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00年前星雲圖現世
2005年3月,考古專家在湖南嶽陽市君山島西部發現一處岩畫,結果判定為新石器時代的星雲圖。岩畫的形狀、布局以及岩石的質地,都與被稱為“東方天書”的連雲港市將軍岩畫驚人相似。應是7300年前所遺留。
岩畫位於烏龍尾新石器遺址附近的岩石上,在現場看到,平地中突出了一塊約2平方米的黃白相間的石英岩,岩石質地非常堅硬。
岩上刻有許多⊙◎〇·等圖案,刻痕深約1厘米,部分漫漶,但整個圖象依然清晰可辨。其右上方有3個⊙成品字形排列,其餘為重圈、三圈或者點狀圖案。
據專家介紹,早在2000年,嶽陽市文物工作隊在此處進行科學發掘時,發現了距今7300年的皂市下層文化和距今4500年的屈家嶺文化,並出土了大量文物。這說明早在7300年前,原始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這塊岩畫應該是他們的遺留。
之前發現的江蘇省連雲港市錦屏山南麓斷崖處,被稱為“東方天書”的將軍崖岩畫銀河圖,也是由大量圓形及同心圓、點狀圖案等符號或圖像組成,與君山島上的岩畫如出一轍。將軍崖岩畫中心位置原有3塊巨石,大的長4.2米,寬2.6米,重達數萬公斤,專家們認為是由外力搬運而來。
2004年3月9日年下午,連雲港市旅遊局與江蘇湯溝酒業有關負責人聯合在京宣布:懸賞百萬元破譯“東方天書”——將軍崖岩畫。而在這個新聞發布會上,以專家身份出席的曆史學家白化文當場潑冷水:“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不大可能破譯‘天書’。”
當地人認為是外星人傑作。君山的這塊岩畫與連雲港的星雲圖有何淵源?在交通閉塞的原始社會,為何會出現這極其相似的星雲圖?圖中有什麼寓意?該岩石的硬度很高,在青銅器還沒有發明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又是用什麼器具刻下了這經曆幾千年風雨侵蝕,至今仍清晰可辨的圖案呢?對許多難以解答的疑問,當地許多人認為,可能是外星人留下的史前文明吧!
4.4000年前的紡輪再現謎團
2005年,中國修建濟青高速複線公路時,施工人員在紅石崖街道南塋村村北發現了一條溝,發掘大量陶器碎片,經山東省文物考古隊鑒定認為是一條古代壕溝,溝長100米,呈半圓形,最寬處有十幾米,窄處三四米,初步考證是原始社會末期的產物,距今4000年以上。
陶片引起專家注意,為保證工程施工不對沿路古跡造成破壞,考古專家對濟青高速複線進行沿途考古,在經過紅石崖街道南塋村村北時,一些零星的陶片引起了專家的注意,鑒定發現這些看似普通的陶片都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古董,距今有4000多年。於是,考古隊決定對此地開始仔細發掘。
在發掘中,考古隊員驚奇地發現,這裏原來是一條古代壕溝的遺跡,從剖層斷麵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層一層不同年代添埋的痕跡。隨著發掘的深入,大量破碎陶片開始出現。壕溝、陶片這似乎都在說明這裏很可能是古村落的遺址,但在接下來幾天對周圍的勘探中卻沒有發現村落的遺跡。這條壕溝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考古隊專家至今沒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經過二十多天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碎片,裝滿了大大小小約20袋,最特別的是發現了一個陶製的紡輪,這在黃島乃至青島地區都算是首次。據省考古隊高隊長介紹,這個紡輪的發現說明早在4000多年前,這裏已經有了紡織活動,但至於紡織在當時社會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卻無法判斷。
古壕溝用來做什麼的呢?如果是一條防洪渠的話,壕溝的東側應該直接與低窪處相連,便於泄洪。事實上,這條壕溝並沒有與東側的低窪處相連。如果是防禦用的,就不應該呈半圓形,而應該呈圓形。
陶片為何在這裏大量出現呢?在發掘現場,工作人員從壕溝裏出土了大量的灰陶、黑陶碎片,考古隊專家認為,這些東西是當時土著居民使用的炊具和盛具碎片,但為什麼在這裏大量存在呢?專家認為很可能是當時土著居民填埋的生活垃圾。那麼,這條壕溝是古人的“垃圾溝”嗎?
考古隊在壕溝附近還發現了兩個直徑2米半,深不到1米的圓形土坑,專家認為這屬於商代的土窖。但至於是做什麼用的,裝過什麼,由於遺址破壞嚴重,已經無法確認。不過土窖的形狀之圓不得不令後人歎服。
經過4天的試發掘,神秘古洞又“躍”起一匹5萬年前的“駿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超榮表示,這匹“駿馬”是目前古洞內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
該“馬”頭朝東南方向,經過測量,其身體全長1.5米,馬頭長55厘米、寬23厘米,淚骨、前齒、上下頜骨保存完整;其脊椎骨、髖骨、肋骨清晰可見。當日下午,發掘人員又清理出一隻保存完好的馬蹄子化石。考古人員稱:他們將盡最大努力把該“馬”所有骨骼化石完整地清理出來。這件馬骨化石距今約有5萬年以上,不到1米的地方竟發現了兩件馬骨化石,說明當時的生態環境非常好,雨水充沛,草原茂盛。據一位考古工作者推測,這匹馬可能是“馬失前蹄”從裂隙口跌了進來摔死了,被水又衝出10多米遠。
考古工作者又在古洞的山頂上確定了裂隙口方位,並開始從上麵往洞裏的方向勘察,希望找到古人類化石和人類打磨後使用的器具。
“經過這幾天試挖掘,初步斷定洞內存在的大量哺乳動物骨骼,可能是從裂隙洞縫掉進來的,因為當時裂隙洞縫可能是在一個山溝裏,經過長年雨水衝刷作用,將動物屍體從各處山坡衝進溝內,掉進了洞內。”一位考古專家分析說。
考古專家這次試發掘古洞準備破解4大謎團,已經基本破解了三個謎團,如今隻剩下了最後一個謎團:是否存在人類骨骼化石。目前這種可能性雖然很小,但還是有存在的可能性,專家們現在正在極力尋找。
5.漢代“龐貝古城”之謎
一項堪與“龐貝古城”媲美的考古發現公之於世,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他們在黃河故道中發現一處西漢晚期規模宏大的漢代村落遺址,兩千多年前,它毀於黃河泛濫而被泥沙深埋地下,至今無人擾亂。
被發現的三楊莊漢代遺址,位於河南省內黃縣南部梁莊鎮三楊莊北,地處黃河故道,與二帝(五帝中的顓頊、帝嚳)陵緊鄰。2003年夏,當地實施硝河疏浚工程,在三楊莊發現了距地表5米的4處漢代瓦頂建築遺存,經過近兩年的考古發掘和勘探,一處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漢代村落遺址被揭露出來,目前已有7處庭院基址得到確認。通過對其中4處的發掘,清理出包括屋舍瓦頂、牆體、水井、廁所、池塘、農田、樹木等大量重要遺跡,並出土了一批反映當時生產、生活狀況的文物。
對漢代農村的認識因此變得真實生動。“這是一個不得了的大發現”,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著名漢唐考古學家徐蘋方說,“漢代社會特別是廣大的農村到底是什麼樣子,文獻上記載都不清楚,三楊莊漢代遺址給了我們一個描述。”