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女真(滿州)人不屈的生活態度真得很令人佩服。女真於宋代崛起,雖被蒙古元朝戰敗並統治卻不滅其誌,至明代再興起而戰敗北元,進而統一了中華。
公平地說,就封建王朝來說,清朝的朝政管理、皇子教育等都臻於完善,是封建王朝中最好的最完美。隻是讓一個女人慈禧太後統治了四十七年,倒是曆史的奇觀。
最後,清朝是被資產階級這個新興的階級推翻的。曆史在這裏沒有再呈現朝代的更迭,而是向前推進,是由封建王朝向資本主義乃至社會主義社會前進。中華民族,由此有了新生。
第一節 滿清建國
努爾哈赤
“長白山、黑龍江,滿族人的老故鄉。”
滿族人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的肅慎人。據考證,隸慎就聚居在長白山一帶。漢代至三國,肅慎人又稱挹婁人。南北朝時,稱勿吉人。勿吉,為女真語“窩集”之音轉,乃是“森林”之意。隋唐時期,又稱靺鞨。至宋遼時期稱女真。遼朝將女真分為兩部,開原(今遼寧開原)以南稱“熟女真”,開原以北稱“生女真”。十二世紀初,生女真的完顏部崛起,其首領阿骨打統一女真部落後,於公元1115年稱帝,國號大金,定都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女真族崛起的過程,可詳見本書第十一章《半日皇帝》。
十二世紀中國北方蒙古族興起。元朝滅了金國與宋朝,統一了中國,女真人從此在元朝統治之下。
元亡明興,這時的女真人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曾多次助明朝北征蒙古。女真三大部共有四十多部,常互相攻殺。
這時,建州女真中出了個一個英雄人物——努爾哈赤,他即是後來的清太祖。
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出生於明朝建州左衛蘇克索護部的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新賓)。他的祖父覺昌安任建州左衛都指揮,父親塔克世為建州左衛指揮。因後母虐待,他從小自立。他能登高山尋人參,能入老林采野果。他還好讀《三國演義》、《水滸》等書,結交知識分子,深受漢族文化影響。後來他入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部,戰鬥中屢次立功。他成了一個能文能武、閱曆豐富的人,由此,統一女真各部的曆史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首先開始統一建州各部女真。明神宗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明軍在攻打阿台的過程中誤殺了幫助明軍的覺昌安和塔克世。這位二十五歲的青年發誓要為自己的爺爺和父親報仇。但報仇要有實力,要有實力首先得統一自己的民族。於是,他以明朝的“撫恤金”所給的“十三副鎧甲、三十匹馬”起兵,開始了他統一全女真的曆程。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海西女真葉赫部被其打敗,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東海女真也來歸附。至此,經二十年征戰,他統一了女真族,自己也有了一支七萬人的精兵。
征戰中,他集分散部落的女真為八旗,平時生產,戰時上陣。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他在呼蘭哈達山南岡的二道河子,建築了費阿拉城(俗稱舊老城),作為了政治中心。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在蘇子河與嘉哈河交彙處的東岸赫圖阿拉築了一座新城(俗稱老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此城登基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後金),年號天命。
這時,努爾哈赤開始了為爺爺和父親報仇——滅明的大業。
萬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宣布對明朝的“七大恨”,起兵攻明。薩爾滸一戰,努爾哈赤以兩萬八旗兵大敗明軍近十萬人(詳見本書第十四章《君非亡國之君——明崇禎皇帝》第一節《風雨飄搖的王朝》)。三年後,他攻下遼陽,遷都於此。公元1625年,他遷都沈陽。
天命十一年(公元1262年),努爾哈赤率軍攻寧遠城,未克憂忿而去世。史載是在當年八月因毒疽發作而逝,也有稱是被明軍守將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所傷而死。
皇太極尊漢
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繼位。他繼承了父親攻打明朝的遺誌。他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是禮優漢官,參考漢製製定宮製。由此女真族進入封建社會。
在後金統治了遼沈地區後,皇太極推行“編戶為民”政策,將大批“拖克索”(即莊園)裏的漢民解放出來,讓他們成為個體農民。他還重用漢儒範文程,問政時總要問:“範平章知道麼?”
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極先征服了朝鮮,又帶兵征服了蒙古察哈爾部,統一了漠南蒙古。他從蒙古孫林丹汗的兒子處得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天聰十年四月,他在沈陽宮殿裏舉行大典,改族稱女真為滿州,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
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明重臣洪承疇在鬆山戰役被捕,他耐心勸降,親自到洪承疇寓所與他談心。時值初春二月,寒氣襲人。皇太極便解下自己的貂皮大衣披在洪承疇身上。洪承疇想想崇禎皇帝的多疑,看看皇太極的大度,他歎道:“真命世之主也!”遂拜倒在皇太極腳下。皇太極對所有明代降臣一律禮待,還增編了漢八旗。他接收漢官建議,開科取士,吸納了大批漢族知識分子參與後金政權建設。不過就在一切準備就緒將要進攻關內之時,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九日,他突然中風去世,享年五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