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設計的規律包括:對稱、均衡、對比、調和、比例、誇張、節奏、韻律、秩序等形式特征。
(一)對稱與均衡
到目前為止,由於對稱造型具有嚴肅、大方、穩定、理性的設計特點,所以,對稱仍然是箱包造型中使用最為廣泛的造型形式。
1.對稱
箱包的對稱造型最重要的體現是在包體的外形塑造上,其次是包麵裝飾結構和包蓋形狀的對稱。在實際設計中,常用的對稱形式有左右對稱、局部對稱、軸對稱、前後對稱等,其中尤以左右對稱形式最為多見。對稱形式雖然在視覺上顯得有些缺少變化,但由於它常常是陪伴在有自由曲線狀態的人體身邊,通過與人體的對比反而襯托出一種特別的端莊大方感。
2.均衡
均衡指通過調整形狀、空間和體積大小等取得整體視覺上量感的平衡。對稱與均衡是從形和量方麵給人平衡的視覺感受。對稱是形、量相同的組合,統一性較強,具有端莊、嚴肅、平穩、安靜的感覺,不足之處是缺少變化。而均衡是對稱的變化形式,是一種打破對稱的平衡。這種變化或突破,要根據力的重心,將形與量加以重新調配,在保持平衡的基礎上,求得局部變化。
在箱包的造型設計中,均衡也是一種常用的設計手法,均衡而不對稱的設計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時尚效果。
(二)對比與和諧
造型對比能有效地增強對視覺的刺激效果,給人以醒目、肯定、強烈的視覺印象。打破單調的統一格局,求得多樣變化。
箱包造型中的差異對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平麵結構分割的疏密粗細,裝飾構件的聚散順逆和大小多少,麵料色彩配置的明暗、柔和程度以及整體外形長短寬窄、轉折與邊緣線的剛柔曲直開合形式等。
(三)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是一種形式美感和情感體驗的重要表現方麵,它存在於形式的多樣變化之中,也存在於和諧統一之中。
1.節奏
節奏是一定的運動式樣在短暫的時間間隔裏周期性地交替地重複出現。包袋扇麵上線型的反複設計,紋樣和色彩的重複出現,包麵局部色彩與緝線、搭扣、花結、拉鏈、標簽等配飾色彩的反複使用,都是節奏在箱包中的應用。當包麵由兩種以上不同麵料構成時,不同麵料間的反複以及包麵與裏層材料的反複也會形成節奏感。
另外,從節奏的組成秩序上看,箱包造型設計中的節奏有三種類型:一是漸變型節奏,表現在設計元素呈遞增或遞減、漸強或漸弱的逐漸變化的延續過程中,富於空間感和運動感;二是規則節奏,設計元素呈規則的運動和刻板的重複,一成不變地從頭至尾的循環反複,有著嚴格的延續運行秩序,主觀性強;三是非規律節奏,設計元素是一種非規則的、既重複而又不雷同的節奏。
2.韻律
造型藝術中諸矛盾因素的變化統一便產生一種節奏的和諧即韻律。美醜依附於事物的模仿,也決定於材料相互間構成的形式關係。形式關係的美醜又在於形式節奏的對比是否和諧,是否能產生韻律。
3.節奏和韻律的關係
(1)共性節奏和韻律都是一種形式審美感覺,是從客觀事物的結構和關係中提煉出來的普遍抽象形式。
(2)差異性節奏是事物矛盾延續變化秩序的一般形態和基本形態,韻律是事物矛盾延續變化秩序的特殊形態和高級複雜形態。
節奏是一般的簡單變化秩序,韻律是特殊的複雜變化秩序。一個複雜節奏總是由多個簡單節奏組合而成,從而形成具有音樂性韻律的美感節奏。節奏是韻律產生的根源和基礎,韻律是節奏變化的產物結果。
(四)比例與誇張
箱包形態結構的變化,多注重形體的結構,以麵造型,用邊緣線表現結構。
從藝術審美學和造型藝術形式而言,誇張變形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基於形體結構的誇張變形;二是基於審美情感的誇張變形;三是基於幾何形態的誇張變形。箱包的誇張變化圍繞著這三種形式進行變化,變化的目的為豐富箱包的造型藝術美感、生動趣味性和視覺美感。
1.誇張
誇張是一種最為強烈的變形形式。造型上的誇張,要鮮明有力地突出箱包外形的造型特征。誇張與變形一要不失箱包的基本功能特征;二要形跡化落實在形狀上。
2.比例
比例是指箱包的整體造型與局部造型以及局部與局部造型之間的數比關係。在造型設計中如果不能掌握合適的比例關係,就會產生不平衡的無序形狀和怪異畸形。比例適合是指箱包造型的部分與部分造型、部分與整體造型之間合乎和諧的數理組合關係,這種合適的比例關係會使人產生和諧的視覺秩序感。
三、箱包造型的心理與表現技術
箱包造型設計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表現程度是不一樣的,在不同外觀造型中,其實用性和審美性的側重麵是有差別的。在某些箱包產品的設計中,實用性是占主導地位的,審美性是占第二位的,如日常生活用包、公文包等;在一些特定場合與高級禮服相搭配的手包裝飾設計中,其審美性是占第一位的,實用性則是居第二位的。如果過分地追求其個人風格和藝術品位,使箱包的造型顯得不倫不類會導致設計的失敗。
(一)形狀對視覺心理的影響
形狀是箱包最為基礎的設計形式。而物體的形狀都是通過形狀的組成要素來產生變化的,因此,設計師要把握形狀對人心理的影響來賦予更為適合的產品形狀設計。
1.平直與傾斜的形狀
垂直與平行的造型易產生平衡、靜止的感覺,賦予產品穩定、莊重、挺拔的性格。而造型為斜和傾斜的物形可構成強烈的運動感。因此,在造型中有意創造的不規則位置可引起強烈的心理動感。
2.圓形和弧線的形狀
帶有圓形和弧線造型的箱包,由於曲線的變化強度使人產生一定的視覺舒適感。自由曲線以其活潑流暢的造型能增強視覺運動的快感,波浪線比曲線更為動人,它是一種富於節奏感的造型,有強烈的運動張力感。
單從直線與弧線上的對比,就可產生許多的視覺變化和設計組合。
(二)視覺平衡整體性和綜合性
視覺平衡是一種人體對物象感受的綜合性結論,通過對物象的表象進行觀察最終得出結論。視覺的平衡表現在:形狀的大小、粗細、聚散、疏密;色彩的明暗、冷暖、濃淡、黑白;空間的虛實、開合、遠近、立臥;方向的正斜、內外、上下、左右等各種因素,一起參與綜合平衡。
從藝術原理上講,造型藝術的平衡法則是根據被表現物體在空間所占的地位及物體的各種不同的特性,在造型上求得不同分量的形體、色彩、結構等造型諸因素在視覺上的平衡統一。
對於視覺的平衡與否,針對人眼的視覺生理和視覺習慣,可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給予考察和設計:
(1)在箱包設計中,平衡可以分成兩大類型:一類為對稱式平衡,另一類為變化式平衡。對稱式平衡的特點是規則均等,安靜穩定,張力含蓄。它是平衡法則中一種完美的特殊形態,對稱式平衡簡稱對稱。對稱式平衡法則是將兩個以上相同、相似的事物加以對偶性的排列,主觀性較強,變化少,單調呆板。對稱式平衡分為中軸對稱和輻射對稱兩種類型。中軸對稱又稱軸對稱和鏡麵對稱,以一直線為中軸線,在這中軸線的兩邊組織成嚴格的對偶性等同形象,如同鏡麵反映。輻射對稱又稱旋轉對稱,它以中心線或者中心點為軸線或軸心,向周圍呈均勻的放射形等同分布。
變化式平衡是平衡的一般形態,特點是中軸線兩側或軸心點周圍的形體不必等同,但心理張力要相當,它比對稱富於變化,比較自由,也可以說是對稱的變體。變化式平衡可分為形狀均衡、色彩均衡、動勢均衡、物性均衡、比例均衡等五類。
①形狀均衡:將兩種以上事物形狀的差異因素加以比較對照。
②色彩均衡:其表現與形狀是分不開的,而色彩本身的空間麵積、冷暖色相、明暗亮度、灰鮮純度、深淺濃淡等差異因素具有獨立的對比性質。在對比中見和諧,多樣中見統一。
③動勢均衡:動勢就是表現物體運動態勢之走向。動勢能增加重力,造型藝術的“取勢”就是運用“動勢重力”來調節作品的重力平衡。一件不平衡的構圖,看上去是偶然而短暫的,它的組成成分,顯示出一種極力想改變自己所處的位置或形狀以便達到一種更加適合於整體結構狀態的趨勢。適宜表現突出個性化的造型設計。
(2)在空間位置的設計上,處於物體下部的形狀要比上部的形狀安排得大一些,重一些,才能避免頭重腳輕的缺陷,以保持上下部分設計量的視覺平衡。
(3)人們的視覺習慣一般是從左向右依次掃描,最後,容易將目光落在右下的最後位置上,所以位於右側的造型感覺比左邊的要清楚些,出現在右側的形狀總是顯得鮮明而突出,而鮮明突出的形狀總是感覺分量重些。同理,有些同樣大小的形狀放置在產品的右邊比放置在左邊位置的感覺要重一些。
四、造型創意的要素與方法
設計師要用視覺去感知流行中的普遍性,通過大腦的積累、整理、分析,總結歸納其共性規律特征。正在流行之中的事物極具普遍性,流行元素相似的造型反複出現會引起視覺疲勞和心理麻木,最終導致其心理無視狀態。設計師要適時地把握時機,從中提煉、挖掘能夠調動人們視覺心理活躍的特殊流行元素,創造新的造型形式。
(一)平麵造型要素
平麵造型就是二維空間造型,點、線、麵、體是構成平麵形狀的四要素。
1.點
點的變化有疏密、聚散、小巧與粗重等,不同點的排列和變化,有輕鬆與緊張、運動與安靜、輕盈與沉重的感覺變化。箱包設計中的點代表一個局部,或一個裝飾點,往往能起到突出或引導視線的作用。包袋設計,包蓋的點是三點一組的組合點,點的組合排列要比單獨排列的點更具力度感,有時,可以將一組點的形狀忽略而看做是一個大點。花可以看成是一個大點,具有非常好的視覺敏感性,因此,點越大越容易形成視覺中心。而背景的小點,雖然數量非常多,排列很有秩序性,但點的性格卻有一定的弱化。
2.線
點的運動軌跡是線,點移動軌跡的方向決定最終形成的是直線還是曲線。如果點在變化方向的移動中持續保持短暫的定向距離則為折線,由相反的長度對等的起伏曲線組成的線為波狀線。自由曲線如心形、月亮形、太極形等曲線、弧線構成的形狀,既簡單又複雜,既自由又規則。在箱包的造型設計中,不同的線條能引起不同的情感聯想。垂直挺拔的線條產生剛毅、尊嚴感和升騰或下垂的力度感,水平線產生平靜、安寧、廣闊、舒展的感覺;斜線動亂、危急、驚險、不安,幾何折線堅硬、緊張、殘酷、痛苦,而自由曲線活潑、輕柔、飄逸、流暢。
箱包設計中的廓形變化、結構分割、空間分離以及虛實表現等都離不開線的巧妙運用。值得一提的是,在箱包造型設計中,還有一種線屬於立體線的範疇,此線條遊離於包體的外部,但又與包體通過一定的部件形成連接,使線更加靈活而多變。
3.麵
相對於點和線而言,麵的體量感要強很多。原有的、單獨的麵和多個麵之間可通過分割與合成的形式來構成新的形態麵。在箱包的設計中,可通過麵的分割與合成來形成新的視覺效果。箱包造型的特征是箱包外部形狀給人的視覺印象的反映。幾何上麵的形狀意義可以在箱包設計中得以充分的體現。如方形麵給人以方正、堅實、平靜、威嚴之感;正三角形麵有穩定堅實感;倒三角形危機變化感十分強烈;而多角形則有放射、不安之緊張感;圓形具有運動、飽滿、完整、充實的感覺。在箱包的設計上,可依照麵的上述意義來進行設計,但不能完全絕對化。
(1)平麵的分割設計二維平麵的麵的設計無非是麵的分割和構成,其中又分為:麵的直線和曲線分割的不同,相等麵與不等麵的分割等變化。對等麵的直線分割呈對稱狀,有統一感;不等同麵的直線分割有大麵擠壓小麵的排斥感;曲線分割的麵呈凹凸自由形,互推互讓,有一種對抗交流的熱烈氛圍。
(2)平麵的構成設計在平麵的構成中,平麵的大小和位置的不同,最終的外觀變化也非常大。平麵的麵積大時,呈現闊大充實的視覺特點;平麵的麵積小時,呈現孤零、冷清的感覺。構成的平麵零碎散亂而不規則時,可能會產生混亂不安和暈眩感,構成的麵規則、整齊、秩序時,產生平靜、和諧、安定感。因此,箱包的平麵構成情況一定要根據箱包的風格來把握。
4.箱包的平麵變化設計
箱包的平麵變化設計是指對箱包某一體麵中存在的形狀進行的設計,從而實現箱包造型款式的豐富變化特征。箱包的平麵變化設計手法多種多樣,其中下麵的設計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外貼袋造型設計有關這種設計變化手法,在前麵章節有一些論述,這裏不再贅述。不管是平貼外袋還是立體貼袋都能為單調的箱包造型外觀添加豐富的變化,而且這種平麵變化手法也是箱包款式變化的重要方麵。
(2)平麵裝飾的變化設計在箱包設計中,我們可以通過抽紗、絲網印刷、手繪、蠟染、紮染、拚接等手段來美化箱包的表麵。這些手法隸屬箱包裝飾設計的範疇。如用抽紗工藝進行美化裝飾,可以使箱包麵料呈現新的外觀效果,提升箱包的藝術附加值,使其具有高雅、秀麗、精美、華貴的藝術品位。彩印、手繪、蠟染和紮染都是在箱包材料上賦予花色圖案的方法,能夠通過圖案獨特的藝術語言增加箱包的藝術品位。
拚接和緝線的方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裝飾方法,使用的縫線可粗可細,可素可彩,可用單線也可用雙線,既可依結構緝線,也可在包體上自由緝線,均能獲得理想的裝飾效果。
5.箱包的半立體造型設計
在箱包設計中一些在箱包表麵形成一定立體效果的裝飾手法可以認為是半立體造型方法。包括:折疊與褶皺、壓印與熨燙、鉚釘、荷葉邊與流蘇、穿編和縫綴等。
(1)折疊與褶皺包袋運用的是折疊褶皺的手法,在包麵上進行變化,由於是在前後扇麵拚接縫中捏的褶皺,具有一定的立體效果;同樣也是應用折疊的方式,但其折疊與分割配合使用,使折疊產生了不同的表麵效果。
(2)壓印與熨燙壓印與熨燙主要是在包麵形成一些凹凸的圖案肌理,運用設計好的花板,通過熱和壓力來完成的塑造過程。
(3)鉚釘鉚釘是現今非常流行的裝飾手法,通過鉚釘的設計變化,可以在包麵上形成各式各樣的圖形和紋理,配合產品風格的設計變化。
(4)流蘇流蘇的平麵裝飾更具有特點,根據流蘇的位置,其裝飾風格變化非常大,邊緣流蘇的設計主要裝飾包體的邊緣,是邊緣富於變化,並有擴大某一平麵的意味。扇麵上的流蘇設計,流蘇蓋住包體的扇麵,使包體神秘而多變。尤其是隨走動和風吹,流蘇還會產生一定的流動,更是具有動態美感。當然,局部裝飾的流蘇也具備非常強烈的裝飾美感。
(二)立體造型要素
利用實際的物質材料,製作出具有實在體積與空間的藝術形象,這就是所謂三維空間造型。運用體積創造體積,運用三維創造三維,它是一種可以觸摸感覺的空間藝術。箱包是容器一樣內空的三維空間,此中二維平麵、三維實體、虛空兼而有之。基本造型語言是空間語言:麵、體形、體量、空間、裝飾物。
1.箱包由平麵到立體的形成要素
(1)開關方式對於包體來講,開關方式是形成立體空間非常重要的結構之一,也是包體最為顯眼的部位。沒有開關方式就無法形成包袋的使用功能。常用的開關方式有:架子口式、帶蓋式、拉鏈式、敞口與半敞口式等四種。這四種不同的開關方式不但在款式風格上不同,而且在應用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架子口式是一種女包常用的開關方式,由於其結構、尺寸、斷麵形狀、固定方式和封口裝置的不同,使架子口包變得複雜豐富。
帶蓋式開關方式非常常見,包蓋與包體的配合有從扇麵直接引出的,也有單獨設計下料縫合而成的,固定包蓋與包體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各式蓋鎖、磁扣,另外還有各種形式的釺袢等。設計帶蓋包時確定比例是十分重要的,包蓋必須保證包袋能充分的開關而不影響包體的容積,而且在裝滿物品時也能開關自如。包蓋不但是包體的實用結構,也是包袋的裝飾結構,包蓋的長短及口沿處形狀的變化,可以賦予包體不同的款式風格。
拉鏈式開關方式在包袋的設計中應用也十分廣泛,不論是男包還是女包都非常適用,容易形成簡潔大方的風格。拉鏈以其自由簡便靈活實用的特點使其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拉鏈作為封口裝置時,可以直接固定在包體前後扇麵的上端,拉鏈的兩端可以做成全封閉式,也可以做成半封閉式,從而形成固定和可調的儲物容積。另外,也可以借助拉鏈條固定,這樣,在包體的上端形成一定的寬度,具有增加包體容積的優點。
敞口與半敞口開關方式主要是用在購物包、休閑包等產品設計中,半敞口包封口裝置有舌式和繩式等,應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實用,但缺少一定的封閉性。
(2)部件造型與材料的選擇在箱包的立體結構中,部件情況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包體組成容器結構的基礎,也是包體結構進一步細分的基礎。
依據包體部件組成的不同,包體的結構可細分為六類,它們分別是:
①由前後扇麵和牆子組成的結構;
②由扇麵和兩個堵頭組成的結構;
③由前後扇麵、包底和兩個堵頭組成的結構;
④由前後扇麵和包底組成的結構;
⑤由整塊大扇麵組成的結構;
⑥由前後扇麵和堵頭組成的結構。
這六類由不同的部件組成,不同的部件在包體中的作用和角色不同,包體的風格也不同。對於包體而言,不管其組成部件有何不同,包體都由前後扇麵、側部、底部和上部組成,隻不過有的部分由部件單獨組成,有的部分由其他的部件延伸而成,而有些部分的部件因設計的需要省略(如敞口包的上部)罷了。如包底可由前後扇麵延伸構成;包體的側部和上部、下部可由整體部件構成,也可單獨構成。
(3)工藝製作方法的確定部件與部件之間的結合方式是反映包袋整體設計的極為關鍵的表現方法,也是連接從結構製圖到生產樣板製作的橋梁,隻有合理地確定部件的縫製工藝才能保證整包製作的完善。
具體的工藝內容可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分析和確定:①連接方式;②接縫種類;③縫製方法與邊緣的修飾。從整體上看,在現今包體部件的固定方式上,主要有透針縫合、膠粘、焊接、撩縫等四種方式,其中以透針縫合方式最為常用,撩縫主要應用於局部做裝飾所用,而焊接方法應用的很少。最常用的連接固定材料是縫製用線,縫製線的質量和特性對包體的使用影響非常大,保留在包體表麵的縫線很可能由於磨損而斷裂,影響包裝的使用壽命。與此同時,這些麵線也對包體的外觀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應根據具體情況來選用。
不論是何種連接方式,部件間的接縫種類都有以下幾種,即對針縫、反接縫、搭接縫、撩縫、對針縫加牙子皮等五種方式,這五種方式應用在不同的縫製方法中有不同的效果。在包體部件的縫製過程中,從大類上講隻有正麵縫製和反麵縫製兩種方法,而在每一種方法中又有一些細分。
在反麵縫製方法中,縫縫即有毛邊和光邊的不同,光邊是通過一次接縫,然後翻轉再縫製而成,這種縫製方法費事費力,多用在精工製作中;縫製留有毛邊時,兩部件之間既有無牙條形式也有鑲牙條形式,一般而言,鑲牙條有助於加固縫邊的造型,毛邊既可毫無修飾也可用滾條包住以保護縫線。
在正麵縫製方法中由縫製帶來的不同則更多,大致上分為折邊和毛邊的不同,而在折邊方法中又有單側外折邊、單側內折邊、雙側折邊的不同。而毛邊的邊緣修飾方法則使包袋各具特色,一般有本色邊、滾邊、染色邊、鑲牙子邊以及撩縫的不同。
上述各個方麵就是實現箱包從平麵到立體轉化的關鍵要素。
2.立體裝飾手法
箱包的立體裝飾手法更是多種多樣,富於變化。例如,編結、支撐、鑲嵌、懸綴飾物等手法都是非常好的立體裝飾手法。
(1)編結編結是將麵料裁成條帶狀或片狀進行編織、結穗或塑型。既可以應用在箱包的局部裝飾上,如編織包帶、包麵邊緣的流蘇,包口處的花結等。也可以應用在整個包體上,如編織形成整個包的部件,效果強烈而又整齊,具有一種精致又休閑的美感。
(2)抽繩平麵形向立體形的轉化設計還可以通過肌理塑型來表現。例如平麵軟材料,通過定點抽拉線帶,即可束成立體造型的包袋形式,如果抽繩包裹在麵料的內部,抽緊以後,也會形成漂亮的褶皺,使包口像一朵盛開的花一樣。如果用帶花型圖案的紗巾作為抽繩,紗巾隨著穿編的進出在包口形成配色與褶皺相間,且在包上口前端還可以係個漂亮的蝴蝶結,同樣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
(3)荷葉邊荷葉邊的裝飾效果非常明顯而突出,荷葉邊設計像展開的翅膀呈欲飛狀,邊緣突出在包袋平麵之上,具有非常好的立體感;包袋設計則有所不同,該設計的荷葉邊蓋滿包袋的前扇麵,但沒有向外伸展,隻是鋪滿在包袋的平麵上,同樣具有非常好的裝飾性。
裝飾手段與箱包的有機結合,進一步豐富了箱包的造型語言和表現手法,這些裝飾工藝極為細膩、精致、在箱包的造型中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注目作用。因此,可以利用裝飾工藝來突出裝飾工藝與箱包造型特征、使用功能的統一協調關係,否則,就會失去箱包造型與裝飾工藝之間的內在聯係。
(三)係列設計
一般的係列箱包設計數量在3~10款。係列款式在人們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應上所形成的審美震撼力,是單款式所無法比擬的。運用造型要素的係列設計,在箱包的造型設計上,對於款式、色彩、麵料三種要素進行多種形式、多種角度的藝術處理,使其形成了多種的係列箱包設計。
箱包係列設計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要素方麵:
1.款式要素
款式結構中的長短、鬆緊、大小、疏密、正反等是係列箱包設計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這些要素與設計的形式法則相結合,便會產生造型各異的係列風格。
2.色彩要素
運用色彩的純度、明度、冷暖、層次、呼應、穿插等表現手法,使係列箱包的色彩配置既整體統一,又富於變化。在限定的幾種顏色中,選擇其中一種或兩種主體顏色,在箱包的適當位置進行穿插搭配,還可以在對應的部位進行色彩的陰陽置換。
3.麵料要素
利用麵料質感的對比或組合效應進行係列箱包設計,常常是以一種麵料為主,可使其與同質感的素色麵料進行搭配。
4.款式、色彩、麵料的綜合要素
在係列箱包的造型上,我們常常對其款式、色彩、麵料三種要素進行綜合運用和藝術處理。
係列設計是一個三款係列,采用同色彩、同麵料,單一款式變化作為係列變化的主要元素,通過長方形、梯形、方形的造型變化實現係列化,再通過包上口設計和包帶的變化來實現款式的進一步變化。
是一個五款係列設計,是兩種材料的搭配設計。首先,在造型上從方形、梯形、方圓形有變化,其次,在材料的拚配和分割上變化較多,通過包扇麵兩種材料的組合拚接位置的改變到包蓋形狀、麵料拚配都巧妙變化;再次,包袋的開關方式也設計了拉鏈、包蓋等的不同;最後,包袋的背帶雖然都采用細金屬鏈為主體,但包帶中部的設計還是有麵料設計上的變化等。體現了色彩、麵料、款式的綜合變化。
總之,在進行箱包係列設計時,如果箱包的款式相似,可以在色彩配置上設計變化;如果箱包的色調相近,可以通過變換麵料的肌理等來變化;如果箱包的麵料同質,款式或色彩上可以進行相互轉換等。
思考題
1.從箱包造型類型中重點分析兩類的造型特點,並根據特點設計三款。
2.箱包造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試用其中一種方法設計一個係列款式。
3.形式美規律在箱包造型中是如何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