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支農民部隊誕生到這個時候,占據優勢的政府軍隊始終處於戰略進攻地位,農民起義部隊則處於反圍剿、求生存的地位。各部時分時合,忽東忽西,尋找空隙及薄弱點進行襲擊,以調動疲憊敵人,在有利時機,形成戰役戰鬥上的局部優勢,出其不意打擊削弱敵人,在戰鬥中保存並發展自己。經過13年的遊擊流動的作戰,逐漸走向集中。
到了1640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部隊,進入中國腹地的河南。為了進一步動員民眾,推翻明王朝,農民起義部隊也急需解決民眾賦役繁重和賑濟災民的問題。所以,李自成提出了五年不征稅、平分田地、不交公糧、“平買平賣”等口號;同時為了解決貧民的生活以及自身的資金問題,對富裕的地主、商人的財產進行了掃蕩。農民起義部隊勒令那些錦衣玉食的大官僚、大地主交出糧食和財物,然後把沒收的糧、錢,分給窮苦的百姓。農民起義部隊還打開官府的糧食、金庫,開倉放賑,救濟饑民。這些措施,解救了許多群眾,當時在民眾中流傳著很多歌頌李自成的民謠,譬如“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二、覆亡明王朝
民眾的支持,使得農民起義部隊獲得了飛速發展,不久就攻下了西安。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農民政權,稱大順王,年號永昌。智囊團成員顧君恩向他建議:先奪取關中,以關中為基地,進而攻取山西;經山西攻打北京。他接受了這個建議。李自成先派遣一批精明強幹的將士喬裝打扮,化裝成買賣人,到北京打探軍情;有的滲入到明王朝各部的機構中刺探機密。這樣,李自成雖然遠在北京千裏之外,但是中央政府的一舉一動,隨時有人報告,很快就可以知道。
就在這年正月,李自成率農民起義部隊從西安出發,渡過黃河,二月,攻下山西太原。然後兵分兩路:南路由大將劉宗敏率領,經固關(故關)、真定、保定,然後北上直趨北京;北路由李自成親自統率,經大同、宣府(宣化)直搗北京。農民起義部隊出發前,李自成再次申明王朝部隊紀,規定農民起義部隊將士不得擄掠;不得私藏金銀;所過城邑不得進駐民房宿營,一律用單布帳篷露宿;行軍作戰時,不準軍馬踐踏田苗等等。農民起義部隊對地方民眾沒有半分驚擾,勢如破竹,秋風掃蕩般向北京進攻。
李自成率領的北路部隊,一路上根本沒有人可以抵擋,在寧武關與明政府部隊打了一場硬仗,消滅了明王朝的防守部隊。攻到大同,大同總兵薑瓖投降;攻到宣府,宣府總兵王承廂投降。三月十四日,農民軍到了居庸關。這裏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明初在這裏修建堅固的防禦工事——長城,一直派有重兵把守。居庸關,號稱北京的北門鎖鑰,當時崇禎皇帝派巴總率領部隊防守,巴總頑固抵抗,還放射暗箭傷了李自成的左眼。這一行動激起了農民起義部隊的極大憤怒。他們奮起攻城。明政府部隊抵擋不了,隻有投降。第二天,農民起義部隊又占領昌平。
三月十六日,農民起義部隊的兩路大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到明王朝首都城下會合在一起了,從而割斷了明帝國中央政府與外界的聯係,使首都成為一座孤城。起義部隊兵臨城下的時刻,崇禎皇帝任命宦官王承恩負責北京的城防,而且京城九門守城重要官員也大多是由宦官擔任。這些宦官,什麼也不懂,他們隻能依靠堅固的城防抵擋農民軍。
農民起義部隊首先消滅了北京城外的明政府部隊,然後開始準備攻城。北京城牆高大,難以仰攻。農民起義部隊準備了幾百張五丈多高的登城雲梯,弓弩、火銃也對準了城頭,農民起義部隊的步兵拿刀控弦,騎兵依馬按劍,他們屏著呼吸,隻待攻城號命令下達,一時周圍十分寂靜。突然,萬炮齊鳴,殺聲震天。農民起義部隊在李自成帶領下,環攻京師九門。守城明政府部隊本無鬥誌,麵對農民起義部隊的猛烈攻勢,更是心驚膽戰。圍城的第二天,彰義門(或稱廣寧門,也就是現在的廣安門)守衛城門的宦官曹化淳,打開城門,迎接李自成入城。北京的外城被攻破了,鼓舞了農民起義部隊的士氣,每個農民起義部隊戰士摩拳擦掌,要在攻城時一顯身手。
農民軍圍攻北京城
當天晚上,各城門炮聲不絕,崇禎皇帝坐臥不安,慌忙奔出宮外,登上煤山(今景山),隻見京城四麵烽火漫天,不時傳來大炮的轟鳴。他皺著眉頭說:“為什麼李自成的部隊打到了首都,我們還不知道。”王承恩說:“李自成派了很多手下,帶了很多錢財,首都文武官員被收買了不知有多少,就連兵部他們也鑽進來了,所以兵部派出偵察李自成的探子,一個也沒回來。陛下,彰義門一破,內城也怕守不住了。”崇禎皇帝預感到末日降臨,在山上徘徊許久,無可奈何地回到乾清宮,他哭著對皇後說:“大事已去,沒有希望了。”於是命令皇後、貴妃自殺,並親手砍殺了公主和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