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均被列入春秋五霸,斯可見兩人無論在雄心與霸氣上均不分伯仲。究竟鹿死誰手,這還得看運氣與勇氣。
顯然,吳國的軍事實力要勝過一籌。此時的吳王闔閭西破強楚,北壓強齊,大有稱霸諸侯之氣勢。而越王勾踐才即位,還沒有盡顯其才華。可是俗話說得好,初生牛犢不怕虎。明知敵強我弱,勾踐豁出去了。
越軍率先發起進攻。由勾踐精心挑出的勇士組織成敢死隊奮不顧身地殺入吳軍陣營,但是吳國人很快就讓越國人見識了其過硬的軍事水平。越國人兩波的進攻,並未能衝散吳軍的陣形。正如前魯國名將曹劌所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吳王闔閭耐心等待越國的第三波進攻,隻要吳國人頂住了,越軍勢必要士氣渙散,不能再戰了。
怎麼辦?
越王勾踐靈光一閃,他知道吳軍的防守太強了。如果這樣強攻,絕對不是吳軍的對手。到時越國人疲憊不堪時,吳軍一反擊,就全完蛋了。不能采用常規戰術,必須要以險取勝,以奇取勝,要賭上一把。
怎麼賭?
勾踐使出的這一招,是任何人都不會想到的!越軍第三波攻擊開始了,派上場的都是囚犯,大概都是些戰鬥中違反軍令被判死刑之人。這些人衝到吳國人麵前,吳國人正準備舉戈還擊時,不想駭人的一幕出現了。這些囚徒士兵停下腳步,把劍拔出來,不是要朝吳國人砍殺哦。而是把劍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衝著吳國人說:“兩國交鋒,我等作戰不力,罪不容赦,特前來送死。”說罷這批人竟然一個個拿起劍往脖子上抹,一道道血柱染紅了劍刃,一條條生命在瞬間化為烏有。
吳國人看呆了,吳王闔閭張大嘴,半天沒反應過來。自從吳國崛起以來,東征西討,吳國兵團的勇敢精神天下無雙,連以勇悍著稱的楚國兵團都自歎弗如。可是這回吳國人開眼界了,他們遇到了一群更不怕死的人。不,應該稱一群瘋子吧。竟然漠視生命到這種地步,可謂曠古未聞。
越王勾踐驅使一批死囚在吳軍麵前表演集體自殺,也可以看出這位君主冷血到了何等程度。他導演了這出沒有人想象得出的死亡遊戲,隻有一個目的,即把吳國人嚇破膽。這些殺人無數的吳國士兵,早習慣了戰場的冷酷無情。但眼睜睜地看一群戰士集體自殺,這種對心靈的震撼力,仍然是前所未有的。
吳國人嚇呆了,這使勾踐達到目的了。他馬上下令大軍全體出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衝向敵陣。深受刺激的吳國士兵好像突然喪失了戰鬥力,整個陣地很快被越軍突破,緊接著指揮係統失靈了。吳王闔閭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他極力想穩住軍隊,重振士氣。可是這時突然一輛越國戰車衝過來,戰車上的將領靈姑浮揮舞大戈,朝闔閭腦門就劈過來。闔閭一閃身,腦袋沒被劈著。但戈順勢落下,正好砍中他的大腳趾。靈姑浮把戈往回一抽,硬是把闔閭腳上的鞋子給扯下來了。
闔閭一受傷,這下子吳國人更亂了,紛紛後撤。越王勾踐乘勝追擊,吳軍大敗。
槜李之役既是越王勾踐的成名之戰,也是吳王闔閭的滑鐵盧之戰。
如果僅僅是一場敗仗,吳國損失也不算很大,但這場戰役卻使吳國失去一位偉大的英雄。受傷後的闔閭為自己低估對手而愧恨不已,這加重了他的腳傷。加上天氣炎熱,他的傷口感染化膿。最後竟然無藥可治,死於回師途中。
一代雄才吳王闔閭就這樣死了,死得有點窩囊。還不如他所刺殺的吳王僚,好歹死於名劍之下。而他居然是被一把戈砍死的,而且是砍在了大腳趾上。
創業未半,中道崩殂,出師未捷身先死。闔閭死難瞑目,因為他的事業正值巔峰。若假其天年,必定是天下霸主,然而人算有勝於天算乎?
闔閭自刺殺吳王僚篡位,總計在位十九年,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吳國本是一個文化較落後之國,偏處東南,人才匱乏。而闔閭能以寬大的胸襟,收容楚國的流亡人士伍子胥和伯嚭。並且重用來自齊國的孫武,以楚齊來的人才來壓製楚齊兩國,用人而不疑。從這點上看,他頗有秦穆公當年的風範。孫武初見闔閭,即殺其愛妾以立威。闔閭不僅沒有報私怨,反而任命他為大將,斯亦可窺其容人之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