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AIDs)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cquiredImm1ineDeficiencySyndrome,縮寫為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縮寫為HIV)引起的一種嚴重傳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後,嚴重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極速下降而感染多種疾病,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腸炎、肺炎及腦炎等,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最終因長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體液和器官組織內,感染者的血、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傷口滲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淚水、唾液、汗液、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滲出液的情況下含此種病毒很少,沒有傳染性。
艾滋病發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傳人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市疾病控製中心首次介紹了他們發現的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1982年,此病正式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
艾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有三條:
1.性接觸傳播。包括同性及異性之間的性接觸。肛交、口交有著更大的傳染危險。與HIIV性傳播有關的高危人群為:男性同性戀者、妓女、嫖娼者、雙性戀者、性亂者。美國調查發現,同性戀者的HIV感染率高達20%~30%,西方國家70%的HIV感染者為男性同性戀者。在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80%以上HIV感染因異性性接觸所致,女患者中81%為妓女。這些國家中,異性性活動是HIV的主要傳播方式。
2.血液傳播。包括.輸入汙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製品;靜脈藥癮者共用受HIV汙染的、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器注射器和針頭消毒不徹底或不消毒,特別是兒童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危險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術器械、針刺治療用針消毒不嚴密或不消毒;理發、美容、紋身等的刀具、針具,浴室的修腳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臉刀、剃須刀或共用牙刷;輸用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的血或血液製品,以及類似情況下的骨髓移植和器官移值等。
3.母嬰傳播。也稱圍產期傳播,即感染了HIV的母親在產前、分娩過程中及產後不久將HIV傳染給胎兒或嬰兒,可通過胎盤,或分娩時通過產道,也可通過哺乳傳染。
艾滋病的傳播非常迅速,自1981年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發現第一例艾滋病至今,全球感染艾滋病的人數已超過6000萬。因患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數達2500萬之多,艾滋病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最大殺手,已成為當今世界最為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每年的12月1日為國際艾滋病日,以引起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的重視。
由於至今還沒有治療艾滋病的特效藥,也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一旦發病,病人一般都會在不長的時間內死亡。所以目前艾滋病還是一種病死率高達100%的極為嚴重的傳染病。
雖然人類還沒有找到一種可以治療艾滋病的方法,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預防它: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進行安全的性行為,每次發生性行為時都正確使用避孕套;及時、規範的治療性病;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進行穿破皮膚的行為時保證用具經過嚴格的消毒;戒斷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避免母嬰傳播。
艾滋病是世界性瘟疫,它威脅著整個人類社會,任何地方都沒有人能逃避艾滋病的追蹤,無論在大城市的豪宅,還是在鄉間隱居之所。因此,被稱為“當代瘟疫”和“超級癌症”的艾滋病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自從發現艾滋病的那一天起,人類就開始與艾滋病展開了不屈的抗爭。為避免這一世紀瘟疫給世界造成更大的創傷,人類應該以最快的速度采取切實行動,在公眾中大力普及預防艾滋病的常識,加強對艾滋病的防治,最大限度地減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