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還將每二十家漢人編為一“甲”,“甲主”由蒙古人充當。甲主對這二十家漢人的財產和女子可以隨便取用。元政府還規定:禁止漢人打獵,禁止漢人學習武術,禁止漢人持有兵器,禁止漢人集會拜神,禁止漢人趕集趕場作買賣,禁止漢人夜間走路。
蒙古人到了中原後,仍不講漢話,不識漢字,一百年間的政權,也隻有兩個漢人出任過宰相,一是帝國初創時的史天澤,一是帝國瓦解前夕的賀惟一(他早已蒙古化,改名拓拔太平)。這樣,蒙古王朝是以奴隸總管的身分來管理和控製中原的,元朝這種極不平等的政治製度埋下了民族反抗的火種。
兩幅假心假意的兄弟和睦圖
這時,元朝內部王位之爭又起。
大德十一年(公元1320年),元第七代皇帝、真金太子之子元成宗死。卜魯罕皇後秘密召元世祖忽必烈孫子安西王阿難答從前線回來,準備登基。右丞相哈剌哈孫則遣使分赴南北,通知真金之孫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兄弟倆回來繼位。愛育黎拔力八達先到大都,拘了卜魯罕皇後和阿難答。海山接著統兵也到。海山握有重兵,且為兄長,愛育黎拔力八達自願讓賢,海山登上皇位。是為元武宗。兄弟倆友好約定,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哥哥去世後由弟弟繼位。在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去世後,帝位再歸哥哥武宗的兒子和世辣。
這本是一幅十分感人的兄弟和睦圖。但愛育黎拔力八達(仁宗)繼位後,卻違背諾言,封和世辣為周王,遷往雲南。立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碩德八剌即位為英宗,但被權臣鐵失所殺。謀反的大臣立鎮守漠北的真金的孫子也孫鐵木為帝,是為泰定帝。泰定帝在位五年即去世,武宗舊部燕帖木兒和河南行省丞相伯顏都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分別迎周王和世辣及弟弟圖貼睦兒回來稱帝。弟弟圖貼睦兒先到大都,即帝位,是為文宗,是年天曆元年(公元13238年)。但燕鐵木兒揮兵殺來,讓和世辣稱了帝,是為明宗。文宗表麵同意讓位於兄,又勾畫出一幅兄弟和睦圖。但在兩人相約上都之南時,文宗毒死了明宗,自登帝位。
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文宗卒(時年二十九歲),臨終良心發現,下詔由明宗兒子繼承帝位。燕鐵木兒為了自己掌握大權,故意不立明宗長子而立幼子,是為寧宗。但寧宗當了幾個月的皇帝即病逝,燕貼木兒隻好去迎立明宗長子妥歡貼睦爾。《元史·本紀第三十八》記載:“燕鐵木兒既見帝,並馬徐行,具陳迎立之意。帝幼且畏之,一無所答。於是燕鐵木兒疑之,故帝至京,久不得立。適太史亦言帝不可立,立則天下亂,以故議未決。遷延者數月,國事皆決於燕鐵木兒,奏文宗後而行之。俄而燕鐵木兒死,後乃與大臣定議立帝。”這意思是說,當時燕鐵木兒與妥歡貼睦爾並馬一起走,揚著馬鞭向他陳述了迎立的意圖。妥歡貼睦爾年紀小,看見燕鐵木兒專橫跋扈的樣子十分害怕,一句話也沒說。於是燕鐵木兒認為妥歡貼睦爾不喜歡自己,到了京師很久也不提立他為帝的話。因為國事都決於燕鐵木兒,群臣也不敢過問。幾個月後燕鐵木兒因荒淫過度溺血而死,妥歡貼睦爾才當了皇帝,是為順帝,時年十三歲。
元順帝一生三件事
元順帝繼位後,他真正做的事有三件。一是廢了伯顏,二是選了一個賢相脫脫,三是迷戀房中術丟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