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民間文學
柯爾克孜族民間口頭文學內容豐富,規模宏偉,題材多樣,流傳甚廣。在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第二批中國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名錄中已有英雄史詩《瑪納斯》以及帕米爾地區的民歌“奧隆”等兩種入選。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瑪納斯》史詩作為我國21個項目之一榮幸地入選,成為全人類口頭與記憶文化的代表作,登上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最高舞台。從內容上講,柯爾克孜族的口頭傳統上至天文地理,人類起源,下至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包括了柯爾克孜族社會的各個方麵。從題裁或文類上講有神話、史詩、敘事詩、傳說、歌謠、諺語、謎語、故事、寓言、笑話、祝詞(巴塔)等等,幾乎囊括了民間文學的全部形式。從形式文類上看,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中的韻文作品所占比重很大,這與柯爾克孜人民喜歡即興創作詩歌的民族特點密切相關。民間文學是勞動民眾的文學。勞動人民將自己的理想、願望、憧憬,將自己的愛與憎、情與仇都凝聚在民間口頭文學作品之中。
在悠長的曆史歲月中,柯爾克孜人民對大自然地認識和改造,對真、善、美執著的追求精神以及與邪惡勢力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成為貫串於其民間文學的一條主線,使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作品具有鮮明的愛憎情感,充滿英雄主義氣概,塑造出一批麵對強敵敢於挺身而出,與之鬥爭,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為保家衛民而與外地鬥爭一生的瑪納斯英雄;戰勝九頭女妖的托什吐克英雄;在與入侵者搏鬥時倒在血泊中的庫爾曼別克英雄;為保衛部落民眾與各種邪惡勢力進行頑強鬥爭的巾幗豪傑江額勒木爾紮,以及為扞衛祖國統一而光榮犧牲的英雄瑪瑪克與紹波克兄弟。在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中,類似的英雄人物數量很多、不勝枚舉。這些英雄人物為保衛部落民眾的安全,為扞衛民族的獨立,為維護祖國的統一,英勇奮戰,不惜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柯爾克孜人民群眾尊敬、愛戴、崇拜這些英雄,把他們的事跡編成史詩、敘事詩演唱,編成傳說、民間故事講述。他們用這些英雄們的事跡鼓舞、教育一代又一代的柯爾克孜人。歌頌英雄業績的英雄史詩及其他洋溢著強烈的英雄主義精神的口頭文學作品,在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也是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比較顯著的特點之一。
“瑪納斯奇(manasqi)”(《瑪納斯》史詩歌手)、“散吉拉奇(sanjiraqi)”(部落譜係講述家)、“阿肯(akin)”(即興詩人)、“額爾奇(Irchi)”(民歌手)是柯爾克孜族民間口頭文學的創作、保存、講唱、繼承和傳播者,民間文學作品的種類主要有韻文形式的史詩、敘事詩、民歌、諺語、謎語,散文形式的神話、傳說、故事、笑話以及韻散結合的散吉拉等。史詩和敘事詩是吉爾吉斯民間文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已知和已經搜集整理刊布的各類史詩、敘事詩約為100部左右。史詩分為神話史詩和英雄史詩。神話史詩主要以遠古的狩獵生活為內容,反映吉爾吉斯古老的神話觀念和對世界的獨特認識,代表性作品有《布達依克(Budayik)》、《闊交加什(Kojojax)》、《艾爾托西吐克(Ertoxtuk)》、《交達爾別西木(Joodarbexim)》、《加尼西和巴依西(Janix-Bayix)》、等。而規模宏大、家喻戶曉、具有世界影響的長篇口頭史詩《瑪納斯》是吉爾吉斯英雄史詩的代表作。37除了《瑪納斯》以外,著名的英雄史詩還有《庫爾曼別克(Kurmanbek)》、《塞依特別克(Seyitbik)》、《西爾達克別克(Xirdakbek)》、《薩仁佶與波凱依(Sarenji-Bokoy)》、《江額勒木爾紮(Jangilmurza)》、《闊勇阿勒普(Koyon-alp)》、《曼德爾滿(Mendirman)》、《凱代汗(Kedeykan)》、《英雄塔爾蘭(Ertarlan)》、《艾爾艾西木(ErExim)》、《艾爾塔布裏德(ErTabilde)》、《塔依拉克巴特爾(Taylakbatir)》、《艾爾索勒托諾依(ErSoltonoy)》、《艾爾波羅特(ErBolot)》、《別克阿熱斯坦(Begaristan)》、《加拉依爾加勒格孜(Jalayir-Jalgiz)》等。愛情敘事詩主要有《庫勒木爾紮和阿克薩特肯(Kulmirza-Aksatkin)》、《奧勒交拜和凱西木江(Oljobai-Keximjan)》、《阿克瑪格杜姆(AkMagdim)》、《阿克姆爾(AkMoor)》、《克孜達裏卡》(KizDarika)》等。此外,吉爾吉斯中還流傳有《闊孜凱與巴揚(Kozikai-Bayan)》、《克孜吉別克(Kizjibek)》、《夏克爾與夏克熱特(Xakir-Xakirat)》、《咼爾奧格裏·蘇裏坦(Gor-uuluSultan)》、《阿勒帕米西(Alpamix)》等在其他中亞民族中廣泛流傳的史詩或敘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