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明末農民起義(3 / 3)

這次攻城戰鬥一直在激烈進行,十九日天還沒亮,農民起義部隊攻下了內城,從各門擁入市區,一時城內鼎沸。明政府部隊死的死,降的降。崇禎皇帝眼看大勢已去,馬上命令宦官鳴鍾召集百官上朝。鍾敲了許久,始終不見一人上朝。這個剛愎自用的皇帝徹底絕望了,於是他登上煤山,自去冠冕,在一棵老槐樹上吊死了,臨死前他在衣襟上寫下了一份遺書,他到死的時候還是認為明政府的覆亡是大臣的過錯。他的寵臣——宦官王承恩也吊死在他身旁。

崇禎皇帝上吊自殺

李自成進了帝國的首都以後,率令部隊攻打正陽門,途中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他們捧來熱茶、點心,有的還在家門口擺設了“永昌皇帝萬歲”的香案,青煙嫋嫋,扶搖而起,慶祝農民起義部隊的勝利,也希望有個好皇帝。明政府防守正陽門(今前門)的將軍是李國禎,他不肯向農民起義部隊投降,抵擋一陣,感到勢頭不妙,一個人偷偷溜走了。防守正陽門的明政府部隊見李國禎逃跑,紛紛放下武器投降。農民起義部隊進入正陽門,來到棋盤街,這是崇禎皇帝禦林軍的防地,他們拚命頑抗,企圖阻止農民起義部隊前進,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大約經過兩個時辰的激烈戰鬥,農民起義部隊消滅了禦林軍,通向皇宮的路打開了。

李自成拔箭正中“天”字

李自成進了正陽門以後,抬眼看到前方有座高大的牌樓,牌樓的門額上寫著“承天之門”四個字。這是明王朝統治的象征。李自成從馬上摘下銅胎鐵背硬弓,搭上一支雕翎箭,一箭射去,正中“承天之門”牌匾上的“天”字。所有的將士全都歡呼跳躍,稱讚李自成的好箭法。丞相牛金星在一旁說:“中天下字,當中分天下。”這一天正式宣告了曾經的明帝國滅亡了。

李自成領導的明末農民起義的規模,在中國曆史上是空前的。這次起義中提出的“均田免糧”“五年不征”“平買平賣”等戰鬥口號;以及實行“劫富濟貧”的政策等,深入人心,使李自成最終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但是由於曆史的局限性,一些農民起義部隊將領驕傲輕敵,不久農民起義部隊被迫退出北京,最後失敗了。

“劫富濟民”賑濟災民

三、起義失敗

李自成攻進首都後,下一步就是如何消滅明王朝的殘餘勢力,其中力量最強的是盤踞在山海關的寧遠總兵吳三桂。吳三桂原本是想向這個新生的大順政權投降的,四月初,忽然聽到大順政權在北京逮捕原來明王朝的高級官員,使用嚴刑搜刮錢財,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家眷被抓的消息後,擊走唐通,部署防禦,並向關外清王朝部隊乞兵。四月,李自成親率大軍攻打吳三桂,在山海關激戰。在滿漢軍隊聯合進攻下,李自成失敗,撤回北京。二十九日匆忙稱帝,建國大順,次日退出北京。李自成撤出北京後,有計劃地實施戰略退卻,經山西平陽、韓城進入西安。

李自成率軍攻打吳三桂

1644年冬,清王朝部隊分兵兩路進攻西安,次年二月潼關失守,李自成從西安經國襄陽進入武昌,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遭到地主武裝襲擊,壯烈犧牲。

1646年,清王朝部隊從陝西南部進入四川,攻打大西軍,張獻忠在第二年七月撤離成都,北上與清王朝部隊作戰,十一月犧牲在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李自成、張獻忠犧牲後,農民起義部隊餘部繼續堅持戰鬥,大順農民起義部隊分成兩路,一路由劉體純、郝搖旗等人率領,在洞庭湖以東地區活動;另一路由高一功、李過率領,在洞庭湖以西地區活動。大西農民起義部隊在孫可望、李定國率領下轉入川貴,堅持抗清鬥爭。清王朝部隊集中兵力鎮壓農民起義部隊,李過病逝,郝搖旗、劉體純、高一功等戰死,孫可望降清,李定國兵敗。到1658年,明末農民起義到此全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