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三毛前往祖父居住的小沙鎮陳家村祭祖。在祖父墳頭,她緊緊地抱著墓碑,泣不成聲,她悲愴地呼喊:“阿爺,魂兮歸來,魂兮歸來,平平看你來了。”她在祖父墳旁挖開一方土,親手取了一些泥土裝在一個小盒子裏。在祖居屋旁的井中,她親手從祖父50年前挖的井裏,吊上了一桶水,喝了一口,輕輕地說:“故鄉水好甜呀!”隨後她鄭重地灌滿了一瓶,揣入包內,要帶回台灣給父母。回台灣後,她把這兩樣故鄉的“魂”存放在父母處,後來終於捺不住相思,取了回來由自己珍藏。她在1989年6月25日寫給堂兄陳懋文的信中說:“此次回鄉之後,鄉愁更濃,最相信的是故鄉,更加魂牽夢繞……這種民族情感,是沒有辦法從我心中拿去的。不曉得哪位好心的記者,給我一張故鄉小沙的油菜花田的照片,我拿回來翻拍了,放得好大,幾乎每天拿出來看。祖父墳頭的土,老家水井的水,對於中國,我的愛,比任何人都深!”4月21日,三毛在堂伯母家做客時,有人告訴她,小沙的鄉親們聽說三毛回故鄉來都很高興,親切地稱她為小沙妹。三毛一聽叫起來:“小沙妹,好!我做三毛也做膩了。我要試試台灣的那些編輯們,就用小沙妹筆名去投稿,看投得中投不中。請告訴小沙的鄉親們,我的第二個筆名就叫做小沙妹。”
可惜,這個筆名僅僅用了一次。4月23日,三毛女士在與舟山市文藝、新聞界人士舉行的座談會上時,為《舟山日報》題詞:同舟共濟。落款處,三毛正式啟用她在故鄉所取的第二筆名:小沙女。
這次座談會,有人問三毛:“你沒有到過舟山,為何卻有那麼深的愛故鄉之情。”三毛說:“愛故鄉之情是與生俱來的,我雖然從沒到過舟山,但是,這塊土地卻是我的心肝寶貝。”舟山市音樂舞蹈協會主席劉戰,請三毛寫一首詞,當三毛下次再回故鄉時,就用這首家鄉人譜曲的歌來歡迎她。三毛當即答應,將《夜宴》小詩默寫在一頁紙上:窗外白雪皚皚,室內鳥語花香……三毛風趣地說:“你也要保護我的智慧財產。你必須付給我一元稿費,這首小詩就是你的,但版權不屬於你。”劉戰摸出一元錢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三毛朗聲答:“好!”見他倆故作認真的神態,眾人大樂。三毛接過一元錢,也高興得跳起來:“這是我在大陸賺到的第一塊稿費,好開心喲。”市書法協會主席王亞答應為三毛刻一枚石印。王亞問何時取?三毛說:“明年。”王亞在紙上寫下:明年交貨。三毛笑了:“這樣,明年我非要再回一趟故鄉不可了。”
三毛此次回鄉,給倪竹青老人帶來了彌足珍貴的禮物,一張被她珍藏了整整40年的照片,這是倪竹青40年前與三毛全家在南京中山陵前的合影。她特意翻拍好當麵送給老人。照片上的三毛當時僅3歲,挨坐在父母麵前,天真地咬著自己的小指甲。瞧著她那白胖的身影,可愛的神情,使老人油然回想起當年活潑玲瓏的小三毛,過去的歲月一一浮上心際,而眼前的三毛,已是一位隻身勇闖南北,遊曆過50多個國家,在國際國內文壇享有盛譽的中年才女了。
“我在大陸最親愛的人”
可是風是那麼的緊,天空是那樣的無邊無涯,我們隻來得及交換一個眼神,便飛掠過了……
——三毛《雲在青山月在天》
1989年,三毛在完成了故園之行後回到台灣,隨即給倪竹青老人寫了一封信,她深情地寫道:“此趟大陸之行,叔叔,我證實了自己的直覺,在求證之後,我仍要說,你是我在大陸最親愛的人!”
2004年10月初,筆者來到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門,專程拜訪了現年已經85歲的倪竹青老人。倪竹青老人生於1920年,目前是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任舟山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顧問,其作品多次在省內外交流展覽,並被評為舟山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老人癡情翰墨,幼承庭訓,對書法情有獨鍾。從10歲起至今70餘年,走筆不輟。對篆隸行楷均有習臨,精行、草,尤工小楷。
老人麵色紅潤,行動矯健,身體健康,業餘時間還時常打打乒乓球,幫社區居委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回憶起與三毛交往的往事,老人思路敏捷,點滴不漏,往事宛在眼前。
在倪竹青老人的案頭,還放著一篇三毛辭世後、倪竹青老人於1991年1月10日強忍悲痛寫下的《隔岸驚噩耗悲切念三毛》的回憶文章。文中詳盡地回憶了他與三毛兩年多來的交往:三毛畢業於台灣文化大學,早年隻身去歐洲等地留學,倍嚐艱辛。在馬德裏大學時與西班牙同學荷西相識。6年後,他倆結婚,在國外度過了6年愉快而艱苦的生活,婚後無子女。荷西是潛水工程師,在一次潛水工程中不幸喪生,這給三毛極大的打擊,悲痛欲絕的三毛不久以低價賣掉在西班牙的住房,孑然一身返歸台北與父母暫住。為求得寫作應酬方便,不久三毛傾其所有,在台北離父母家不遠的南京東路四段購置四樓的一套住房獨自居住。她把平時收集來的舊物,諸如壺、罐、銅盆,甚至石磨、小木輪軸等都用來作室內陳設,書架滿布各種書籍。睡床、沙發、桌椅上的墊子都是三毛利用零碎花布和土布自己一塊塊疊連做成,床桌的鏡夾裏放著荷西遺照,但她又睹影傷神、夢回淒涼,又另辟五樓“違章建築”,自己搬上五樓住了。客廳中間放一方形短桌,客來相互席地坐談,很有日本榻榻米風味。她家裏雖有小廚房、餐桌、炊具,但從不舉火,餐桌也用作書桌。天花板上大頂燈罩是三毛用鋸了柄的紙傘替用。她說:“燈太貴了,這樣做既省錢,又別有情調。”三毛為人正直、豪爽、熱情、溫柔,因此不論國內外,她每到一地,舊知新識都喜和她交識,並處處關心幫助別人,很有“俠骨柔情”,去年我戲以“俠義襟懷堪自怡,骨奇氣灝意難羈。甩手導盡千江水,柔情文壇誌不移”的嵌字詩寫三毛,她收到後很歡喜,把它懸掛室內,還來信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