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什齊部落布魯特:舒庫爾,藍翎。
嶽瓦什部落布魯特:快科斯,金頂。
奈滿部落布魯特:伊滿,六品頂戴花翎;伊薩,六品頂戴藍翎;雅爾莫特,六品頂戴藍翎。
提伊特部落布魯特:伯舍柯,六品頂戴藍翎;伊裏斯莫特,六品頂戴藍翎。
喀爾提金部落布魯特:萬吉,四品頂戴花翎;薩的克,四品頂戴花翎;訥德爾莫特,四品頂戴花翎;伯克特木爾,四品頂戴花翎;貼烈克,六品頂戴藍翎。以上二品二員,三品三員,四品六員,五品九員,六品二十四員。金頂十七員,藍翎二名,共六十三名”。
5、《東西布魯特部圖說》
清乾隆年間傅恒等纂修的《欽定皇輿西域圖誌》卷之二《圖考二》載《東西布魯特部圖》一幅,圖後附《東西布魯特圖說》一文,全文曰:東西布魯特,附天山蔥嶺而居,言語服飾,與山南諸部異。逐水草,事遊牧,舊介準噶爾、哈薩克之間,視其興衰以為叛服,不常所屬也。東西部境地鄰接,由喀什噶爾北行,經鄂什逾山,則正其錯壤處,那林河源出焉。嗣是東西經流五百裏,盡布魯特北界而止。北與安集延諸部接,在古則烏孫昆莫,西走月氏之地。漢書稱大月氏西君大夏,塞王南君罽賓。塞種往往分散為數國,是在當時為塞種,今則回部別種雲。
6、《柯爾克孜族社會曆史調查》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的“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曆史調查資料叢刊”之一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叢刊編輯組編輯,由杜榮坤負責彙輯,劉維新審定。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4月,16開本,128頁,160千字,該書編人了1958~196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等單位在新疆和東北柯爾克孜族地區對柯爾克孜族社會曆史的調查文章12篇。書中除收入柯爾克孜族曆史概述、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藝術概況調查報告、解放後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藝術的發展及柯爾克孜族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等4篇專題調查報告外,還收入在烏恰縣的調查報告3篇,阿合奇、阿圖什、阿克陶、特克斯、額敏、黑龍江省富裕縣等縣、鄉的專題報告各一篇。
7、《柯爾克孜族簡史》
目前國內出版的第一本全麵記敘中國柯爾克孜族2000多年來發展簡史的專著。“中國少數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中的“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之一。《柯爾克孜族簡史》編寫組編輯。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漢文版。全書共分10章:第一章概況;第二章族名、族源;第三章堅昆的社會經濟及與其他民族的關係;第四章堅昆都督府-黠戛斯汗國;第五章蒙古稱雄前後的乞兒吉思;第六章清朝的布魯特;第七章近代的柯爾克孜族;第八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柯爾克孜族;第九章文學藝術;第十章宗教信仰與生活習俗。書前有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行政區劃圖、柯爾克孜族分布略圖各一幅和堅昆、黠戛斯、吉利吉思分布示意圖3幅及反映柯爾克孜族社會生活、文化教育的照片8幅。書後有結束浯和大事年表。
該書是根據1963年內部印行的《柯爾克孜族簡史簡誌合編》刪節、增補、修訂、改編而成的。參加修改編寫的主要有郭平梁、杜榮坤、安尼瓦爾等人,由安尼瓦爾(柯爾克孜族)通審全書。200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該書的修訂版。修訂者為萬雪玉和王平。本書的柯爾克孜文版於1993年1月出版。由朱瑪哈得爾·加克甫、阿布拉依·吾斯曼根據漢文版翻譯,艾爾肯·買買提肉孜校定。
8、《穆合塔薩爾柯爾克孜史》
奧斯曼阿勒·司迪克著。1913年以察哈台柯爾克孜文寫成於中亞烏法城,曾自費印刷。1986年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再版。這是一部以柯爾克孜族部落史、民族史為內容的著作。書中從《曆史是詩人的歌》詩歌開篇,詩歌以“格則勒”形式寫成。在這首詩之後,作者對寫作這部著作的目的進行了如下的交待,經過15年的調查、挖掘,終於寫出了20萬柯爾克孜族祖先的曆史。寫作這部著作時,作者使用的是一直沿用到20世紀初的察哈台柯爾克孜語。其中穿插的330多行詩,揭示了當時柯爾克孜族部落四分五裂及各部落之間的流血衝突,柯爾克孜族在文化方麵的落後,在社會生活方麵愚昧等多方麵的問題,號召柯爾克孜族人民要積極學習文化科學技術,擺脫愚昧。作者通過《曆史的益處》、《人類的始祖》、《哈姆的後代》、《突厥部落》等章節,對柯爾克孜族30多個部落譜係一一進行了解析。在其間還穿插了關於曆史上的機智人物、英雄人物及一些流傳於民間的重大事件的傳說等,共計168行的《哈裏法阿吉的格則勒》和《盜馬賊的西格熱》兩首詩作為本書第一部。於1915年出版的《夏德曼尼亞》,則以七八個音節或11個音節的“格則勒”形式寫成160多段優美的詩歌開篇。然後在解析40多個柯爾克孜部落譜係的同時,又穿插了頌揚夏普坦勇士英雄事跡的、由800多段構成的題為《勇士夏普坦的格則勒》的長詩。奧斯曼阿勒·司迪克曾在喀什噶爾生活了8個多月,曾廣泛調查采錄中國新疆的社會狀況及中國柯爾克孜族生活環境、部落分布、社會、經濟、文化、習俗等方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