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在克裏姆林宮上空飄揚了七十餘年之久的蘇聯國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蘇聯的解體,不僅給原蘇聯各共和國帶來了一係列政治上、經濟上的衝擊,而且對整個世界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對蘇聯進行了震驚世界的大改革。以1987年《改革與新思維》一書的出版為標誌,戈爾巴喬夫開始全麵推行所謂“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他鼓吹“民主化、公開性、多元化”,取消蘇共領導,將改革引上了歧途。1990年,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托維亞先後宣布獨立,蘇聯其它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也迅速增強。為了保住蘇聯,1991年5月,戈爾巴喬夫和十五個加盟共和國領袖達成協議,同意組成“新蘇聯”。8月14日,蘇聯公布了新聯盟條約文本。條約規定,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保留獨立決定涉及本國發展的一切問題的權利在國際關係中蘇聯為一個主權國家,但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有權同外國建立直接的外交、領事和貿易關係。
蘇聯時間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突然發布命令宣布,鑒於總統戈爾巴喬夫健康狀況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他本人即日起履行總統職務。亞納耶夫同時宣布,成立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在蘇聯部分地區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在此期間,國家全部權力移交給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
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表《告蘇聯人民書》說,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改革政策已“走入死胡同”,“蘇聯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處在極其危險的嚴重時刻”。該委員會同日發布了“第一號命令”:各級政權機關和管理機關必須無條件實施緊急狀態;立即改組不按蘇聯憲法和蘇聯法律行事的政權機關;停止阻礙局勢正常化的政黨、社會團體的活動等等。此時正在黑海海濱克裏米亞半島休養的戈爾巴喬夫被軟禁在別墅裏,他同莫斯科的聯係完全中斷。
“8·19”事件發生後,代理總統亞納耶夫發布了在莫斯科市實施緊急狀態的命令,坦克和軍隊出現在莫斯科街頭。時任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葉利欽沒有聽命於緊急委員會的命令,他跳到議會大廈前的坦克上發表演講,指責緊急狀態委員會要恢複蘇聯的政治鐵幕統治,並號召群眾進行總罷工。緊急狀態委員會未能果斷肅清議會大廈的反對派。在葉利欽的鼓動下,情況發生逆轉。20日晚,議會大廈前已聚集了數萬示威群眾。有些人構築了堡壘,要誓死保衛議會。21日下午,蘇聯國防部命令軍隊撤回駐地,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領導人放棄了行動。
21日晚8點,戈爾巴喬夫發表聲明,強調他已完全控製了局勢。22日淩晨,他乘飛機返回莫斯科。22日上午,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宣布,蘇聯前副總統亞納耶夫等已於22日淩晨被拘留。
以維護蘇聯原有的聯盟體製為目標的“8·19”事件失敗後,蘇聯解體的形勢已無法逆轉。
24日,葉利欽宣布俄羅斯聯邦承認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獨立。同一天,《真理報》“暫停”出版。12月1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布獨立。
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同時宣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存在”。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個獨立國家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舉行首腦會議,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1922年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不複存在。
25日19時25分,戈爾巴喬夫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職。19時32分,克裏姆林宮屋頂旗杆上,那麵為幾代蘇聯人熟睹的鐮刀錘子旗開始徐徐落下。19時45分,一麵三色的俄羅斯聯邦國旗升上了克裏姆林官上空。此時此刻,廣場上的人們意識到,克裏姆林官已成為俄羅斯的總統府,一個昔日的超級大國——蘇聯已經成為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