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柯爾克孜族的精神文化(16)(1 / 3)

當狼挪動著疲憊的身子,向馬蹄子上寫字的時候,白馬揚起雙蹄猛地向狼頭上踢去。狼被踢倒在地,白馬拚命地跑了。饑餓的狼掙紮著從地上爬起來,一拐一瘸地走著,口中還不停地叨叨著:

我沒有吃到大鷹,

我可憐的腦袋呀!

我沒有吃到大蛇,

我這幹癟的腦袋呀!

我沒有吃到黑野山羊,

我這傻瓜腦袋呀!

從泥坑中把白母馬拖出來。

我這大力士的腦袋呀!

往白母馬蹄子上寫名字,

我這愚蠢的腦袋呀!

我就落得這般下場,

我這可憐的生命呀!

有的動物故事短小精悍,但耐人尋味。如《狐狸和羊虱子的故事》就是這樣:

有一年,狐狸和羊虱子合夥種麥子。狐狸十分懶惰,總是變著法兒地說假話逃避勞動。它一會兒說頭疼,一會兒又說肚子疼,幾乎天天到草場上去喝馬奶酒,玩上半天才回來。而羊虱子呢,隻好獨自勞動,又是澆水,又是撒種,到了秋天又忙著收割、打場。眼看著糧食到手了,望著金光閃閃的麥堆,狐狸眼珠一轉又打起了鬼主意:“我還是騙一騙這個笨家夥吧。騙了它,這些麥子不就都是我的了嗎?”“羊虱子,麥子分來分去多麻煩,與其那樣不如咱倆比一比賽跑,誰跑第一這麥子就歸誰行嗎?”狐狸說。老實的羊虱子點頭同意了。他倆一齊來到比賽場上,還沒等羊虱子準備好,隻聽狐狸一喊“跑”,他自己尾巴一翹,耳朵一豎先衝出去了。就在這個時候,羊虱子輕輕一跳落到狐狸尾巴上。狐狸頭也不回一口氣跑到了終點——麥堆旁。他心裏美滋滋地想著:“羊虱子這陣兒還不知道在哪裏磨蹭呢!”他高興地搖頭擺尾,這一擺尾正好把羊虱子甩在麥堆上。“喂!狐狸大哥,你在張望什麼呢?”狐狸大吃一驚,抬頭問道:“羊虱子,你是什麼時候來的?”“我呀,早就來了,等你都等得不耐煩啦!”

你說狐狸這時還能有什麼法子,損人利己的美夢破滅了,他垂頭喪氣地走掉了。羊虱子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他把金黃的麥粒一點點地運到家裏,收藏起來,以備來年享用。

巴塔(祝詞)

“巴塔”又可稱為祝詞或祝福詞,是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中十分珍貴的一種古老形式。講祝詞主要是指那些傑出名人,自然界的神靈諸如烏麥女神、農神爸爸德依罕或者是《瑪納斯》史詩中的英雄人物(巴卡依、闊少依等)說出的祝福詞。反映了自然神靈為了關懷和嗬護人類,佑助人們完成各自的使命而說出的祝福詞。講述各種民間神靈保佑,人丁興旺,人們幸福,萬事如意等祈禱,表達了人們複雜的民間信仰崇拜體係。包括《餐布祝詞》、《為主人祝福》、《為小孩祝福》、《為新服裝祝福》、《新娘祝福》、《位新婚夫婦祝福》、《為轉場祝福》、《為拴馬繩祝福》、《客人為殺生祈禱祝福》、《為牧馬人祝福》、《路途祝福》等多種形式。對於研究柯爾克孜族民間祝詞有參考價值。這類祝詞由押韻的詩行所構成,琅琅上口,易於背誦記憶和傳播。“巴塔”的種類很多,主要有:

1、勞動的祝福詞主要講述有播種時的祝福,打場、搬遷、遠行、用繩套拴綁馬駒或拴綁用來擠奶的母羊時的祝福,婦女剪裁大衣時的祝福等。反映了祝願人們勞有所得,用勞動換來豐碩成果等美好願望。祝詞由押韻的詩行所構成。

2.喜慶的祝福(婚禮)柯爾克孜族的“托依”喜慶包括婚禮、喬遷之喜、割禮、生日等民間祝詞。講述每當舉辦這類喜慶“托依”時,人們都要真誠地對主人說出祝福的話語。這類祝詞的主要內容包括對喜慶的祝賀、對故鄉親人們表達心中的美好祝願、對新婚夫婦的祝福、祝願他們幸福美滿、白頭偕老等。

3.迎送新娘時的祝福講述柯爾克孜族的婚俗中,每當迎送新娘時都要由長者給與祝福。這類祝福包括新娘的家人送新娘時的祝福,男方迎新娘時的祝福等。反映了人們祝願新婚夫婦攜手共度一生,白頭偕老,家庭美滿幸福等美好願望。對於研究柯爾克孜族古代信仰及生活習俗有參考價值。

4.慶典祝福講述歡送舊年,迎接新年,迎接開齋節之前齋月“熱瑪讚”等。每當這樣的慶典來臨之時,人們都要舉辦各種活動,走親訪友,相互祝福。這類祝福的主要內容為祝福新年,祝賀人們來年幸福,和諧美滿,人丁興旺,萬事如意。主要用富有節奏的韻文體敘述。對於研究柯爾克孜族古代信仰及生活習俗有參考價值。

5.特定祝福柯爾克孜族民間祝詞。流傳於新疆柯爾克孜族聚居地區。講述心中的感謝之情而對某人說出的祝福性感謝詞。比如為了答謝而祝福某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萬事如意等。反映了柯爾克孜族彼此尊敬,和睦相處的美好風尚。用韻文體形式敘述,富有和諧的節奏感。

6.對小孩的祝福柯爾克孜族民間祝詞。流傳於新疆柯爾克孜族聚居地區。講述柯爾克孜族關心、教育孩子的方式和過程。在嬰兒出生時割斷臍帶,第一次給孩子喂食的時候為孩子取名,在入搖床儀式和開步儀式上都要給孩子以美好的祝福,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擁有美好幸福的未來,成為熱愛故鄉和人民、充滿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