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良勸告商鞅後第五個月,秦孝公在公元前338年突然去世了。太子駟即位,開始稱王,即秦惠文王。懷恨在心的舊貴族們迅速行動起來,公子虞等人四處散布謠言,說:“商君欲謀反!”
秦惠文王與商鞅早有嫌隙,於是下令逮捕他。商鞅聞訊後立即出逃,到達邊境的時候,見天色已晚,準備投宿客店。但商鞅沒有證件,店主也不知道他是商鞅,拒絕說:“商君的法令規定,留宿沒有證件的人,店主要被問罪的。”
商鞅這才感到自己新法的弊端,長歎一聲說:“唉,法令嚴也有這樣的弊端啊!”
曆史在這裏好像跟商鞅開了個玩笑:他定的法律,現在卻逼得自己無處藏身。商鞅準備出逃魏國,可是魏國邊關守將拒絕他入境。他們怨恨商鞅曾設計打敗魏公子昂,同時又擔心如果商鞅入境,強大的秦國會進行報複。
商鞅隻得逃回自己的封地商邑,準備率領從屬和邑兵對抗秦惠文王。然而,秦國自變法以來已經建立起的中央集權體製,除了國君擁有集中指揮調動軍隊的權力外,任何卿相以及列侯都無權調兵。終於,商鞅被秦惠文王的軍隊俘獲,並被處以車裂之刑。商鞅全家也遭到滅頂之災。秦惠文王雖然抄滅商鞅一族,但對商鞅兩次變法所遺留下來的製度都照單全收,並利用這個堅強的基礎迅速地向外擴展國力,不久,便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最為強盛的國家。
與王安石變法後的宋朝局勢相比,秦國日後的發展要幸運多了。
王安石兩度下台後不久,宋神宗也積勞成疾去世;接著保守派掌權,新法盡廢;不久新黨又掌權,又恢複新法,但實質與王安石的本意大相徑庭。在這一新一舊的混亂中,北宋也因此被弄得亡國了。秦惠文王則聰明得多,他雖痛恨商鞅,卻非常清楚新法的價值,因此他繼續秉承孝公遺誌,努力協調並推動變法,終於使新法所獲得的成果繼續保持。商鞅富國強兵的理想終於在其政敵的手上完全獲得了實現。
除了對武將重視之外,嬴政還高度重視專業化人才。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修建者李冰其實就是嬴政任命的太守。可以說沒有嬴政對專業化人才的重視和對李冰的支持,都江堰是不可能建成的。我們今天看這個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時候,似乎也應該記起偉大的嬴政。還有一個水利人才我們也都很熟悉,那就是鄭國。鄭國剛到秦國的時候,就是一個間諜,他的目的在於修建一個可以水淹秦國的工程。嬴政剛開始並沒有發現其中的秘密,後來發現鄭國的真實目的之後,也沒有將鄭國處死,而是讓他繼續修建,以便利於關中農田的灌溉,發揮了鄭國的專業技術,使得秦國經濟實力大增,反而獲益匪淺。其實最能表現嬴政求賢若渴的還是他試圖收用高漸離的故事。他不是不知道高漸離是荊軻的知己好友,但是高漸離的音樂才華實在太讓他傾倒了。
對於這樣的人才,無疑每個帝國都是急需的,因此,他將高漸離收容到了身邊,並且一再容忍了他的刺殺,直到實在無法挽回為止。嬴政始終無法理解高漸離的執著。其實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感情,高官厚祿、恩威並重也許能夠將人才留在身邊,卻不是根本的方法。高漸離對燕國、對荊軻懷著深厚的感情,這份感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無法剝奪的。今日所謂人性化管理,其實從根本上講也就是培養感情,以情動人,其效用之大也許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