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柯爾克孜族的精神文化(25)(3 / 3)

八、動物崇拜:柯爾克孜人有動物崇拜的習俗,這一古老的習俗源於其古代以狩獵為生的生活方式。柯爾克孜獵民既依賴於野獸皮、肉以維持生計,又遭受猛獸襲擊的威脅。這種既依賴又畏懼的心理,形成了其對動物的崇拜。同時柯爾克孜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其長期以來崇尚勇武的民族意識,而在柯爾克孜先民眼裏,凶猛的野獸是力大無比的,有的甚至具有神力,由此便產生了對這些動物的崇拜心理。通過對動物的崇拜希冀達到:1.有豐富的動物供其狩獵以食用。2.有凶猛動物一樣的力量和勇氣,從而戰勝動物及敵手。3.得到具有神力的動物的神靈佑護,得以平安生活。這便是其動物意識產生的主要原因。柯爾克孜人崇拜的主要動物是雄獅、巨龍、猛虎、豹子、熊、青鬃狼等等。在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中,英雄的母親在懷孕時,大多要吃猛獸的心肝,這樣英雄出世以後即有了猛獸一樣的神力。這些英雄的外貌也大都具有猛獸的特征,如英雄瑪納斯前麵看去像猛虎,後麵看去像巨龍,頂上看去像蒼鷹,他若發怒一聲吼,勝過40隻雄獅的吼聲。由於對動物的崇拜,故而在英雄出師打仗時,總是有不少動物護衛著。瑪納斯在每次出征時,一群凶猛的野獸總是組成龐大的陣容隨其前後。“蒼龍、巨蟒,在他後麵逶迤遊動;尾巴像木棍一樣的灰狼,聽從英雄的調遣;神鳥展開雙翅,伸出鐵爪,在藍天上盤旋;青色羚羊、黑斑猛虎,在前麵引路;40隻灰狼,朝天嗥叫;黑頭白公駝,走在中間。”在英雄受難或遇害時,受動物的庇護和搭救,在民間文學中更是比比皆是。在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中,動物大都是有靈性的,可預示禍福,有的甚至會說人話,能給主人出謀劃策。不僅瑪納斯的獵犬、獵鷹、駱駝、坐騎等通人性,就是其對手卡勒瑪克人的野鴨、羚羊、狐狸等也是有靈性的,它們可以作為哨兵為主人放哨,給主人報信。在現代柯爾克孜族中,還有一個獨特的祈福消災的“薩達阿”儀式。在做了惡夢、受傷或親人上路時,長者以羊肺在其背上敲打。他們相信羊肺能夠祛邪消災,保佑行人平安,這就是動物崇拜的一個具體表現。柯爾克孜人在發誓時殺白馬、蘸馬血發誓:“如說假話違背諾言,讓灰色馬懲罰你”,也是動物崇拜的表現。他們相信,動物的神靈可以主持正義,揚善除惡。古代柯爾克孜人有紋身的習慣,而所紋圖案大都是凶猛動物的形象,這又是其動物崇拜的一例。在他們看來,身上紋上什麼動物的形象,就具有了什麼動物的力量與特征。現代柯爾克孜人中仍然有這種意識,不少人手臂上紋有自己崇拜的雄鷹或馬頭等。

柯爾克孜族對動物崇拜主要是一種對力量的崇拜。古代從事遊牧和狩獵的柯爾克孜人,對動物有著特殊的感情,特別是在崇尚勇武的時代,對動物的力量與勇猛,十分崇拜。他們總想借動物的神力以發展自己,並以求得到某種凶猛動物的保護。這樣,他們便千方百計將自己的先人、自己的部落同所崇拜的動物連係在一起,視這些動物為自己的保護神,並將這些動物的圖形紋在身上,或繡在部落的大纛上,或繡在織物上,掛在氈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