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故事是柯爾克孜族民間故事之一類。柯爾克孜族的動物故事較非常豐富,有《四個朋友》、《狐狸和鵪鶉》、《狐狸、獅子與狼的故事》、《駱駝與布穀鳥》、《五個阿吉》、《麻雀與毒蛇》、《兩隻小熊》、《狐狸和狼》等。這些動物故事都有很深的寓意,它們通過動物界內部的善與惡,誠實與虛偽的鬥爭,教育人們要善良、誠實、勤勞、勇敢。這些動物以獅、虎、豹、狼、狐狸為一方,代表惡勢力;羊、牛、馬、兔等小動物為一方,代表善良、弱小。通過這兩大勢力之間的鬥爭,教育弱小者隻有團結一致,才能戰勝強大者。如:《四個朋友》,就是講黃羊、青蛙、烏鴉、老鼠四個小動物,團結一致,相互幫助,終於擺脫種種險境,戰勝各種困難,得以在森林和草原上平安生存的故事。而《麻雀與毒蛇》則是敘述麻雀如何用勇敢和智慧消滅吃掉自己子女的仇人毒蛇的故事。這些故事都給人以教育和啟發。柯爾克孜族的動物故事中,還有很多是獅子、老虎、熊、狼、狐狸等凶猛、惡毒和狡猾的動物之間相互爭鬥、傾軋的故事。這些故事大都以它們利用各種手段殘害弱小動物起,然後是互相鬥爭、互相殘殺,到它們一個個都先後敗亡或遭獵人捕獲而結束。反映了一切凶殘的惡人都沒有好下場的主題。
動物故事在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的領域中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燦爛世界。這類故事借助於各種動物之間的糾葛,濃縮了形形色色的社會生活。它題材多樣,主題鮮明,有濃鬱的人情味和強烈的現實性。它通過動物界內部的善與惡、誠實與虛偽的鬥爭,教育人們要善良、誠實、勤勞、勇敢,給人以教育和啟發。在柯爾克孜族民間,廣為流傳著一個《狐狸和狼的故事》。說的是一隻狐狸在草地上看見一塊肥嫩的羊尾巴油,它剛想去吃,突然發現羊尾巴油是夾在狼夾子上的,嚇得趕緊退了回來,望著羊尾巴油直流口水。一隻餓狼走了過來,狐狸馬上想出一個辦法,對餓狼說:“親愛的狼大哥,有一個朋友送來了一些羊尾巴油,我給你留了一塊……”沒等狐狸把話說完,餓狼已向羊尾巴油撲去。狼被夾住了,羊尾巴油滾在一邊。狐狸叼上羊尾巴油得意地走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聽信那些偽善、狡猾人的甜言蜜語。
《貪婪的狼》的故事:
一隻狼餓得肚子咕咕直叫的時候,恰巧遇到了一隻折斷了翅膀的山鷹,便要吃它。山鷹以自己太小、不夠填飽狼的肚子為由,巧妙地把餓狼支到了躺在山崗上的一條大蛇跟前。大蛇又以同樣的方法把狼支到山後邊的大黑野羊麵前。大黑野羊對狼說:“我不值得你一吃,你與其吃我,還不如到前麵的河灘裏去,那兒有一匹白母馬陷在泥坑裏,那家夥夠你吃上三四天呢!”“你說得對。”狼高興得連招呼都顧不上打,拔腿就朝河灘跑去。狼跑到白母馬跟前,迫不及待地說道:“喂,白馬大姐,讓我吃你吧?”“為什麼?尊敬的狼先生。”白母馬問。“我肚子太餓了,就為這個。”狼向前走了一步說。“那好,親愛的狼弟弟,你得先把我從泥坑裏拖出來呀。”白母馬滿不在乎地說。狼忍著饑餓,用盡全身力氣,把白母馬從泥坑拖出來。狼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現在我該吃你了吧?”“現在當然可以吃了,可我請求你先在我的蹄子上寫下你的名字,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吃了。”說著白母舉起了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