《敦煌壁畫服飾資料》、譚蟬雪主編《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服飾畫卷》;專題研究敦煌供養人服飾的有蘇瑩輝《敦煌壁畫供養者像舉隅——北朝早期人物、服飾史料簡介》、《敦煌壁畫供養像舉隅——隋迄元代服飾史料簡介》、《敦煌壁畫供養人的服飾》等論文,暨遠誌《中國早期佛教供養人服飾》,薑伯勤《敦煌莫高窟隋供養人胡服服飾研究》,特別是段文傑的《敦煌壁畫中的衣冠服飾》、《莫高窟唐代藝術中的服飾》堪稱為深入係統研究敦煌供養人服飾的代表作。上述成果為敦煌供養人服飾圖像基礎資料的整理、研究奠定了基礎。此外,日本原田淑人,中國沈從文、周錫保、周汛、高春明、黃能馥、陳娟娟等專家有關中國古代服飾史的研究論著都部分地利用和引證了敦煌供養人畫像服飾資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一些研究機構努力推動敦煌服飾的研究,如2002年上海東華大學與敦煌研究院合作成立了“敦煌服飾研究中心”,開展“敦煌學與曆代服飾研究”的課題,2005年舉辦了“中國服飾史研究與敦煌學”論壇,發表了一批敦煌服飾研究論文,顯示了服飾史學者對敦煌供養人服飾圖像資料高度關注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勢頭。
其二,有個別學者從古代美術史角度研究敦煌石窟供養人圖像。代表性的成果如關友惠《敦煌壁畫中的供養人畫像》、段文傑《供養人畫像與石窟》簡要地論述了敦煌曆代供養人畫像的源流演變過程及其在古代人物畫史上的價值。俄羅斯魯道娃《艾爾米塔什國家博物館的敦煌莫高窟供養人繪畫收藏品》則根據俄羅斯收藏的敦煌絹畫、壁畫供養人繪畫品論及供養人像的時代特征、藝術風格樣式的變遷。魏茨瑪(Edith Wiercimok)的《敦煌佛教壁畫的供養人畫像》(“The donor Figure in the BuddhistPainting of Dunhuang”)從美術史的角度論述了敦煌壁畫供養人畫像的觀念、供養人畫像的區域、供養人形象的表現方法、外形位置、身體姿態、供養物以及供養人所處環境。此外,趙俊榮繪《敦煌壁畫白描精萃·敦煌供養人畫像》選擇描繪了敦煌石窟中各個時代有代表性的供養人白描畫204幅,為供養人畫像研究提供了基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