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人不僅創立了十二生肖紀年的曆法,而且還積累了不少的天文知識。由於他們生活在幅員遼闊的地域,長期從事畜牧業生產,經常遊牧於無邊無際的茫茫草原之中,要通過觀測天象來辨明方向,找到所要去的地方,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了許多關於星空(宇宙)的知識。如今一些山區草原上的柯爾克孜人在秋夜,靠看北鬥星在天空中的方位來輪嚴值班,護羊守夜。若長庚星(太白星)一出來,柯爾克孜牧民就把牧場上的牲畜趕回圈裏。柯爾克孜旅行者夜間行路靠觀察北極星分辨方向,他們看一看每個星座的位置,就能正確區分每夜的更次,還能預測天氣。冬天太陽周圍出現大紅暈時,幾天之內必下大雪;如果出現小紅暈,次日天會轉冷或下小雪。如果日出後出現紅暈次日天氣變冷,如果日落時出行小紅暈次日天氣會溫度上升。這些知識,都是從長期的觀察中得出來的,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傳統的遊牧生產與氣候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何時配種、何時接羔、何時轉場,何時剪羊毛,何時儲備飼料,何時開始冬天的儲備等等,都無一不是與氣候的變化來決定。柯爾克孜族先民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天文現象的變化與氣候有著密切的關係。於是,他們便根據天文現象的變化來確定季節節令,預報天氣。柯爾克孜族主要根據星宿的運轉變化確定四季。他們發現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摩羯座等行星的運轉與四季變化有關,四季也根據這些星座的運行來確定。另外,柯爾克孜人還根據昴宿星的運行規律來分辨節令,比如昴宿星一年一度第一次出現時,說明炎熱的夏季已經過去,涼爽的秋季即將來臨。昴宿星有規律的出沒決定了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小寒、驚蟄、清明等日期,其後四十天內見不到昴宿星。柯爾克孜人把這一時期稱為昴宿星落地或落入水中,這也就是夏季伏天時期。人們認為昴宿星落地會發生旱災;昴宿星落水則會多雨。
除了上述天文曆法知識之外,柯爾克孜人與其他少數民族一樣,有傳統的民族醫藥,在與疾病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具有獨特的民族醫藥體係和治療法。尤其是流傳於民間的藥方,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的療效。根據《元史·地理誌·西北地附錄》記載,當時的柯爾克孜人會采“山丹、芍藥”36,說明當時草藥已經廣泛使用。許多秘方由於沒有用文字記載下來,已逐漸失傳了。就現在流傳下來的用“莫日約克蘇”(從一種樹上滲出來的液汁),治療外傷、過敏性皮炎都具特效,用狼的膽囊,熊油治療高山常見病也有一定療效。柯爾克孜族民間醫藥對於研究整個突瓢民族的曆史、文化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柯爾克孜民族醫藥曆史悠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理論體係。柯爾克孜民族醫藥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柯爾克孜醫藥治療各類疾病的民間偏方多是就地取材,用高山牧場上的各種動植物人藥。在家畜中,主要以馬的肉、奶、心、骨,羊的肉、油、腎、眼、膽,駱駝肉、奶等人藥治病。野生動物人藥的主要有刺蝟、狼、兔子的肉及其內髒。飛禽主要以雪雞、雉、石雞、鵲、麻雀、斑鳩等的肉、骨、內髒入藥。礦物人藥的有:鐵礦石、磁鐵石、明礬、銅、金、銀、石膏、芒硝等。用野生植物人藥的較多,主要有黨參、麻黃、甘草、蒲公英、駱駝蓬、艾蒿、柏樹籽等。這些民間偏方,長期以來成為廣大農村牧區柯爾克孜人防病治病的主要藥方。有不少至今仍然沿用,部分已應用在醫療部門的臨床上,有的正在進一步搜集整理。
為了挖掘柯爾克孜族民間醫學遺產,調查柯爾克孜民間醫藥的曆史、流傳情況以及民間醫藥的用藥特點和搜集、整理民間單方,豐富柯爾克孜醫藥的臨床應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衛生局組織州骨科醫院柯爾克孜醫藥科的專業人員,對柯爾克孜醫藥進行了深人細致的全麵調查,寫出了詳細的調查報告,並且編成了《柯爾克孜醫藥》一書。
柯爾克孜民間醫藥調查主要是通過:1.查閱有關曆史文獻資料。2.調查采訪老人,記錄整理民間傳說。3.搜集民間流傳的單方、偏方。4.對搜集來的單方進行分類整理並逐步進行病理、藥理分析,以便逐步在臨床中推廣使用。調查認為,早在柯爾克孜人居住在葉尼塞河流域時就開始用單方和草藥為患者治病和為傷者醫傷。當時,就曾用獅膽擦在傷口,醫治戰傷,同時以鹿肉增強傷員的恢複能力。把狼膽擦在腫處,以治療腫痛。把盤羊膽和草藥混合煎服以治療消化不良和腹脹等病。到8~9世紀柯爾克孜民間已開始用觸診(摸脈)以診斷病情。在治療上除利用各種草藥、礦物質和動物肉、內髒等,以內服、外敷等方式治療疾病和外傷外,還多用食療。對於涼性的病,多用鹿肉、野馬肉、盤羊肉等營養品進補;對於熱性的病,則多以服清淡的涼性食物以降火。同時還開始以動物的血、肝、膽等與中草藥一起製藥醫病。到了17~]8世紀,柯爾克孜醫藥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時民間醫生可把疾病分鹹受涼的疾病、受熱的疾病、受濕的疾病、受氣的疾病、受旱的疾病等5種類型,並采取祛寒、退燒、祛濕、理氣等不同方法進行劉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