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代理總統前後事(3 / 3)

對此,遙居美國的李宗仁給了居正一封信,說:“我並無戀棧之意,因為在代總統任內,名為元首,實等傀儡,屍位素餐,如坐針氈,早擬引退以謝國人。又何以遲遲不退呢?因為考慮再三,我若下野,依法由行政院代行職權,為時僅限三月。今既無法召開國大選舉總統,則代理如逾三月法定期限,即為違憲。同時,我現正與美國接洽反共複國計劃,美國雖對我政府現狀、措施表示不滿,然在其反蘇政策下,並未放棄中國。我們宜以群策群力以圖之,國家前途,尚大有可為。”

李宗仁自己躲在美國,卻還不願引退,又不願讓蔣介石上台;加上共產黨的一路追打,如今正在調兵遣將欲攻台灣;而對蔣介石失望的美國人,此時又袖手旁觀地等待他死去。

蔣介石若要硬做總統,就是違憲,這是他此時最不願做的事情。因為李宗仁不願放棄國家元首的寶器,蔣介石遇到了他有生以來最難堪的處境。正在這時,蔣介石接到駐美“大使”顧維鈞的報告:

“李宗仁通過甘介侯與艾奇孫接洽,安排杜魯門與李宗仁於2月21日晤麵。李宗仁想遊說杜魯門,讓他拿出政治家的眼光來,在經濟方麵全力支持李,讓其團結海內外民主人士,回台著手改革,使蔣先生投鼠忌器,不敢過分阻撓。因李宗仁欲以元首身份見杜魯門,依國際慣例,須預先通過使館安排,顧大使請示辦法。”

蔣介石聽後,大吃一驚,一邊指示大使館應設法推遲李、杜之晤麵,一邊授命“監察院”再電李宗仁。指責他滯留美國,遙領國事,為此向“國大”提出彈劾。2月14日,國民黨非常委員會委員聯名致電李宗仁:

“同人等僉認為總統的統帥職權不可再虛懸,政府更不能處於危疑莫定之境。如我公能於立法院開會以前命駕返台,主持國政,實為衷心所禱。倘公屆時實在不能返國,則同人等怵於時局艱危,群情殷切,惟有籲請總裁依照中常會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臨時會議決議,繼續行使總統職權。”

對李宗仁接到這最後通牒,躺在床上想了一天:“台灣現在已是蔣先生清一色的天下,他掌握了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力……在這局麵下,我如貿然回台,則無異自投羅網,任其擺布。蔣的第一招必然是迫我‘勸進’,等他複正大位後,我將來的命運如何,就很難預料了。以蔣先生過去對我銜恨之深,我一旦失去自由,恐欲求為張漢卿第二也不可得了。”

這麼想過之後,李宗仁28日複電說:“餘出院後,即準備返國,嗣據醫囑,身體尚未完全複原,不能於此時遂作長途旅行。”

理由太無道理,情況如此,蔣介石哭喪著臉說:“倘若我去年初不下野,無論如何想象不到大陸各省會在一年之內斷送幹淨。我下野的後果,終意如此,殊為痛心……現在國家情勢危急非常,如果我再不負起政治軍事的責任,在三個月之內,台灣一定完結。我出來之後,台灣可望確保。”

蔣介石決定不去管李宗仁,3月1日,在台北“總統府”宣布複行視事,並發表複職文告。

當天下午,美國白宮發表聲明:國務院收到了蔣複職的正式通知,美國承認蔣介石為中國國家元首。

李宗仁沒有正式辭職,也再沒有辭職的機會,蔣介石把他的各種權力給剝得一幹二淨。李宗仁再無職權,隻好退出政治舞台,在美國過了十六年的流亡生涯,過著孤寂封閉的日子。

1950年3月,蔣介石在台灣恢複“總統”職務。1954年3月,蔣介石正式罷免李宗仁“副總統”職務。

1965年7月,李宗仁耐不住孤寂封閉的日子,終於衝破重重險阻,7月20日,偕妻從美國回到北京。在機場上,李宗仁發表聲明:

決定為完成國家最後統一做出貢獻!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肺炎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