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宗仁坐上“追雲”號飛機,向廣州飛去。沒多久,他突然下達命令,讓飛機去桂林。就在當天晚上,人民解放軍攻占了南京。
桂林的漓江之濱,疊彩山麓中,有一個青灰色牆體圈圍著的院落,舊式的兩層樓房,青磚青瓦、古色古香的。庭院裏,花木扶疏,潔淨清雅。裏麵,住著李宗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
李秀文和李宗仁是同鄉,比李宗仁大半歲,倆人1910件結婚。14年後,李宗仁再娶郭德潔。當時,廣西允許一夫二妻,不分大小,平等相待的“平妻製”,李秀文曾與郭德潔一起在南寧相伴李宗仁。到後來,李宗仁轉戰南北,身邊就隻帶了郭德潔。不喜官場酬酢的李秀文,隻身寓居在這裏。這一晃,竟又是20多年過去了。
李宗仁走進院落,見過老妻,一時百感交集。人生,真是一場夢啊!這麼多年過去了,結發的妻子老了,自己也累了。他本想在這安靜而美麗的院落裏多呆些天。可是,作為代總統,外麵的世界需要他,他要去繼續組織國民黨軍隊,進行最後的頑抗,看能否爭取到一線生機。
可是,世事往往不由人。11月中旬,他大半輩子的老搭擋白崇禧,指揮的桂係部隊大部被殲。李宗仁隻好趕往重慶,可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重慶又丟了,他又把政府遷往成都。眼見著解放軍摧枯拉朽,勢如破竹,李宗仁知道是不可能爭取到生機了。
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以治病為名,從廣西南寧飛到香港,隨即又以向美國求援為名飛到了美國。
這一次,作為一個國家的代總統,李宗仁臨走之前,僅給閻錫山一份電文:“仁以胃疾劇重,亟待割治,不得已赴美就醫,以一個月為期,即當遄返,在仁出國之短暫時期,請兄把中樞軍政仍照常進行,至於重大決策,盡可隨時與仁電商。來電所雲,似未明了仁之本意,特再電達,希仍就兄職權範圍內處理一切。”
蔣介石知道這事後,大發雷霆,在21日的日記中寫道:“德鄰出國,既不辭職,亦不表示退意,仍以代總統而向美求援,如求援不遂,即留居國外不返,而置黨國存亡於不顧。此純為其個人利害打算,其所作所為,實卑劣無恥極矣!”
李宗仁攜妻將雛到了美國後,在哥倫比亞大學長老會醫院很快治愈他的十二指腸炎,在美國各處轉悠,想找一個宜居的地方。
這時候,12月9日,由於盧漢、劉文輝、鄧錫侯的起義,大西南幾天內解放。“大勢已去,無法挽回啊!”蔣介石感歎著,沉沉地下達命令:將“中央機構”遷往台北!
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父子,一邊唱著“國歌”、一邊走出成都中央軍校大門。他倆眼含悲愴的淚水,來到鳳凰山機場,由此飛往台灣。
後來蔣經國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飛機到了天空,俯視眼底大陸河山,心中愴然。”
到了台灣後,蔣介石企圖繼續經營他的王朝,可總統之位已給李宗仁“代”去。為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名號,1950年1月20日,蔣介石讓台灣“監察院”致電李宗仁,促其返台。言語之中,多指責。
“病體尚需休養,未能即返。”李宗仁複電,儼然“代總統”身份。完了再複電說:“赴美就醫未廢政務,接洽美援,仍可遙領國事。”
好一個“可遙領國事”,更是名副其實的代總統氣派,似乎“國事”非他莫屬。蔣介石看了,氣得大聲罵娘;赴台隨員官兵,也憤憤不平;台北輿論,頓時大嘩。
2月4日,《中央日報》、《中華日報》、《掃蕩報》同時發表社論,紛紛抨擊李宗仁,要求蔣“總裁”複出,“綰領國事,統率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