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柯爾克孜族的重要著作與文獻(1)(1 / 3)

1、《新唐書·黠戛斯傳》

是我國曆史資料中對柯爾克孜族的祖先黠戛斯人記錄最完整的一部文獻。其中對曾經一度稱霸漠北的黠戛斯汗國的地理位置,它的政治、社會、軍事、文化、經濟、貿易、對外關係等等都進行了詳細論述。是研究古代柯爾克孜族的珍貴資料。

2、《闕特勤碑》

1889年雅德林采夫發現於今蒙古國額爾渾河支流闊可辛-額爾渾河穀和碩柴達木地方。改碑現仍在原地。碑文用古代突厥文和漢文刻寫。漢文碑文為唐玄宗禦製的記敘闕特勤生平及功績的親筆銘文,刻於正碑的南麵。漢文銘文下刻:“大唐開元二年歲次壬申七月辛醜朔七日丁未建”。碑分為大碑和小碑,或稱正碑和副碑。正碑東麵40行,背麵13行。古突厥文為黠戛斯毗伽可汗令其外甥也勒哥特勤為其弟闕特勤所撰寫的記功碑銘文以及毗伽可汗親自轉寫的碑銘題記。此碑曾經得到湯姆森、拉德洛夫、塔拉特·鐵金、小野川秀美、羅振玉、岑仲勉、耿世民等國內外學者的解讀和研究。對研究柯爾克孜族古代文字、曆史文化等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3、蘇吉碑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蘭司鐵發現於蒙古蘇吉大阪附近,因而得名。突厥文,共11行。碑主自稱是“黠戛斯之子”,“來到回鶻之地,藥羅葛汗處”。然後誇耀自己富有的家族之狀況。並談到了有摩尼教經師。應為黠夏斯推翻回鶻汗國後不久之某一黠戛斯統治者之墓碑。碑銘全文如下:“我從回鶻之地,為追逐藥羅葛汗而來。我是黠戛斯人之子,我是菲羅·骨咄祿·亞爾汗。我是骨咄祿·莫賀·達幹·於伽的大臣。我的名聲及於日出和日落之方。我是很富有的,我有廚圈十個,我的馬匹無數。我有七個弟弟,三個兒子,三個女兒。我給我的兒子成了家。我把我的女兒不要聘禮地嫁了出去。我給我的摩尼教經師一百個男仆和住房。我看到了我的外甥和孫子。現在我死了。我的兒子在為人方麵,要像我的摩尼教經師那樣,要敬重汗!要努力(做事)!”此碑銘曾得到蘭司鐵、馬洛夫、路易·巴詹、奧爾肯、耿世民等國內外學者的解讀和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為這個碑銘是黠戛斯人推翻回鶻汗國之後不久之後的某一位黠戛斯統治者的墓碑。

4、《布魯特源流》

載於清代椿園《西域聞見錄》卷十一。書中詳述布魯特分布地域及歸附清朝等情況。根據此書的描述,當時的布魯特在伊犁西南邊外,分東西兩部,其遊牧於阿克蘇、烏什西北及伊犁西南者為東布魯特;遊牧於喀什噶爾以北以西及葉爾羌西南者為西布魯特。環繞邊境之地,逐水草而居,與外番安集延、霍罕諸部接壤。文中記載,“布魯特大小頭目,皆由喀什噶爾參讚大臣奏放,給以翎頂二品到七品有差。”並附有名錄。

齊裏克部落布魯特:阿達克,六品頂戴藍翎;庫楚克,六品頂戴;愛散克勒的,六品頂戴藍翎;曲依魯曲依,金頂。

西布查克部落布魯特:庫楚克,五晶頂戴花翎,告休;圖爾底邁莫特,二品頂戴花翎;楚瑪克,五品頂戴花翎;沙哈色木,六品頂戴藍翎;拜泥紮爾,六品頂戴;嶽哈西底,五品頂戴花翎;阿布裏克,六品頂戴藍翎;巴拉特,金頂。

圖爾厄依格爾鄂托克,係西布查克部落所屬:密爾雜,六品頂戴藍翎;雅斯,金頂。薩爾特鄂托克,係西布查克部落所屬:多斯莫特,金頂;努庫裏,金頂。

崇巴噶什部落布魯特:博什懷,二品頂戴花翎;蒙古勒,藍翎;胡瓦特,四品頂戴花翎;圖裏雅克,六品頂戴;穆拉特占,六品頂戴;薩勒拜,金頂藍翎;渾齊,五品頂戴花翎;噶爾密雜克,六品頂戴;托羅拜,金頂;愛吉伯克,金頂;伯克什,六品頂戴藍翎;穆拉特,六品頂戴藍翎;喀爾密沙克,六晶頂戴藍翎,蒙古勒多爾部落布魯特:買瑪胡裏,金頂;阿提彥,金頂。

巴斯奇部落布魯特:嶽勒達什,金頂。

厄德格訥部落布魯特:薩克依巴什,金頂。

薩爾巴噶什部落布魯特:鄂和拉克,三品頂戴花翎;薩林伯特,五品頂戴花翎;圖烈拜,五品頂戴花翎;吉音拜,五品頂戴花翎。

蘇勒圖部落布魯特:多裏雅特,三品頂戴花翎。

查喀爾薩雅克部落布魯特:格岱,三品頂戴花翎。

薩雅克部落布魯特:滿伯特,四品頂戴藍翎;特木爾占,五品頂戴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