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心腦疏通膠囊
該藥為蒺藜草的提取品。
該藥具有解鬱止痛、活血通痹之功能。(有降血壓、降血脂和抑製血小板聚集作用)。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所致的肢癱失語,冠心病所致的心絞痛有良好的療效。
10.清眩治癱丸
清眩治癱丸由天麻、沉香、安息香、人參、牛黃、珍珠等中藥組成。製劑為每粒9g蜜丸。該藥具有平肝息風降壓、清熱豁痰化瘀,清眩治癱開竅之功,臨床用於腦血管性偏癱,眩暈不止,頭昏脹痛、項強緊、胸中悶熱、血壓升高、痰涎壅盛、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等。並常用於治療腦血管性偏癱,(出血性及阻塞性偏癱後遺症合並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而以眩暈為主者療效較為顯著。
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三)偏癱恢複期後遺症期中成藥選擇
1.中風片
該藥由牛膝、丹參、鉤藤、地龍、鬱金、天南星(製)、禹白附(製)、當歸、全蠍、蜈蚣、青礞石、白礬、黃芩、紅花、石菖蒲、甘草、冰片、薄荷、牛黃組成。製劑為0.4g片劑。
該藥具有平肝降逆、熄風化痰。用於治療高血壓、腦血管性偏癱、不語、口眼歪斜。
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孕婦忌服。
2.消栓通衝劑
該藥由黃芪、當歸、生地、赤芍、川芎、丹參、桃仁、紅花、三七、懷牛膝、枳殼(炒)、地龍、冰片等組成。製劑為衝劑,每包6g。
該藥具有益氣活血,祛瘀通絡之功能。適用於腦血管性偏癱、語言不清、行走不利、肌肉麻木疼痛、舌苔薄白、脈沉、細澀,特別適用於腦血管阻塞性偏癱所致的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亦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關節周圍纖維組織炎等。
口服。成人每次6g,每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下。注意忌氣惱、寒涼及辛燥油膩飲食,孕婦忌用。
3.麝香抗栓膠囊
該藥由麝香、羚羊角、三七、天麻、全蠍、忍冬藤、水蛭等組成。製劑為每粒0.25g硬膠囊劑。
該藥具有活血通絡之功能。主治腦血管阻塞性偏癱,言語不清,手足麻痹、頭痛目眩。尤其對腦血栓性偏癱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溫開水送下。孕婦忌服用。
4.消栓通絡片
該藥由三七、黃芪、冰片、川芎、丹參、澤瀉、槐米、桔梗、鬱金、木香、山楂組成。製為片劑。
該藥具有活血化瘀,消栓活絡、化痰宣竅之功能。用於腦血管性偏癱恢複期與後遺症期的治療。對腦動脈硬化,腦血栓性偏癱、肢體麻木、疼痛、口眼歪斜、精神呆滯、舌體發硬、言語不利、手足發涼及高脂血症有明顯療效。
口服。每日3次,每次8片。注意:純虛症慎用。孕婦忌服。
5.中風回春片
該藥由當歸、丹參、白花蛇、蜈蚣、地龍、紅花、忍冬藤、全蠍、僵蠶、雞血藤組成,製劑為0.3g的片劑。
該藥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絡之功能。用於治療腦血管性偏癱,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體麻木。
口服。每日3次,每日4~6片。每1個月為1療程,需連服3~6個療程。
6.活絡丸
活絡丸由蘄蛇、天麻、威靈仙、虎骨、全蠍、當歸、麝香、牛黃等組成。製劑為每粒重3g的蜜丸。
該藥具有祛外風熄內風、除溫蠲痹,強筋健骨、活血止痛、開竅定驚之功能。用於腦血管性偏癱。如:由於風、寒、溫、痰、瘀 血阻痹經絡、損傷關節、筋脈所致肢體、關節、肌肉頑麻疼痛、筋脈拘急、活動失靈、脈象沉弦緊之證。常用於腦血管性偏癱的恢複期、後遺症期的治療及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舌強言蹇者均有效。
口服。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成人每次1丸,每日2次。兒童服用成人的1/3到1/2,每日2次。孕婦忌服。
7.人參再造丸
人參再造丸由烏蛇、肉桂、穿山甲、當歸、牛黃、丁香、血竭等組成。製劑為蜜丸。
該藥具有益氣補虛,祛風化痰、補血養肝、活血通絡之功。用於治療腦血管阻塞性偏癱、口眼歪斜、痹阻疼痛、手足麻木、肢體拘攣等症。
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8.華佗再造丸
華佗再造丸由當歸、川芎、白芍、紅花、五味子、馬錢子、南星、冰片等組成。製成小蜜丸。
該藥具有行氣化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效。用於腦血管性偏癱恢複期後遺症期的治療,對拘攣麻木,口眼歪斜、言語不清有效。對腦血管阻塞性偏癱的頭暈、手足麻木、口眼歪斜、頭痛眩暈、目花耳鳴、心悸胸悶等較為適用。
口服。每次8g,每日2~3次。連服10天停藥1天;30天為1療程,可連服3個療程,或遵醫囑服用。勿食各種肉類及生冷,孕婦忌服。
9.天麻丸
天麻丸由天麻、羌活、獨活、萆、附子、地黃、玄參、當歸、杜仲、牛膝組成,製劑為每粒重9g蜜丸。
該藥具有養血祛風、活血通絡、舒筋止痛之功。多用於肝腎不足、頭昏頭痛、手足筋脈攣痛,四肢麻木、腰腿疼痛,步履艱難及腦血管性偏癱後遺症等症。
口服。成人每次1丸,每日2次,孕婦忌服用。
10.散風活絡丸
散風活絡丸由烏梢蛇、蜈蚣、地龍、膽南星、牛黃、冰片、防風、威靈仙、骨碎補、海風藤、細辛、麻黃、桂枝、白附子、草烏、紅花、當歸、川芎、乳香、桃仁、赤芍、熟地黃、熟大黃、黃芩、木香、黨參、白術、草豆蔻、菖蒲、香附、牛膝、赭石、茯苓組成。製劑為每粒6g蜜丸。
該藥具有溫經通絡,搜風除濕,養血益氣、祛痰逐瘀之功。常用於治療腦血管性偏癱、口眼歪斜、語言不利、手足麻木、筋脈拘攣,肢體關節腫脹疼痛,麻木、伸屈不利等症。凡屬素體虛弱、感受外邪、阻塞經絡者均可用之。臨床常用於急性麵神經炎,腦血管性偏癱後遺症,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關節炎等病症。
口服。每次服1~2丸,每日3次,孕婦忌服用。
11.消栓再造丸
消栓再造丸由丹參、三七、血竭、安息香、川芎、蘇合香、人參、沉香、天麻、金錢白花蛇、當歸、鬱金組成。製劑為大蜜丸。
該藥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補氣養血、消血栓、降血脂之功。主要用於腦血栓性偏癱、口眼歪斜、言語障礙的恢複期與後遺症期。
口服1次2丸,每日2次,溫開水或溫黃酒送服。
12.腦安膠囊
腦安膠囊由川芎、當歸、紅花、人參等組成。為膠囊製劑。
該藥具有活血化瘀、益氣通絡,用於腦血栓性偏癱恢複期,亦可用於腦血管性偏癱急性期、口眼歪斜、偏身麻木、口角流涎、亦可用於治療血管性頭痛,有預防腦血管性偏癱的作用。
飯後及睡前口服。用於腦中風防治,每次2粒、每日3次。用於血管性頭痛,每日2~3次,每次1粒。有出血傾向者、血液病者、孕婦及腦出血急性期禁用或慎用。
13.腦得生丸
腦得生丸由川芎、三七、紅花、葛根、山楂組成,製劑為每粒重9g的大蜜丸。
該藥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醒腦開竅之功。常用於腦血管性偏癱、肢體麻木、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言語不利、頭暈頭痛。亦可用於腦動脈硬化。同時對腦血管性偏癱後遺症的治療有一定療效。
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虛體及孕婦忌服用。
14.消栓通絡膠囊
消栓通絡膠囊由丹參、三七、澤瀉等11味中草藥組成。製成每粒重0.37g膠囊製劑。
該藥具有顯著抗凝、降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功能。有活血化瘀、溫經通絡之功,治療腦血管阻塞性偏癱以及所致的舌質發硬、言語遲澀、語言不清、活動疼痛。
口服該藥每次6粒,每日3次。無毒副作用。
三、偏癱的頭針治療
偏癱的頭針治療,是筆者數十年來應用最多、療效最好的治療方法之一。(即焦氏頭針體係)
(一)定位取穴與適應證
1.前、後正中線和眉枕線的部位
前、後正中線:位於兩眉之間與枕外粗隆頂點下緣的連線。
眉枕線:位於眉中點上緣與枕外粗隆尖端頭側麵的連線。
2.運動區定位與適應證
(1)定位:上點位於前、後正中線中點後0.5cm,下點位於眉枕線和鬢角發際前緣相交處。上下兩點的連線即為運動區。鬢角不明顯者可從顴弓中點向上引垂直線,此線與眉枕交叉處向前移0.5cm則為運動區下點。
(2)適應證:將運動區劃分為5等份,其適應證是:①運動區上1/5治療對側下側癱瘓;②運動區中2/5治療對側軀幹與上肢癱瘓;③運動區下2/5治療對側中樞性麵癱,運動性失語、流涎、語言障礙(即言語1區)。
3.感覺區定位與適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