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柯爾克孜族的精神文化(23)(3 / 3)

木馬舞與柯爾克孜人的生產和生活有密切的關係。生活在帕米爾山中、克孜勒蘇河畔的柯爾克孜族,生下男孩,要放在馬背上幾圈,期望孩子長大成為一個英勇善騎的騎手和馴馬的能手。走親訪友,把馬打扮的花枝招展,比騎手還漂亮;產下的馬駒,牧人要馬駒放到人住的地方,擦洗幹淨,喂以酥油和鮮奶。愛馬,自然就產生了以馬為內容的各種藝術形象。馬的圖案,處處可見,馬的形象到處塑造。畫馬、繡馬、塑馬、舞馬,馬在柯爾克孜人的藝術中同在生活裏一樣,占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第五節宗教信仰

柯爾克孜族的宗教信仰具有不同的曆史層次,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曾經擁有不同的信仰。從最早期的自然崇拜到近代的伊斯蘭教都曾在柯爾克孜族精神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原始的信仰和薩滿教在柯爾克孜族中根深蒂固,至今影響這他們的生活。根據巴托爾德的研究,黠戛斯人崇拜的對象還有天神騰格裏,婦女及嬰兒的保護神烏麥以及還有一個名叫“巴勒(bel)”的神。43黠戛斯人認為天地、日月、星辰、山水等萬物各有其神,各司其命,給人間以禍福。為保水草豐盛,人畜平安,黠戛斯人除了經常祭拜萬物之主,天神“騰格裏”之外,還祭祀各種自然神,特別是對賴以生存的山水神。人們認為天上的太陽月亮是人類的父母,太陽給大地以溫暖,月亮給黑也以光明,太陽月亮給萬物以生命,因此將“騰格裏”、“昆(太陽)”、“阿依(月亮)”視為人間最高的神靈,加倍崇拜,認為白羊星是為人類造福的主神,他能使晝夜相等,能調節季節,使大地解凍、萬物複蘇,草木發芽,羊群產羔。雙魚星是人類和牲畜的災星,是草原上一切生物致病的根源。因此,黠戛斯人對這兩個星都加以崇拜。除了10世紀前後遷移到中亞及天山南部的少部分柯爾克孜族人之外,絕大多數柯爾克孜族是從18世紀開始才逐步皈依伊斯蘭教。而居住在塔城地區額敏縣以及黑龍江的柯爾克孜族除了保持有薩滿教傳統之外還信仰藏傳佛教,即喇嘛教。

自然崇拜:

一、太陽崇拜:每當人們早上起來,最先感受到的自然現象是太陽的升起,而黃昏使人們又對日落產生神秘的遐想。日出與日落的往複是早期人類最容易觀察到的現象。但是古代人們又無法對這些規律性的現象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因此首先將太陽視為神靈是很自然的事。古代柯爾克孜族對於太陽崇拜最典型的例子是將氈房的門向東方開,而決不會向其他方向開。柯爾克孜族之中,關於太陽神的產生流傳著下麵這種神話傳說:相傳上古,更上古時期,宇宙神造就了7層大地和世間萬物,並讓萬物繁衍生息在大地上。在世間萬物之中,火神不懷好意,一心想獨霸廣大的大地。隨著歲月的推移,它不斷用火焚燒世間萬物,使大地變成了一片火海。萬物無法生存。火神的這種行為激怒了宇宙神。宇宙神責令火神停止作惡,將世間萬物賴以生存的土地還給大家。火神不聽宇宙神的勸告,拒不把已經占領的土地交出來。宇宙神無法忍受火神的這種狂妄,立即變成一頭青色巨牛,用頭上40庹長的牛角去頂猖狂的火神。他倆拚死搏鬥了許久,火神支持不住,祈求天神在藍天上賜給他一塊地方。天神答應了火神的請求,在天上賜給他一塊地方躲避。於是,火神逃到天上,就成了人們所說的“太陽”。

火神逃到天上之後,依然夢想著回到地麵,獨霸整個大地。他每天伸出舌頭舔著大地,使大地變成了一個火球,世間萬物依然不能生存。為了使世間萬物有個生息繁衍之地,宇宙神吩咐冷神升到天空,冷卻大地。冷神升空之後就變成了人們所說的“月亮”。

7層大地由於火神的不斷焚燒,逐漸收縮成一個球狀,宇宙神和火神搏鬥留下的痕跡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川湖泊。宇宙神為了防止火神再次行凶作惡,親自其在一頭大魚背上,用角頂住7層大地。那大魚至今在一個名叫“凱姆”的海洋上遊弋著。這樣,太陽雖說每天出來試圖燒毀萬物,獨霸大地,但又懼怕青牛巨大的牛角,隻得從天上遙望大地,用火舌舔著大地,等疲倦了才回到天上。而月亮在太陽走了之後出來冷卻大地。這樣,萬物就有了生存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