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大難不死(3 / 3)

結果,致遠號和經遠號在遭到重創後奮力衝向敵艦,直至中魚雷相繼沉沒。而定遠、鎮遠、靖遠、來遠四艘北洋主力艦,在被敵艦分隔包圍的逆境中,越戰越勇、拚死搏鬥,給予敵旗艦以致命的重創。戰鬥持續了約五小時,日本艦隊首先撤離,北洋艦隊返回旅順。

這場海戰,雖然使日本聯合艦隊旗艦鬆島及赤城、吉野、比睿、西京丸受到重創,死傷艦長以下官兵六百餘人,但北洋艦隊致遠、經遠、超勇被擊沉,揚威、廣甲自毀,另有六艘受創,死傷管帶以下官兵一千餘人。北洋艦隊損失慘重,海戰結束後,製海權被日本控製,成為北洋艦隊的一大恥辱。

黎元洪所在的廣甲艦,與濟遠號編在一隊。當濟遠號因喪失作戰能力而退出戰團後,廣甲艦管帶吳敬榮為了自保,在未受一炮的情況下趕緊出逃。因為慌不擇路,竟在大連灣三山島附近擱淺。直到三日後被日軍發現,吳敬榮又趕緊乘小艇逃生。

廣甲艦餘下的十餘名官兵,在日本人的戰艦正一步步向他們逼近時,為了不使廣甲艦落入敵手,為了自己不做俘虜,他們鑿船自沉後紛紛躍入水中,不善水性的黎元洪,也同大家一樣,決意以死殉國。

在洶湧的海浪中掙紮時,黎元洪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九死一生的戰友一個個被海浪吞噬,自己精心維護的戰艦一點點沉入大海,正心如刀割一般難受,無情的波浪趁機狠狠地砸昏了他。

當黎元洪醒來時,竟已經躺在一位好心的漁民家中。後來事實證明,最後留在廣甲艦上鑿艦的十餘名勇士,隻有四人僥幸生還。他黎元洪,就是這四個幸存者之一。

他很快記起了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熱血沸騰起來,他謝過漁民,日夜兼程趕往旅順。

大難不死,他要歸隊,要回去仍做一個中國的海軍,一血黃海失敗的恥辱。可是,旅順的海軍部隊已無空額,黎元洪隻得又急急匆匆地趕往天津。

不想,等待他的卻是懲罰。

黃海大戰,致使中國的海軍受到空前的創傷,此時的朝廷,正在嚴懲“戰敗船毀”的罪犯。一些貪生怕死之徒,諸如激戰之際掛白旗逃跑的濟遠號管帶方伯謙之流受到了極刑,而貪生怕死的吳敬榮,僅以“跟隨”的之罪從輕發落為革職留營。對黎元洪這樣一意蹈海殉國的誌士,卻被判監禁數月。出獄後,黎元洪趕赴上海,渴望著能夠被朝廷重新啟用。可是,黃海之戰使朝野震動,他這麼一個職位低微的千總,誰會想起呢?

這時候,他剛剛30歲,正是做事的年齡。無辜受罰使他的身心受到嚴重打擊。走在繁華的上海鬧市中,格外孤獨,一時萬念具恢,步履蹣跚地走進路旁的酒店,要了一大壇子燒酒,猛烈地喝起來。

他複仇的火焰已被幾月的監禁澆滅了,心灰意冷的他,此刻隻想借酒來消去滿腹的憂愁。

黎元洪曾經品嚐了童年時父親遭難後家中的艱辛,而後又飽飲了青年喪父的不幸,這一次,他領略了人生意外災難降臨的恐懼。

人們所遭遇的許多不幸,有許多並不是由於你自己,而是由你自己以外的、你根本就不可控製的原因造成的。

一個人經曆了這些不幸,肯定會失去很多,但也能獲得一些最可寶貴的東西——這就是人生的經驗,正是諸如此類的經驗,才讓人更快地成熟起來,黎元洪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