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述神話中我們清楚地看到,在柯爾克孜族的觀念中,太陽神和火神是同一個神靈的不同表現形式。火神在一定程度上與太陽神是等同的。或來自於太陽,太陽本身就是一個大火球,是火之源,也是光明與熱量之源,古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而且用各種神話加以表述,並將這種觀點貫穿和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當中。我們從上麵所描述的關於柯爾克孜族“諾茹孜節”的儀式當中可清楚地看到火在人們生活當中的崇高地位和作用。
根據唐代有關資料記載,古代柯爾克孜人“不嫠麵,三環屍哭,乃火之,收其骨,歲乃墓,然後哭泣油價。”45這裏所說的“三環屍哭”,是指人們祈求三個至高無上的神靈在來世給死者安定與幸福,而用火焚燒屍體,是為了驅除死者生前所犯的罪過,最後才將其送入大地母親的懷抱。火被認為是最聖潔地東西,火可以消除人身上的罪惡。因此,古代柯爾克孜族中有將死者的屍體先用火燒,將其肉體上的罪過燒去之後再將屍骨下葬的習俗。柯爾克孜族認為人類今世作惡多端,為了死後讓大地母親接受他,就必須用火來燒。隻有用火燒,才能洗刷人們在凡間所犯的各種錯誤和罪過。所以就要施行火葬。火不僅有清潔汙濁,洗滌靈魂的功能,而且還是住宅的保護神,決不能輕易將屋裏的火拿到外麵去,或借給鄰居。認為這樣做,會把家裏的福氣一同送出去。在實際生活中,火還用來治療疾病、消毒等實用功能,因此也被人們神聖化。
古代柯爾克孜族采用各種喪葬方式,比如土葬、火葬和樹葬等。土葬是最普遍的方式,是人們承受完神靈所賜予的壽命之後,回歸到“大地母親”懷抱的一種不可逃避的使命。人們認為,死者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中長眠,大地母親會保護死者並在來世賜予他第二次生命。因此,對死者實行土葬,讓其靈魂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是大多數人的追求。但是,古代柯爾克孜族還認為,如果人類今世觸犯神靈,翻過嚴重錯誤,應該承擔自己的罪孽,他死後大地母親也不會“接受”。假如家這樣的人買入地下,觸犯了大地神,那麼死者就會在來世受到來自神靈考問和嚴重折磨。因此隻有實行火葬才能洗刷人們在凡間所犯的錯誤和罪過。古代柯爾克孜族中對死者實行土葬還是火葬是由巫師來決定的。因為巫師是上天派到人間的使者,他能將上天的旨意直接傳達給人類。人死後,巫師先要為上天以及死者的亡靈跳神、祈禱,然後決定死者的喪葬方式。按照傳統慣例,生前有卓著功勳的可汗,部落首領,在戰爭中曾保護廣大百姓的生命,替天行道,正直無私,勇敢無畏的勇士,以及對神靈虔誠,生活正派的人一般直接進入土葬。但如果,人在閏年死去,則禁止在年內土葬,要把死者放在墳地的土堆上,體外用泥巴糊牢,使其幹枯,然後在來年進行埋葬。
二、月亮崇拜:在柯爾克孜族神話中說到人是上天創造,而天神所創造的第一人是“阿依阿塔”,即月亮父親。因此,人們對月亮十分崇拜。平時忌諱麵朝月亮出恭,如不慎違戒,就必須向月亮懺悔求饒,求得平安。人們看到月亮要站定祈禱,祈求平安,祈求月亮給自己帶來幸福。在諾肉孜節的夜晚,當月亮升起時,草原上的人們要向月亮恭立祈禱。對月亮的崇拜還表現在用其比喻完美的英雄和美麗的姑娘。用月亮比喻英雄人物在民間文學中比比皆是。在《瑪納斯》史詩中,把英雄瑪納斯比喻成“阿依闊勒(月亮湖)”。“阿依闊勒瑪納斯”意思是“像月亮湖一般清澈明亮的,心胸豁達的英雄瑪納斯”。在我國著名瑪納斯奇艾什瑪特的唱本中反複出現了“我的用金繩拉起的氈房,我的月亮般的瑪納斯英雄!我的用銀繩子拉起的氈房,我的太陽般的瑪納斯英雄!”這樣的程式化表達方式。在這個唱本中,英雄瑪納斯與月亮的密切關係還表現在如下句子當中:“英雄瑪納斯的氈房,朝著月亮支起來;女王薩依卡勒的氈房,朝著太陽支起來。”46除此之外,還要將英雄娶自天界的神女比喻成月亮。說明其尊貴和美麗。英雄賽麥台的妻子叫“阿依曲萊克”。意思就是來自天界的月亮仙女。對於上天的崇拜還表現在藍色和皓月般的白色的崇拜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