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得道:漢王得鹿 (11)(1 / 3)

當年他在鹹陽服役,曾慕歎嬴政為帝的丈夫氣度,後來自己做了皇帝,儒生叔孫通要為他製定一套君臣朝會的禮儀,他發問說:“該不會很煩難吧?”希望根據他自己能做到的程度,製定得簡便易行。不久他觀看了儀式的演練,感到自己能夠做到,才決定在朝中實施。當他在長樂宮第一次感受了肅穆的典禮,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後,感歎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這不失為一時由衷之言,但也同時表明之前他並未自視尊貴,始終保持著普通人的心態。

劉邦與後宮嬪妃的交往也不乏浪漫成趣之處。前205年魏王豹在彭城之敗後叛漢連楚,劉邦派韓信、曹參等破魏擄豹,將其國變為漢之一郡。魏豹宮中的姬妾宮女多被送到為皇室織造絲帛的織室。魏豹死後,劉邦有次進入織室,見到原為魏豹之妃的薄姬頗有姿色,下詔納入後宮,一年多未曾同房。有一次劉邦與管夫人、趙子兒兩美人坐於河南宮成皋台,兩美人私語竊笑,劉邦問其原因,她們說:當年曾與薄姬有“先貴無相忘”的約定,她們為當時的約定發笑。劉邦聽此,內心慘然傷感,憐惜薄姬,當天即召薄姬同房。薄姬來後告訴他:“昨晚我夢見蒼龍盤臥在我身上。”劉邦說:“這是貴兆,我成全你。”一夜同房,生下男孩,就是代王劉恒。後來漢臣誅滅呂氏後劉恒被擁立為帝,是為漢文帝。據說這位薄姬少年時被納入魏宮後,她的母親到相麵的人那裏為她看相,看相者說薄姬會生下天子。當時楚漢相持於榮陽,天下政局未定,魏豹從漢擊楚,他聽到相者之言,心中竊喜,遂背叛漢軍,謀求獨立,遂有後來的韓信破魏之事。這也不失為一段佳話。隻說劉邦在河南宮攜美為樂,聽到美人竊笑的緣由,竟然動了憐香惜玉的真情和同情弱者的惻隱之心,並有意識地成全了癡心薄姬的夢想。他樂善好施、富於同情的心性通過施恩薄姬被忠實地彰顯出來。

劉邦在後期非常寵幸戚姬,常使其陪伴身邊。有一次禦史大夫周昌利用閑空之時入宮奏事,劉邦正擁抱著戚夫人,周昌見狀,轉身就跑,劉邦趕上周昌,抓住他騎在脖子上問道:“我是怎樣的君主?”周昌仰著頭回答:“陛下是桀紂一樣的君主。”劉邦聽罷笑了,然而更加敬畏周昌。禦史大夫是負責監察和執法,並兼掌重要文書圖籍的官員,周昌又以敢於直言而出名。劉邦的閨房之私被其撞見,他心知不是好事,感情衝動之下,急於想知道周昌對此事及自己本人的評價,於是發生了一場十分滑稽的小劇。聽到了周昌的評價後,大概有感於並認同了他的直率,才有外露本心的發笑。人們從這裏看到的似乎並不是統治萬民的皇帝,倒是一個情趣盎然的老頑童。

劉邦早年為亭長時就有狎侮縣吏,耍笑為樂的事跡。當時縣令家裏來了一位叫呂公的貴客,因避仇舉家從單父(今山東省單縣)遷來,縣上的豪紳官吏們都去送禮祝賀,縣衙主吏蕭何負責收禮,他對來客說:“送禮不滿千錢的,請坐到堂下。”劉邦故意在名帖上寫下:“賀禮一萬錢”,其實沒有一個錢。但他卻引起了呂公的注意,被領到堂上去坐。蕭何說:“劉季(劉邦排行最小)向來喜歡吹牛,很少能做到。”劉邦並不理睬,毫不謙讓地坐了上座,他正是想借機戲侮那些送禮的來客,也果然得逞。呂公後來還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呂雉嫁給劉邦為妻。

劉邦早年在家鄉時常到王老太和武大娘的店裏賒賬飲酒,喝醉了倒頭就睡,是一個喜好醉酒的人。他在豐西水澤中釋放了所押囚徒的那天晚上喝酒較多,與十幾位自願追隨的壯士在澤中小路行走,走在前麵的人發現有大蛇擋道,提議往回走,劉邦帶著酒意說道:“壯士行路,有何畏懼!”趕上前去,拔出劍來,斬大蛇為兩段。又往前走了幾裏路,酒興發作,倒地便睡。他喜歡喝酒,率性而為,在家鄉是出了名的。

前196年秋,劉邦在會?(今安徽省宿縣西南)擊敗了淮南王的反叛之軍,另派他人追殲殘寇,自己順路回到了闊別十五年的家鄉沛縣。他在沛宮置酒設宴,把家鄉的朋友和父老子弟全部請來,縱情痛飲,還在沛縣挑選了一百二十名兒童,教他們唱歌。酒興正濃時,劉邦以手擊樂,自擬歌詞,高聲吟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衣錦還鄉的欣喜,求賢安國的希冀,以及一代帝王的寬廣胸懷凝為一體,被豪放地抒發出來,堪稱絕唱。劉邦讓兒童們跟著相和,他舉步起舞,慷慨傷懷,熱淚流淌,對父兄們說:“遊子悲故鄉。我雖然建都關中,千秋萬歲之後,我的魂魄還會樂而思沛。”他決定世世代代免除沛縣民眾的賦稅勞役。沛縣的男女故友天天開懷暢飲,談論往事,歡笑為樂。十多天後,劉邦準備離去,沛縣父兄執意挽留,劉邦說:“我的隨從眾多,父兄們負擔不起。”堅持離開。沛縣人傾城出動,都到西郊敬獻酒食,劉邦還是留了下來,搭起帳篷,痛飲了三天,方才離去。

劉邦離別前,沛縣父老叩首請求說:“沛縣有幸免除勞役,豐邑卻未免,請陛下哀憐他們。”劉邦說:“豐邑是我生長之地,我絕不會忘記,隻因為豐邑人當年跟著雍齒反叛我投靠魏國。”沛縣父老再三請求,劉邦答應比照沛縣一並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