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天仍順汝—元天順帝(1)(1 / 3)

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偉大民族。蒙古族,便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員之一,以蒙古族為主創建的疆括歐亞的世界最大的帝國,也是中華民族所建的帝國。因此,蒙古族建立的帝國的曆史,也應是中華民族的正史,而不能因為這個帝國的創建者不是漢族人就將這個帝國排斥在中國正史之外。

蒙古帝國,他的建立是那麼富有傳奇色彩,那麼令人神往。他的轟然倒塌,卻平白而直觀:是民族歧視政策和經濟管理外行的結果。為便於方便地探討元朝衰亡的原因,先讓我們稍稍偏離主題,走進蒙古,去領略蒙古人民的英雄史詩。

第一節 美麗的神話·睿智的老祖母

狼與鹿的愛情

法國人勒內·格魯塞所著的《成吉思汗》(譚發瑜譯)講述了蒙古族起源的動人傳說:

中國的北疆有這麼一個地區:那裏起伏著阿爾泰山、薩彥嶺、杭愛山、雅布洛諾夫山脈、興安嶺等雄偉的山巒。這些山巒海拔一般都高達2000米,山上布滿了茂密的鬆林。鬆林下麵則是濕潤的山坡和幽深的峽穀。再往下,便是河流,她一直宛延到遼闊的草原中心方才止步。

草原,在水的滋潤下就成了牧場,由山麓伸展開去。牧場上布滿了百合科植物、苦艾和狗牙根草,其中狗牙根草是牲畜最喜歡吃的牧草。春暖時節,一望無際的草原宛如一張大綠毯,可以引出無盡的詩緒。夏天來臨,草原上綴滿鮮花,爭奇鬥豔。7月以後,酷熱的風掠過草原,草原由綠變黃。10月開始為冬天,暴風雪肆虐無忌。水始成冰,溪流頓失,直到第二年的4月,春天再來。嚴冬,蒙古大地是朔風凜冽的西伯利亞地區的一個部分;七月以來酷熱的夏季,又使蒙古變成了亞洲的撒哈拉。

這麼一個地方,必然產生剽悍的種族。這個種族,必有一個不平凡的開始。

蒙古的傳說中說,有一座林木茂密的山名叫額兒古涅昆,山上有一個山洞。一天,有一隻青色的狼(孛兒帖赤那)從這個山洞裏走了出來。他碰到了一隻鹿(豁埃馬蘭勒),狼和鹿竟友好地結伴而行。蒙古人一代一代都口傳著自己家族的起源和各代的祖先。據成吉思汗家族的史家說,這隻狼和這隻鹿從貝加爾湖(騰汲思海)來到斡難河(今鄂嫩河)之源——不兒罕山(聖山),即今之肯特山脈,定居下來。這裏是蒙古的聖地。此山脈海拔高達2800米,山頂是花岡岩石和片麻岩石,蒙古人的至高無上的神長生天就住在這山頂上。山頂以下是稠密的森林和斡難河及大草原。那隻蒼狼和那隻白鹿在上天安排的這個地方相愛了,生下一個兒子名叫巴塔赤罕。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祖先。後來,成吉思汗一生中每當處於關鍵的轉折關頭,就來此登上聖山,拜倒在長生天下,求長生天保佑他度過難關和取得成功。

三眼兒子

美麗的傳說還在延續。在巴塔赤罕後的多少代是脫羅豁勒真伯顏,他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都蛙鎖豁兒,一個是朵奔蔑兒幹。

一天,都蛙鎖豁兒兄弟二人來到不兒罕山(聖山,今肯特山),從山上往下看,看見了山下平原上流著統格黎克溪,沿著溪水正走來一群人。額上有第三隻眼且目力超群的都蛙鎖豁兒對弟弟朵奔蔑兒幹說:“我見那群人中,在一輛車的前座上,坐著一位漂亮的姑娘。如果她尚未嫁人,我可以去為你說親。”說罷他就來到這群人中間。

這位姑娘就是蒙古族歌謠中唱到的老祖母阿蘭豁阿,她當時風華成茂,待字閨中。阿蘭豁阿出身富門,屬豁裏禿馬惕森林狩獵部落。豁裏禿馬惕人在貝加爾湖以西以狩獵為生。這天她的父親豁裏刺幾台與部落裏的其他人不和,一氣之下離開家鄉,攜帶家眷和財產來到這不兒罕山謀生。恰遇都蛙鎖豁兒來提親,便滿口答應。他認為這可以方便他融入當地人。就這樣,朵奔蔑兒幹娶了美人阿蘭豁阿。

睿智的老祖母

朵奔蔑娶阿蘭豁阿為妻以後,仍從事狩獵。阿蘭豁阿生了五個兒子,朵奔蔑兒幹去世後,五個兒子互相不夠團結。一天,阿蘭豁阿烤好了一隻羊羔,又叫來兄弟五人共進家宴。吃罷羊羔,她取出五支箭來,分發給五子每人一支,令其試折。五個兒子不費吹灰之力,一折而斷。阿蘭豁阿又拿出五支箭,將五箭捆成一束,命五子輪流折之。五子依次折之,無一人能斷此箭束。於是阿蘭豁阿教誨他們說:“汝等五子,若自為一,他人必分而折汝等,猶汝等適才分而各折一箭然。設若汝等同一友和,如束之五箭一般,其孰能摧汝五人耶?”意思是說,你們五人,如果各自為一,其他人就會像折一根箭一樣消滅你們。如果你們團結友愛抱成一團,誰又能打垮你們呢?這位母親富有哲理的話從此印在了五個兒子心中,也印在了世世代代蒙古人的心中。

不過,睿智母親的話並沒有完全起到作用。在母親去世後,四個哥哥團結在了一起,欺最小的弟弟孛端察兒蒙合裏年幼,沒有分一點財產給他,還將他趕出了有門。

孛端察兒蒙合裏信馬由韁地出走了。他用馬尾作圈套到了鷹,馴化了鷹用它去捕獵。捕來的吃不了的野禽就養起來。他還做弓和箭打獵。有牧民遷到他附近了,他就用獵物與他們換馬奶喝。一天,哥哥不忽合塔吉良心發現,想起弟弟,便去找他。他對哥哥說,我看供給我馬奶喝的這群人沒有頭領,我們為何不兼並了他們呢。於是兄弟五人團結起來,衝向此部落,征服了這批人,成立了自己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