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對餐布的祝詞柯爾克孜族民間祝詞。流傳於新疆柯爾克孜族聚居地區。講述每當鋪開餐布用豐盛的食物招待客人或者即使在家人自己一日三餐之後針對餐布給予祝福和感謝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其主要內容為客人對主人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希望他家庭和睦,豐衣足食,身體健康。
8.亡者祭典上的祝福柯爾克孜族民間祝詞。流傳於新疆柯爾克孜族聚居地區。講述柯爾克孜族獨特的喪葬習俗。人們為了安慰死者的靈魂及親人,在死者三日、七日、周年祭典上,在修建陵墓,安慰亡者親屬的儀式上,為主人給予祝福。希望死者在另一個世界靈魂得到安息,親人們節哀順便,身體健康。
9.對長者的祝福柯爾克孜族民間祝詞。流傳於新疆柯爾克孜族聚居地區。講述在老人生日、結婚紀念日等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後輩為了感謝養育之恩專門向老人祝福,表達自己的尊敬和美好祝願。
10.對英雄的祝福講述英雄出征時,人們希望他能夠用自己的能力和勇氣維護民族的榮譽,同時也給自己贏得更大的榮耀,祈求神靈佑助英雄取得勝利。
11.對新月祈願講述每當新月升起之時,人們看到明媚的月光,要麵對月亮鞠躬,說出心中對月亮的崇拜和祝願。
12.對獵手的祈願講述人們在出發狩獵之前,要向野生動物神和山水神靈進行祈禱,表達心中的崇拜之情,祈求神靈們能夠幫助自己獲得豐厚的收獲,為部落和家人帶來豐厚的食品。
諺語
柯爾克孜族諺語是柯爾克孜語中的精華部分。它象珍珠般地撒落在柯爾克孜族的史詩、敘事長詩以及其它民間文學作品和人們的日常言語之中,散發著奪目的光彩,特別是象《瑪納斯》這樣的宏篇巨製中更是蘊藏了不計其數的諺語。柯爾克孜語中有:男人美在胡須,語言美在諺語的說法。
柯爾克孜族的諺語是廣大柯爾克孜族人民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創造總結出來的形式短小,內容精煉的文學形式。它通過精粹的語言,揭示深刻的哲理,把勞動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生產和生活經驗表現出來,內容包羅萬象而且有極積的教育意義,對研究柯爾克孜族人民的語言文字、生活習俗、哲學思想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在表現形式上,柯爾克孜族的諺語有單句組成的,也有雙句組成的。雙句組成的諺語一般押腳韻,兩句中的詞對稱。如:
能見到的山不遠。
黑氈洗不白。
山是柯爾克孜的父親,
水是柯爾克孜的母親。
敵人入侵不吝惜生命的是英雄,
人民貪苦慷慨救助的是好汗。
柯爾克孜族的諺語表現的內容十分豐富,從天文地理到農牧業生產,從反映階級對立到反映團結友愛、道德修養等等方麵都得以充分表現。
比如:
馬是英雄的翅膀,
話是智者的利劍。
雲彩靠風吹,收獲靠汗水。
愛鷹的人看藍天,愛馬的人看草原。
精心地挖好渠道,順利地引來渠水。
高山擋不住陽光,衣襟遮不住太陽。
智慧是人民的食糧,好汗是人民和棟梁。
靠近壞人染惡習,靠近鐵鍋弄身黑。
真金在火裏才能鑒定,
好人在勞動中才被知曉。
一根木頭架不起氈房,
百根木棒能塔起大氈房。
生活在人民中間,
好像睡在金製的搖床。
這些諺語語言非常精煉,概括性特別強,節奏明快,音韻鏗鏘,易記易懂。柯爾克孜族的諺語不僅語言精美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而且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表現思想主題。
如排比:
科學使人登上月球,
智慧使人飛上天空。
馬不都是駿馬,
鳥不都成飛隼。
比擬:
山是柯爾克孜的父親,
水是柯爾克孜的母親。
水是農民的血,
地是農民的命。
對偶:
春季渾汗如雨,秋季滿臉笑容。
好人前來,隨著福,
壞人前來,帶著災。
遞進:
與其在別國當皇帝,
不如在故鄉出力氣。
與其住在村頭,不如住在上遊。
總之,柯爾克孜族的諺語是植根在柯爾克孜民族的土壤中,以獨特的方式反映柯爾克孜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思想上都成為我們不可多得的民間文學財富和民間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